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西南隐忧(1 / 1)

京城笼罩在一派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征东水师凯旋的捷报传遍街巷,生擒萨摩藩主岛津忠义的消息让百姓们欢欣鼓舞,午门之外,每日都有民众聚集,盼着亲眼见证这位挑衅大明威严的外夷藩主伏法。

皇宫之内,崇祯帝正与程一言等重臣商议与德川幕府的结盟细节,案几上摊开的《中日贸易协定》草案,字里行间都透着大明的强盛底气。

可程一言的心头,却始终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每当夜深人静,前世那些关于西南边疆的记忆便会翻涌而来——那里山峦叠嶂,部族林立,既是中原王朝与南亚、东南亚文明交汇的前沿,也是历代政权难以根治的“乱源”。

前世的历史中,西南诸部的纷争曾多次牵扯中原精力,甚至在后世成为外部势力渗透的跳板,最终演变为长期的动荡之地。

如今大明虽已在东南海疆扬威,可西南的隐患若不提前布局,迟早会成为新政推行的绊脚石。

“先生在想什么?”

崇祯帝见程一言望着窗外出神,轻声问道。

此时的崇祯帝,经过近两年的历练,已褪去了初登帝位的青涩,可在程一言面前,仍习惯性地以“先生”相称,对其倚重可见一斑。

程一言回过神,躬身道:

“陛下,臣在想,此次与幕府结盟,虽能安定东南海疆,可西南边疆的隐患,亦需尽早绸缪。西南诸部杂居,部族首领各自为政,且与安南、暹罗、缅甸等国接壤,往来复杂,若不提前布防,恐生变量。”

崇祯帝闻言,眉头微蹙。西南之地向来偏远,自万历年间平定杨应龙之乱后,朝廷便多以“安抚”为主,除了派驻少量土司与卫所兵,鲜少过多干预。

在他看来,如今新政重心仍在中原与东南,西南暂无明显异动,似乎不必急于投入精力。

“先生担忧的是?”

崇祯帝追问,他知道程一言素来深谋远虑,既已提及,必然有其道理。

“臣担忧三点。”

程一言走到案前,指着舆图上西南一隅,语气凝重,

“其一,西南诸部虽表面臣服,实则互不统属,部族间的仇杀从未断绝,一旦矛盾激化,极易引发大规模动乱,牵扯朝廷兵力;

其二,安南、暹罗等国近年虽向大明称臣,却暗中与西南部族往来密切,甚至暗中支持部分部族扩充势力,意图借部族之力牵制大明;

其三,西洋传教士近年已开始涉足东南亚,他们带着‘上帝’的教义与西洋的火器,若渗透进西南,恐会煽动部族背离朝廷,埋下更大隐患。”

一旁的兵部尚书郑明,刚从东南水师卸任回朝,听闻程一言的分析,当即附和:

“程大人所言极是。末将在东南任职时,曾听闻有西洋商船借道安南,向西南土司出售火器。那些土司本就野心勃勃,若有了西洋火器,难保不会生出异心。”

周文彬也补充道:

“臣去年派往云南的新政学子传回消息,当地土司对朝廷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抵触甚深,甚至暗中阻挠电力线路与水泥公路向部族聚居地延伸,新政在西南的推进,已是举步维艰。”

崇祯帝这才意识到西南问题的严重性,他指着舆图上的云南、贵州一带,问道:

“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应对?若贸然加强兵力,恐会激起土司叛乱;若放任不管,又会养虎为患。”

“臣以为,当以‘暗布眼线、稳扎稳打’为策,不可操之过急。”

程一言缓缓道来,

“第一步,从新政书院与锦衣卫中挑选精干之人,伪装成商人、学子、工匠,潜入西南诸部与安南、暹罗等国,收集情报,摸清各部族的势力分布、土司的野心动向,以及外部势力的渗透情况;

第二步,以‘推广新政’为名,向西南增派技术学子与工程队伍,在修建电力线路与公路的同时,暗中连络对朝廷忠心的部族首领,扶持亲明势力;

第三步,令云南、贵州的卫所兵加强训练,更换新式火器,同时在边境要道修建电力防御工事,形成威慑,让野心者不敢轻举妄动。”

崇祯帝听罢,连连点头:

“此计甚妙,既不会引发动荡,又能暗中布局。先生可全权负责此事,所需人力、物力,朝廷一概支持。”

得到崇祯帝的应允,程一言立刻开始部署。

他首先召见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佥事沉炼,令其从锦衣卫中挑选五十名精通西南方言、熟悉部族习俗、且武艺高强的密探。

这些密探需经过三个月的专项训练,学习经商技巧、工程知识与情报传递之法,而后分批潜入西南。

“此次任务,关乎西南边疆稳定,绝不可泄露身份。”

程一言对沉炼叮嘱道,

“密探们需以不同身份分散行动,有的伪装成贩卖丝绸、茶叶的商人,深入部族聚居地;有的伪装成新政书院的学子,以推广高产作物为名,接触土司与部族长老;

有的则混入安南、暹罗的商队,探查异国势力与西南部族的勾结情况。所有情报需通过加密书信,经驿站秘密传递回京,直达内阁。”

沉炼躬身领命:

“大人放心,属下必挑选最精锐的人手,确保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程一言又从新政书院挑选了一百名优秀学子,这些学子不仅精通农业、电力、工程等技术,还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

程一言亲自为他们授课,讲解西南的部族文化与交际技巧,叮嘱他们:

“你们前往西南,表面是推广新政,实则要暗中观察部族动向,连络忠顺之人。记住,行事需低调,不可与土司发生冲突,若遇危险,可凭借新政学子的身份寻求当地卫所兵的保护。”

学子们齐声应诺,眼中满是使命感。

他们深知,此次前往西南,虽不如水师远征那般轰轰烈烈,却同样关乎大明的稳定,责任重大。

三个月后,第一批伪装成商人的锦衣卫密探率先出发。

他们带着满车的丝绸、茶叶与瓷器,从京城出发,经湖广进入贵州,再辗转前往云南。

领头的密探名叫秦风,曾在西南卫所服役多年,熟悉当地地形与习俗。他与其他四名密探组成商队,一路小心翼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每到一处部族聚居地,便以低价出售货物,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暗中打探消息。

在贵州水西土司的领地,秦风等人得知,土司安坤近期频繁与周边部族连络,还从安南商人手中购买了数十支西洋火枪。

更让人警剔的是,有百姓说,曾看到几个高鼻梁、蓝眼睛的西洋人出入土司府,不知在密谋什么。

秦风不敢怠慢,将这些情报加密后,托前往湖广的货商秘密送往京城。

几乎同时,第一批新政学子也抵达了云南昆明。

他们在当地官府的协助下,设立了“新政推广站”,开始向百姓传授高产水稻的种植技巧。学子领头人名为陈默,他借着指导种植的机会,多次拜访云南最大的土司龙云。

龙云对新政带来的高产作物颇为感兴趣,却对电力线路与公路修建十分抵触,借口“部族圣地不可惊扰”,拒绝工程队伍进入内核聚居地。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同美女们共建星辰大海 斗罗之圣主开局 超神:开局觉醒救世主模板 人在倚天,摸尸偷学天下功 让你上综艺普法,你把顶流送进去 福宝小萌娃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素心传 重生之巅峰帝王 杂草小丫头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