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四年春,京城的桃花刚绽出粉白花瓣,内阁衙署的议事厅内却弥漫着一股冰冷的火药味。
户部尚书张敬修(张居正之孙,承袭祖辈政治资源,属守旧派内核人物)手持一份奏折,声音铿锵地打破了沉默:
“陛下,程一言推行电力新政三年,耗银五百万两,却仅让京城、苏州等少数地方用上电灯,百姓赋税因‘电力专项税’增加三成,江南织户因电价高昂被迫停业者逾百家!
此等劳民伤财之举,实乃祸国殃民,请陛下罢免程一言中兴郡王爵位,停止电力新政!”
议事厅内瞬间鸦雀无声。满朝文武皆知,张敬修此次发难绝非偶然——自程一言推动制度革新以来,守旧派士绅的利益多次受损:
官僚选拔制度改革打破了科举世家对仕途的拢断,税收改革让大地主税负增加,电力新政又让依赖传统手工业的作坊主失去优势。
张敬修作为守旧派的领头羊,早已暗中连络翰林院学士刘鸿训、御史李邦华等官员,伺机反扑。
万历帝坐在龙椅上,眉头微蹙。他看向站在左侧的程一言,眼中带着几分询问
“陛下,张大人所言不实。
其一,电力新政耗银五百万两,其中三成来自内帑,七成来自实业银行贷款,并未额外增加百姓赋税;
所谓‘电力专项税’,实为针对蒸汽工坊、远洋商船的商业附加税,普通百姓从未缴纳。
其二,江南织户停业者仅三十馀家,且多因设备陈旧、管理不善,与电价无关——相反,采用电力设备的织坊,效率提升三成,利润增加两成,仅苏州一地便新增织户两百馀家。
其三,电力新政虽仅复盖十馀座城市,但已让百万百姓受益,国子监学子夜读无需油灯,工坊夜班无需火把,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程一言话音刚落,御史李邦华立刻反驳:
“程大人巧言令色!老夫近日接到江南士绅联名诉状,称电力线路铺设毁坏农田千亩,百姓怨声载道;
更有甚者,广州某工坊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烧毁房屋百间,死伤数十人!此等隐患未除,却强行推广电力,难道不是草菅人命?”
“李御史所言,不过是个别案例。”
程一言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卷宗,
“广州火灾实为工坊主私拉电线所致,朝廷已严惩肇事者,并制定《电力安全规程》;
至于毁坏农田,朝廷早已规定,每毁坏一亩农田,赔偿百姓白银五十两,且优先雇佣失地百姓参与电力建设,江南各地的赔偿款已全部发放到位,卷宗内有百姓签字画押的收据,可随时核验。”
张敬修见正面攻击无果,话锋一转:
“程大人推行新政三十馀年,权倾朝野,科学院、电力总局、实业银行皆为程大人亲信掌控;
更有甚者,海外贸易的利润多流入程大人主导的‘新政基金’,此等专权敛财之举,难道陛下视而不见?”
这句话如同惊雷,瞬间让议事厅内的气氛紧张到极点。
专权、敛财,这是历代帝王最忌讳的罪名。万历帝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目光紧紧盯着程一言。
程一言心中一凛,知道张敬修是想借“皇权猜忌”扳倒自己。
他当即跪下,朗声道:
“陛下明鉴!科学院、电力总局等机构的官员,皆由陛下亲自任命,臣从未干预;‘新政基金’的每一笔收支,皆由户部、御史台共同监管,帐目公开透明,每年都会刊印成册供百姓查阅。
臣若有半分专权敛财之心,愿受五马分尸之刑!”
为证清白,程一言还提议:
“陛下可派御史台、户部官员联合核查‘新政基金’帐目,同时调查各地电力新政的推行情况,若发现臣有失职之处,臣甘愿受罚。”
万历帝沉吟片刻,最终采纳了程一言的提议,任命御史台左都御史周延儒、户部侍郎温体仁为联合核查组正副组长,前往江南、广州等地核查。
张敬修见皇帝未直接治罪程一言,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暂时作罢。
核查组出发后,程一言深知这是守旧派的一次全面反扑,绝非核查帐目那么简单。
他立刻召集亲信周文彬、徐光启、郑海等人,在府中商议对策。
“张敬修此次发难,背后有江南士绅、科举世家的支持,他们不仅想推翻电力新政,还想恢复旧制,夺回失去的利益。”
周文彬忧心忡忡地说,
“周延儒、温体仁虽非张敬修嫡系,但也与守旧派有牵连,此次核查恐怕会对大人不利。”
徐光启补充道:
“科学院近日接到消息,张敬修暗中连络了欧洲荷兰的商人,承诺若能扳倒大人,便允许荷兰商人在大明沿海设立商馆,甚至拢断南洋香料贸易——他们这是勾结外夷,出卖大明利益!”
程一言的脸色变得凝重。他没想到张敬修为达目的,竟会勾结外夷。
“看来我们不能被动防御,必须主动出击。”程一言说道,“
第一步,我们要确保核查组查不到任何把柄——周文彬,你立刻整理‘新政基金’的帐目,标注每一笔收支的用途与凭证;
徐光启,你组织学者编写《电力新政利民纪实》,收录百姓受益的案例,附上百姓的证词与画象;
郑海,你调派水师密切监视荷兰商船的动向,若发现他们与张敬修的人接触,立刻扣押。”
“第二步,我们要揭露张敬修的阴谋。”
程一言继续说道,
“锦衣卫已查到,张敬修的家族在江南占有良田万顷,却通过隐瞒土地面积逃避赋税,此次反对税收改革,实为维护自身利益。
我们可将此事透露给核查组中的正直官员,同时让江南百姓联名上书,揭发张敬修家族的贪腐行为。”
“第三步,我们要争取中立官员的支持。”
程一言最后说,
“内阁中的几位大学士虽不明确表态,但也认可新政带来的成效。我们可向他们展示电力新政的长远规划——未来五年,电力将复盖全国所有县城,届时农田灌溉、粮食存储、百姓照明都将依赖电力,大明的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只要他们支持新政,张敬修就无法掀起风浪。”
部署完毕后,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周文彬用三天时间整理出了详细的帐目,每一笔收支都附有官府凭证、百姓收据;
徐光启组织五十馀名学者,走访了江南、广州等地的百姓,收集了上千个受益案例,编撰成厚厚的《电力新政利民纪实》;
郑海则率领水师在泉州港附近截获了一艘荷兰商船,搜出了张敬修与荷兰商人往来的密信,信中明确写着“若扳倒程一言,许荷兰商馆之权”。
与此同时,江南百姓在程一言亲信的暗中推动下,联名向核查组递交了诉状,揭发张敬修家族隐瞒土地、强占民田的罪行。
核查组中的正直官员将此事上报给万历帝,皇帝震怒,下令彻查张敬修家族的土地问题。
两个月后,核查组完成核查,向万历帝提交了报告:
“新政基金帐目清淅,无任何贪腐迹象;电力新政虽有个别疏漏,但总体利民利国,百姓满意度高达九成;
张敬修家族隐瞒土地两万顷,逃避赋税白银十万两,且与荷兰商人有勾结嫌疑。”
万历帝看完报告,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张敬修打入大牢,彻查其罪行;
刘鸿训、李邦华等参与发难的官员,也被革职查办。
守旧派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扑,以彻底失败告终。
经此一役,程一言的地位更加稳固,新政的推行也更加顺利。
但程一言深知,守旧派并未彻底复灭,他们只是暂时蛰伏,未来还会查找机会反扑。
他在给万历帝的奏折中写道:“新政之路,道阻且长,守旧势力如附骨之疽,需时刻警剔。臣愿继续推行新政,为大明的长治久安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