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归乡守志(1 / 1)

天启二年秋,徽州府歙县的官道上,一队简约的车马正缓缓前行。为首的马车上,程一言身着素色便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正掀着车帘眺望窗外熟悉的乡景——连绵的青山覆着淡淡的秋霜,村口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只是树下玩耍的孩童早已换了模样。

“大人,前面就是您当年离开的程家村了。”随行的周文彬轻声说道。他如今已卸去户部侍郎之职,主动请求随程一言归乡,既是感念旧恩,也想协助老友整理新政典籍。

程一言点点头,眼中泛起暖意。离开故乡近四十年,从当年怀揣抱负远赴京城的青年,到如今推动大明中兴的辅政太师,他走过的每一步都与新政紧紧相连。如今归乡,虽卸下了朝堂重任,却并未放下心中的责任——他要在故乡建一座“新政书院”,将自己三十年推行新政的经验、对科技发展的思考,以及对大明未来的规划,悉数传授给后辈,让新政的火种永远传递下去。

回到程家村的第一件事,程一言便召集村民,宣布要捐出自己的赏银与良田,修建新政书院与电力学堂。消息传出,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主动让出宅基地,有的送来木材石料,甚至连邻村的工匠也赶来帮忙,甘愿分文不取。

开工当日,程一言亲自拿起锄头,与村民们一同平整土地。他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笑着对周文彬说:“你看,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新政好不好,不是靠朝堂上的争论,而是看百姓是否能得实惠、是否愿意支持。”

周文彬感慨道:“大人推行新政,从金融改革到科技兴邦,从农业革新到电力普及,每一步都踩在百姓的心坎上。如今百姓自发参与书院建设,便是对新政最好的认可。”

新政书院的建设进展迅速,不到半年便初具规模。书院分为“典籍馆”“科技馆”“讲学馆”三部分:典籍馆中收藏着程一言整理的《新政全书》《科技汇编》等典籍,详细记录了新政推行的每一个细节;科技馆里陈列着缩小版的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模型,还有望远镜、显微镜等仪器,供学子们直观学习科技原理;讲学馆则是程一言授课的地方,可容纳两百馀名学子。

天启三年春,新政书院正式开学。首批招收的五十名学子,既有徽州本地的寒门子弟,也有从京城、江南赶来的青年才俊。开学第一课上,程一言没有讲高深的理论,而是从自己穿越之初的经历说起:“当年我初到大明,见百姓流离、国库空虚,边患不绝、科技停滞,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让大明变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大明虽已中兴,但科技发展无止境,民生改善无上限,你们要记住,推行新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用科技解决百姓的难题,用制度保障公平正义。”

讲学之馀,程一言还亲自带着学子们实践。他在书院周边开垦了十亩试验田,教授学子们种植科学院培育的高产水稻与耐寒棉花;在村边的小河上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让学子们亲手操作发电机,感受电力产生的原理;甚至带着学子们前往苏州、杭州的工坊,实地观察电力织布机、蒸汽机床的运作,让他们明白科技如何转化为生产力。

这天,程一言正在试验田指导学子们测量水稻的亩产量,村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名身着驿站服饰的驿卒,手持一份红色奏报,快步走来:“程太师,京城急报!天启陛下召您即刻回京,有要事相商!”

程一言心中一紧,接过奏报细看——原来欧洲的英国与法国因争夺海外殖民地爆发战争,战火蔓延至南洋,英国舰队竟无视大明的中立声明,强行扣押了三艘大明商船,还打伤了船上的船员。天启帝年幼,朝中大臣虽多支持新政,却缺乏应对国际争端的经验,只能急召程一言回京主持大局。

“看来这清闲日子,终究是过不成了。”程一言苦笑着对周文彬说。

周文彬道:“大明的新政虽已根基稳固,但国际局势复杂,陛下与朝臣们需要大人的智慧。您此次回京,不仅是为了解决商船被扣之事,更是要为大明的海外战略定下方向。”

程一言点点头,当即吩咐学子们继续照料试验田,自己则与周文彬收拾行装,次日便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临行前,他站在新政书院的讲学馆前,对送行的学子们说:“你们要记住,大明的中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无论我是否在朝堂,你们都要坚守新政的初心,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将来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为大明的繁荣、为百姓的幸福而努力。”

学子们齐声应诺,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程家村的上空。程一言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新政的薪火已在这些后辈心中点燃,即便自己老去,大明的未来也必将在他们的手中更加辉煌。

返回京城后,程一言立刻入宫觐见天启帝。年仅十六岁的天启帝见到他,眼中满是依赖:“太师,英国舰队竟敢扣押我大明商船,打伤我大明子民,您一定要为大明讨回公道!”

程一言躬身答道:“陛下放心,大明如今已非昔日可比,英国虽强,却也不敢与大明正面抗衡。臣以为,应对此事需‘文武并用’——文则通过外交施压,要求英国释放商船、赔偿损失;武则调派水师舰队前往南洋,展示大明的实力,迫使英国让步。”

随后,程一言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方案:

1外交施压:任命翰林院编修徐光启之孙徐望为特使,携带国书前往英国,向英国国王提出三项要求——释放所有被扣商船与船员、赔偿白银五十万两、公开向大明道歉;同时,令大明驻欧洲的使节连络法国、荷兰等国,争取他们的支持,孤立英国。

2军事威慑:令郑海之子郑明率领十艘“巨鲸级”蒸汽远洋舰、五艘电力驱动巡洋舰,组成南洋舰队,即刻前往英国舰队扣押商船的海域巡逻;同时,令广州、泉州的水师陆战队做好准备,若英国拒不妥协,便武力夺回商船。

3贸易反制:暂停大明与英国的所有贸易往来,禁止英国商人在大明港口停靠,查封英国在大明的所有商栈;同时,加大对法国、荷兰的贸易支持,以拉拢两国,进一步孤立英国。

方案推行后,效果立竿见影。徐望抵达英国后,凭借清淅的立场与大明强大的实力背书,迫使英国国王正视此事;郑明率领的南洋舰队在南洋海域展开巡逻,其先进的装备与严明的军纪,让英国舰队不敢轻举妄动;而贸易反制则让英国的纺织业、航运业遭受重创,英国国内的商人纷纷向国王施压,要求尽快与大明和解。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取消婚礼的风,吹来了轮椅上的他 萌妻出逃:霸总追爱 乌蒙山的星河辰曦 悲帝绝唱 穿越李承乾,开局踏破玄武门 重生六零,千金囤货随军兵王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七零随军:干部千金霸榜家属院 染指太后,我来帮孩子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