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后金崛起(1 / 1)

程一言根据情报,调整了备战计划:令叶赫部、乌拉部袭扰后金的粮道,切断其粮草供应;令朝鲜军队在鸭绿江边集结,摆出进攻姿态;令李如松在辽东坚守不出,消耗后金的兵力与粮草;同时,令科学院加快蒸汽装甲车的研发,计划用装甲车组成“移动防线”,破解后金骑兵的机动性优势。

万历三十二年秋,努尔哈赤率领四万八旗军,进攻辽阳。李如松按照程一言的部署,依托水泥城墙与碉堡,用后装线膛步枪与红衣大炮猛烈射击。后金骑兵虽奋勇冲锋,却在密集的弹雨下纷纷倒地,根本无法靠近城墙。努尔哈赤见久攻不下,且粮道被叶赫部袭扰,担心粮草断绝,只能下令撤退。

此战,明军仅伤亡两百馀人,而后金则损失了五千馀人,是后金崛起以来遭遇的首次惨败。努尔哈赤退回赫图阿拉后,感慨道:“大明如今的武器竟如此厉害,若再不想办法,后金迟早会被大明剿灭!”

辽阳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明军的士气。程一言却没有放松警剔,他知道,努尔哈赤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卷土重来。他下令科学院加快蒸汽装甲车的研发,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工匠,扩大后装线膛步枪与大炮的生产规模。

万历三十三年春,科学院的蒸汽装甲车研发成功。这种装甲车重达五吨,车身采用钢板防护,配备两门小型火炮与四挺后装线膛机枪,依靠蒸汽机驱动,能在平原上以每时辰五里的速度行驶,不仅能抵御后金骑兵的弓箭与马刀,还能对骑兵造成巨大杀伤。

程一言亲自在京郊的演武场观看了蒸汽装甲车的演示。当装甲车冲破仿真的骑兵阵型,用机枪与火炮击倒“敌军”时,在场的将领们纷纷欢呼:“有了这种装甲车,后金骑兵再也不足为惧了!”

程一言却冷静地说道:“蒸汽装甲车虽强,但也有弱点——它在山地、泥泞地形中行驶困难,且需要大量煤炭供应。我们在使用时,需避开不利地形,同时保护好煤炭运输线。”

随后,程一言调派五百辆蒸汽装甲车前往辽东,与李如松的军队汇合。李如松将装甲车部署在辽阳、沉阳之间的平原地带,形成了一道“移动防线”。同时,他还组织了一支“火枪骑兵队”——士兵配备后装线膛步枪与马刀,既能骑马机动,又能下马射击,专门用于袭扰后金的骑兵。

万历三十三年夏,努尔哈赤经过半年的准备,再次率领五万八旗军进攻辽东。此次,他改变策略,试图绕过辽阳、沉阳,进攻山海关,直逼京城。却没想到,在辽西走廊遭遇了李如松的“火枪骑兵队”与蒸汽装甲车的夹击。

后金骑兵原本以为能象以往一样,凭借机动性突破明军防线,却没想到明军的火枪骑兵队既能快速机动,又能远距离射击;蒸汽装甲车更是如钢铁巨兽般,不断用火炮与机枪压制后金骑兵。激战一天后,后金损失了一万馀人,粮草也被明军烧毁,努尔哈赤被迫再次撤退。

此战过后,后金的实力大损,粮草断绝,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叶赫部、乌拉部见后金势弱,纷纷出兵袭扰后金的领地;朝鲜军队也渡过鸭绿江,攻占了后金的两座城池。努尔哈赤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程一言知道,彻底剿灭后金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向万历帝奏请,调派十万明军,分三路进攻后金:李如松率领四万大军,从辽东正面进攻;总兵麻贵率领三万大军,从山海关出发,进攻后金的西侧;水师提督郑芝龙率领三万大军,从辽东沿海登陆,进攻后金的东侧。三路大军约定在赫图阿拉汇合,彻底剿灭后金。

万历三十三年秋,明军三路大军同时出发。李如松的军队凭借蒸汽装甲车与后装线膛步枪,一路势如破竹,攻克了后金的十馀座城池;麻贵的军队则击溃了后金的西路军,切断了努尔哈赤的退路;郑芝龙的水师则顺利在辽东沿海登陆,攻占了后金的港口城市,缴获了大量粮草与武器。

努尔哈赤见大势已去,率领残馀的一万馀人,试图逃往漠北。却在途中遭遇了明军的伏击,八旗军全军复没,努尔哈赤自杀身亡。至此,后金政权彻底复灭,辽东地区重新回到大明的统治之下。

辽东平定后,程一言向万历帝奏请,在辽东推行“屯垦新政”:将后金的土地分配给辽东百姓与退役士兵,鼓励他们开垦荒地;设立农业学堂,教授百姓种植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修建水泥公路与水利工程,改善辽东的基础设施;同时,设立“辽东都司”,加强对辽东的治理与防御,防止女真部落再次崛起。

万历三十四年春,程一言亲自前往辽东视察。他看到辽东的田野里长满了玉米、土豆,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水泥公路连接了各个城镇,蒸汽马车穿梭不息;士兵们在防御工事上巡逻,警剔地注视着边境——一幅安定繁荣的景象。

李如松陪同程一言视察时,说道:“程大人,若不是您推行新政,研发新武器,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我们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剿灭后金。如今辽东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您的功劳。”

程一言摇摇头,说道:“这是全体明军将士、金手指:大明金融投机录

第三十五章后金崛起,大明备战

程一言摇摇头,说道:“这是全体明军将士、辽东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辽东地处边境,与蒙古、朝鲜接壤,战略位置重要,必须长期经营,才能确保长治久安。”

在辽东视察期间,程一言还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辽东的冶铁、纺织等实业基础薄弱,百姓日常所需的铁器、布匹,大多依赖从关内运输,成本高、供应慢。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当即决定在辽东设立“实业工坊”,从江南调派工匠,指导当地百姓创建冶铁作坊、纺织工坊,利用辽东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发展本地实业。

同时,程一言还推动辽东与朝鲜的贸易合作。辽东盛产粮食、煤炭,朝鲜盛产人参、纸张,双方通过边境互市,互通有无——辽东的粮食、煤炭运往朝鲜,解决了朝鲜的粮食短缺与燃料问题;朝鲜的人参、纸张运往辽东,丰富了辽东百姓的生活物资。贸易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还巩固了大明与朝鲜的盟友关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 漂亮老婆,非要出去捡垃圾怎么办 三清记 凡人:我温天仁,只想长生不死! 穿越之太子王爷为我争宠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快穿:心机女配靠演技上位 我都火遁忍界第一了还怎么当火影 巡林日常,开局帮难产大熊猫接生 年代:我的背景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