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当天,万历帝与李太后亲自出席,程一言作为内阁首辅,代表大明发表讲话:“大明自古以来便秉持‘天下大同’的理念,愿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此次博览会,不仅是商品的交流,更是文化与技术的交流。希望通过此次博览会,大明能与各国创建更紧密的联系,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博览会持续了一个月,吸引了超过百万百姓前来参观,各国商人签订的贸易合同总额超过一千万两白银。博览会结束后,万历帝在紫禁城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请各国使者,席间还表演了大明的戏曲、舞蹈,展示了大明的文化魅力。
就在“万国通商博览会”举办期间,北境也传来了好消息——把汉那吉亲自率领蒙古部落的贵族子弟来大明学习,同时带来了一万匹战马作为礼物。程一言亲自前往大同迎接,与把汉那吉共同举行了“明蒙友好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碑上刻着“明蒙和平,世代友好”八个大字,像征着大明与蒙古部落的永久和平。
把汉那吉在大明停留了三个月,参观了京城的西学学堂、江南的织坊、福建的造船厂,对大明的繁荣昌盛惊叹不已。离开大明前,他对程一言说:“大明的强大与繁荣,让我更加坚定了与大明和平共处的决心。今后,蒙古部落将永远是大明的朋友,绝不会再发动战争。”
随着“万国通商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与北境的和平稳定,大明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派使者来大明访问,创建外交关系。万历九年,大明与欧洲的英国、法国签订了通商协议;万历十年,大明与非洲的埃及、摩洛哥创建了外交关系;万历十一年,大明与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签订了贸易协议。截至万历十二年,已有超过七十个国家与大明创建了通商或外交关系,大明真正实现了“万邦来朝”的盛况。
在国内治理方面,程一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银钱双本位制”的推行,稳定了货币流通,避免了通货膨胀,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作物的广泛种植,让大明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四亿石,彻底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水利工程的修建,让黄河、淮河的水患得到了有效控制,沿岸的农田产量大幅提升;西学的传播,培养了一批既懂儒家文化又懂西方科技的人才,为大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万历十二年冬,程一言在内阁处理奏折时,周文彬匆匆跑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东家,好消息!户部刚刚送来的《万历十二年大明财政总册》显示,去年国库总收入达到了一千五百万两,其中海贸收入八百五十万两,田赋收入四百万两,盐税、织业税等其他收入两百五十万两。更让人高兴的是,大明的人口突破了一亿五千万,比隆庆初年增长了五千万!”
程一言接过财政总册,看着上面一串串增长的数字,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想起自己穿越到大明的那一天,那时的大明内忧外患,百姓困苦不堪,而如今的大明,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北境和平稳定,海贸繁荣昌盛,文化兼容并蓄,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就在这时,万历帝派人传来旨意,召程一言即刻进宫。程一言整理好官袍,快步走向紫禁城。乾清宫内,万历帝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雪景,见程一言进来,连忙走上前:“程先生,朕刚刚收到徐光启的奏折,他已与欧洲的罗马教廷达成协议,罗马教廷将派更多的传教士来大明,传播西方的学问;同时,欧洲的大学也希望能与大明的太学创建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程一言躬身答道:“皇上英明。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既能让大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能让西方了解大明的文化,对双方都有益处。臣建议,在太学设立‘西学馆’,专门教授西方的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学问;同时,派太学的学子前往欧洲的大学学习,带回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大明的发展助力。”
万历帝非常赞同,当即下令由徐光启负责落实此事。随后,他又说道:“程先生,朕登基已有十二年,这些年来,多亏了你的辅佐,大明才能有今日的辉煌。朕知道,你为大明付出了太多,如今大明根基已固,你也该好好休息了。朕想封你为‘文忠公’,让你安享晚年。”
程一言心中感动,连忙跪地叩谢:“皇上厚爱,臣感激不尽。但大明的发展之路还很长,臣还想为大明再尽一份力,直到臣走不动为止。”
万历帝扶起程一言,眼中满是敬佩:“程先生的忠心,朕铭记在心。今后,朝中之事,朕还需多仰仗你。”
离开紫禁城时,雪已经停了,夕阳的馀晖洒在京城的街道上,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程一言漫步在街道上,看着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商贩们的吆喝声,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穿越到大明的使命已经完成,大明已经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而这份繁荣与和平,将永远延续下去。
程一言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暗暗发誓: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会继续为大明的发展努力,为大明的百姓谋福祉,让大明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永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