第88章 肃清残敌(1 / 1)

追击部队按照百姓提供的线索,朝着萨摩藩北部的山地进发。

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岛津忠义带着亲信躲藏在山洞中,想要凭借地形拖延时间,等待时机。可明军士兵们配备了电力探照灯与猎犬,在夜间也能顺利搜索山地。

五月二十八日清晨,明军在一座名为“樱山”的山洞中,发现了岛津忠义及其亲信的踪迹。

面对明军的包围,岛津忠义的亲信们还想抵抗,却被明军当场射杀。岛津忠义见已无路可逃,只能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当岛津忠义被押到郑明面前时,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萨摩藩藩主,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浑身发抖,不敢抬头。郑明看着他,语气冰冷:

“岛津忠义,你勾结大明内奸,刺杀程太师,觊觎大明领土,如今被擒,还有何话可说?”

岛津忠义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求将军饶命!求将军饶命!我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等蠢事,愿投降大明,赔偿损失,再也不敢冒犯大明威严!”

郑明冷笑一声:

“你的性命,由陛下与程太师决定。如今你已成阶下囚,唯有老实认罪,才有一线生机。”

随后,郑明下令将岛津忠义关进囚车,同时派人清点萨摩藩的府库,没收其所有金银财宝与武器装备,作为对大明的赔偿。

据统计,此次共缴获黄金五万两、白银一百万两、粮食二十万石,以及大量的武士刀、铠甲等物资。

五月三十日,郑明与周文彬联名写了捷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报告讨伐萨摩藩初战告捷的消息。

捷报中详细描述了舰队的航行过程、战斗经过以及缴获的物资,最后写道:

“臣等已占领鹿儿岛城,生擒岛津忠义,萨摩藩主力已被歼灭,后续将肃清残馀势力,待诸事妥当后,便班师回朝。”

此时的京城,程一言正日夜牵挂着水师的战况。

当捷报送到内阁衙署时,程一言正在审阅“电力普惠计划”的推进报告,看到捷报上的内容,他紧绷多日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他立刻拿着捷报入宫,向崇祯帝禀报喜讯。

崇祯帝得知水师初战告捷,生擒岛津忠义,龙颜大悦,当即下令:

“传朕旨意,嘉奖征东水师全体将士!

郑明、周文彬、徐望等人,皆记一等功,待班师回朝后,另行封赏!

另外,将此捷报昭告天下,让百姓们知晓,我大明水师的威严,不容侵犯!”

捷报传遍京城,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走上街头,燃放鞭炮庆祝。

新政书院的学子们还自发组织了游行,高举“大明威武”“水师凯旋”的旗帜,穿梭在街巷中。

京城的商铺也纷纷挂出红灯笼,一派喜庆景象。

程一言站在内阁衙署的窗前,看着街上欢庆的人群,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初战告捷只是开始,后续还需肃清萨摩藩的残馀势力,与德川幕府交涉,确保东瀛诸藩日后不再挑衅大明。

但他坚信,在郑明与水师将士们的努力下,这场跨海远征,必将以大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大明的尊严与威严,也将永远屹立在东方。

崇祯三年六月初一,鹿儿岛城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郑明已开始部署肃清萨摩藩残馀势力的行动。

虽岛津忠义被擒、主力被歼,但萨摩藩北部的山地与沿海的几个小镇,仍有数千名残馀武士盘踞,他们或躲在山林中打游击,或占据小镇勒索百姓,若不及时肃清,恐会留下后患。

郑明将水师陆战队分成十支小队,每队两千人,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前往萨摩藩各地清剿残馀势力。同时,他还下令张贴《招安告示》,承诺只要残馀武士放下武器投降,既往不咎;若继续抵抗,格杀勿论。

北路清剿小队在将领赵承祖的率领下,前往萨摩藩北部的樱山地区——这里是岛津忠义逃跑时的藏匿之地,如今聚集了约一千五百名残馀武士,为首的是萨摩藩的老臣小松带刀。

此人对岛津忠义忠心耿耿,即便藩主被擒,仍不愿投降,率领武士们在山林中创建了据点,时常袭击明军的巡逻队。

赵承祖抵达樱山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派人勘察地形。

樱山地形复杂,山谷纵横,武士们熟悉地形,若强行进攻,明军恐会遭受损失。赵承祖与手下将领商议后,决定采用“围而不攻、断水断粮”的策略——派士兵封锁山谷的所有出口,切断武士们的水源与粮食补给,同时用扩音器向山谷内喊话,劝降小松带刀。

扩音器是科学院最新研发的设备,通过电力驱动,声音可传播数里。

山谷内的武士们听到明军的劝降声,心中渐渐动摇。他们躲在山谷中已有数日,粮食与水即将耗尽,不少武士开始抱怨:

“藩主都已被擒,我们还坚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不如投降大明,至少能保住性命。”

小松带刀见军心涣散,心中焦急,却仍硬着头皮说道:

“大家切勿动摇!大明水师不会长久驻守萨摩藩,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他们迟早会撤军,到时候我们再夺回鹿儿岛城!”

可他的话已无人相信。

六月初三清晨,几名武士偷偷打开山谷的侧门,向明军投降,并告知了小松带刀的藏匿地点。赵承祖当即下令进攻,明军士兵们冲进山谷,很快便找到了小松带刀的据点。

小松带刀见大势已去,拔剑想要自刎,却被明军士兵当场制服。

残馀的武士们见首领被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至此,樱山地区的残馀势力被彻底肃清。

与此同时,其他几路清剿小队也传来捷报——东部沿海的小镇据点被攻占,南部山林的残馀武士投降,西部的港口被明军控制。到六月初十,萨摩藩境内的残馀势力已基本肃清,明军完全掌控了萨摩藩的统治权。

在清剿残馀势力的同时,周文彬也在鹿儿岛城内推行“安抚政策”。

他下令释放了被岛津忠义关押的囚犯,减免了萨摩藩百姓半年的赋税,还派人修复被战火损毁的房屋与农田。明军士兵们主动帮助百姓耕种土地、修缮房屋,很快便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与好感。

六月十二日,一名来自东瀛德川幕府的使者,突然抵达鹿儿岛城,求见郑明与周文彬。

这位使者名叫林罗山,是德川幕府的儒官,学识渊博,精通大明语言。他见到郑明与周文彬后,躬敬地递上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国书,说道:

“将军大人得知大明水师讨伐萨摩藩,深感岛津忠义罪孽深重,特命在下前来,表达幕府的歉意与诚意。幕府愿与大明结盟,共同约束东瀛诸藩,绝不让类似之事再次发生。”

郑明与周文彬对视一眼,心中清楚,德川幕府此时前来求和,

一方面是忌惮大明水师的实力,担心明军继续讨伐其他藩国;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助大明的力量,削弱萨摩藩的势力,巩固幕府的统治。

郑明接过国书,仔细阅读后,对林罗山说道:

“幕府的心意,我们已知晓。

但此次我大明讨伐萨摩藩,是为惩治岛津忠义勾结内奸、行刺我朝重臣之罪。如今岛津忠义已被生擒,萨摩藩已被我军掌控,幕府若想与大明结盟,需答应我们三个条件。”

林罗山连忙说道:

“将军请讲,只要幕府能做到,必定应允。”

“第一,幕府需公开谴责萨摩藩的罪行,承认大明对此次讨伐的正当性。”

郑明沉声说道,

“第二,幕府需协助我大明,清查萨摩藩在其他藩国的残馀势力,确保他们不再作乱。

第三,幕府需与大明签订《中日贸易协定》,规范两国贸易往来,严禁任何藩国私自与大明官员勾结,否则将受到大明与幕府的共同惩戒。”

林罗山听完这三个条件,心中稍松——这些条件并未损害幕府的内核利益,反而能借助大明的力量巩固统治。

他当即说道:

“将军提出的条件,在下会立刻禀报将军大人,相信将军大人定会应允。另外,幕府还愿赔偿大明白银五十万两,作为此次战争的补偿,以表诚意。”

郑明与周文彬商议后,同意了林罗山的请求,让他尽快返回江户(今东京),催促德川家光答复。林罗山不敢耽搁,当日便启程返回江户。

六月十五日,林罗山再次抵达鹿儿岛城,带来了德川家光的答复——幕府完全同意大明提出的三个条件,并已准备好五十万两白银的赔偿款,随时可以交付。

同时,德川家光还表示,愿派重臣前往大明京城,与崇祯帝签订正式的结盟条约。

郑明与周文彬见幕府态度诚恳,当即决定,先将岛津忠义与缴获的物资押解回大明,待与幕府签订结盟条约后,再率领舰队班师回朝。

他们联名写了第二封捷报,派人送往京城,报告肃清残馀势力与幕府求和的消息,并请示是否同意与幕府结盟。

京城收到捷报后,崇祯帝再次召集百官商议。

程一言认为,与德川幕府结盟,有利于稳定东瀛局势,防止其他藩国效仿萨摩藩的恶行,同时也能规范中日贸易,为大明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建议同意结盟。百官们也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崇祯帝当即下旨,同意与德川幕府结盟,任命程一言为大明的议和代表,在京城与幕府重臣签订结盟条约;

同时下令,让郑明与周文彬将岛津忠义押解回京,择日审讯,其馀将士继续驻守萨摩藩,待条约签订后,班师回朝。

七月初一,郑明挑选了一艘“巨鲸级”蒸汽远洋舰,作为押解船,将岛津忠义关在特制的囚笼中,由一千名水师陆战队护送,朝着大明京城进发。

这艘远洋舰还装载着缴获的黄金、白银与物资,以及幕府赔偿的五十万两白银,浩浩荡荡地驶向泉州港。

七月十五,押解船抵达泉州港,早已等侯在此的锦衣卫,立刻将岛津忠义押下船,用囚车送往京城。

消息传到江南各地,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这位“叛国逆贼”的真面目。当囚车经过苏州、南京等地时,百姓们扔出鸡蛋、石块,怒骂不止,场面热闹非凡。

八月初一,岛津忠义被押解至京城,崇祯帝下令将其暂时关押在锦衣卫诏狱,择日在午门公开审讯。

消息传遍京城,百姓们翘首以盼,想要亲眼见证这位挑衅大明威严的外夷藩主,受到应有的惩罚。

此时的程一言,正忙着筹备与德川幕府的结盟谈判。他知道,这场谈判不仅关乎大明与东瀛的关系,更关乎大明在东亚的地位与尊严。

他已组织了由内阁官员、礼部官员、科学院学者组成的谈判团队,详细研究了东瀛的政治、经济情况,制定了周密的谈判策略,确保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为大明争取最大的利益。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京城的夜空皓月当空,万家灯火。

程一言站在书房窗前,看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满是感慨。从胭脂胡同的刺杀,到跨海远征的胜利,再到即将到来的结盟谈判,这半年来的风雨历程,仿佛就在昨日。

他知道,这场针对新政的内外勾结阴谋,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而大明,也将在这场风波之后,变得更加稳定、更加繁荣,继续沿着中兴之路,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在谈判桌上,为大明赢得尊严与利益,让东瀛诸藩永远记住,大明的威严不可挑衅,新政的根基不可动摇。

而那即将到来的午门审讯,也将成为大明扬威天下的见证,让天下人都知道,犯我大明者,无论远隔重洋,必受严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红楼从庶子开始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综盗笔:宠小哥呢 穿越,然后被富家JK堵门 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洪荒:天道?这破班谁爱上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