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中兴盛典(1 / 1)

万历三十四年冬,辽东的实业发展初见成效。第一座冶铁作坊建成投产,日产铁五千斤,不仅能满足当地农具、器械的须求,还能供应边军制造武器;纺织工坊也开始生产棉布,虽然产量不及江南,但已能缓解辽东棉布短缺的问题。辽东巡抚熊廷弼在给朝廷的奏报中写道:“如今辽东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人心安定,再无叛乱之虞。”

后金的复灭与辽东的安定,让大明的北方边境彻底稳固。但程一言深知,大明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欧洲列强的工业革命已进入关键阶段,英国的蒸汽机纺织厂数量突破百家,法国的火炮技术不断革新,荷兰的海外殖民地持续扩张。若大明停滞不前,迟早会被欧洲列强超越。

因此,在平定辽东后,程一言立刻将精力投入到“科技革新深化计划”中。他向万历帝奏请,从国库拨银两百万两,用于科学院的基础学科研究与前沿技术研发,重点突破以下三个领域:

其一,电力技术研发。科学院物理分院的学者发现,摩擦起电与雷电存在相似性,推测“电”是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程一言下令成立“电力研究室”,投入五十万两白银,研发能产生稳定电流的设备,探索电力在照明、动力等领域的应用。虽然此时尚未研制出发电机,但学者们已通过莱顿瓶存储电荷,成功点亮了简易的电弧灯,为后续的电力研发奠定了基础。

其二,内燃机研发。蒸汽动力虽已广泛应用,但蒸汽机存在体积大、效率低、依赖煤炭等缺点。程一言认为,未来的动力设备必然是更轻便、更高效的内燃机。他令科学院工学分院成立“内燃机研究室”,投入八十万两白银,研究通过燃烧石油产生动力的设备。经过一年的努力,学者们成功研制出单缸内燃机,虽然功率较低,仅能驱动小型机械,但验证了内燃机的可行性,为后续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其三,化工技术研发。随着实业的发展,大明对染料、化肥、炸药等化工产品的须求日益增加。程一言令科学院化学分院成立“化工研究室”,投入七十万两白银,研发合成染料、化学肥料与烈性炸药。学者们通过提取煤焦油,成功合成了“苯胺紫”染料,比传统的植物染料色彩更鲜艳、成本更低;通过硝石、硫磺与焦炭的配比优化,研制出“苦味酸”炸药,威力是传统黑火药的三倍,大幅提升了明军的武器杀伤力。

为确保科技研发的持续性,程一言还推动创建了“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他下令在全国各州府设立“科技学堂”,招收八至十五岁的男童,教授算术、几何、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在国子监设立“科技进士科”,每年选拔优秀的科技人才入朝为官,担任科学院学者或地方科技官员;同时,派遣百名优秀学者前往欧洲,学习西方的最新科技成果,促进东西方科技交流。

万历三十五年春,首批前往欧洲的学者传回消息:英国已出现“珍妮纺纱机”的改良版本,纺织效率大幅提升;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测木星,提出了“日心说”的证据;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程一言看到消息后,立刻下令,让学者们重点学习欧洲的数学、天文与机械技术,同时将大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技术进一步传播到欧洲,促进双方的科技互鉴。

在推动科技革新的同时,程一言还注重“民生改善工程”。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村村通公路”计划,用五年时间,将水泥公路延伸到每个村落,解决百姓出行难的问题;推进“饮用水净化工程”,在各州府、县乡修建自来水厂,通过过滤、煮沸等方式,为百姓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减少因饮水不洁引发的疾病;推进“教育普及工程”,在每个村落设立“启蒙学堂”,免费教授百姓读书识字,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这些工程的推进,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质量。到万历三十六年冬,大明的水泥公路里程突破一万里,复盖了全国九成以上的村落;自来水厂数量达到两百馀个,惠及百姓超过千万人;启蒙学堂数量突破五千所,全民识字率从之前的不足一成,提升到了三成。

万历三十七年正月,万历帝在紫禁城举行“大明中兴盛典”,邀请了各国使节、地方官员、科技人才、百姓代表参加。盛典上,万历帝颁布诏书,将程一言的爵位提升为“中兴郡王”,赏赐黄金五千两、良田五千亩,并宣布:“自今日起,大明将以‘科技兴邦、民生为本’为国策,持续推动新政,让大明永远繁荣富强,让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程一言再次婉拒了赏赐,说道:“陛下,大明的中兴,是全体大明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臣恳请陛下将黄金用于科技研发,将良田分给无地的百姓,让新政的红利惠及更多人。”

万历帝深受感动,说道:“先生一心为国,不求私利,朕甚为欣慰。朕便依先生所言,将黄金拨给科学院,将良田分给百姓。但‘中兴郡王’的爵位,先生必须接受——这不仅是朕的心意,更是天下百姓的心意。”

盛典结束后,程一言走出紫禁城,看到百姓们在街道两旁欢呼雀跃,蒸汽马车穿梭不息,工坊的烟囱冒出袅袅青烟,孩子们在启蒙学堂前读书识字,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穿越到大明二十年来,从最初的金融投机,到后来的新政推行,再到科技革新与民生改善,终于实现了“中兴大明”的目标。

但程一言也清楚,大明的发展之路永无止境。电力技术的突破、内燃机的改良、化工产品的普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欧洲列强的竞争、海外贸易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提升,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当晚,程一言在书房写下《大明未来发展疏》,向万历帝提出了“百年发展规划”:未来一百年,大明要实现“电力普及、内燃机应用、化工繁荣、教育全民、民生小康、科技领先、海权稳固”的目标,成为世界上最繁荣、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家。

写完后,程一言放下笔,走到窗前。窗外,正月的月光洒在京城的街道上,一片祥和安宁。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大明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大明坚持“科技兴邦、民生为本”的国策,只要全体大明百姓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实现“百年发展规划”,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世界的东方,让大明的文明永远闪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福宝小萌娃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素心传 重生之巅峰帝王 杂草小丫头生存指南 傲世三国 总裁的猎物法则 兽夫多多益善,修真大佬卷飞升了 盖头掀错,这波血赚 请叫我葫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