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海贸破局(1 / 1)

嘉靖四十五年的寒冬,紫禁城象是被一层霜寒之气笼罩,巍峨的宫殿在皑皑白雪下,显得格外肃穆清冷。

程一言伫立在户部衙署的长廊之下,手中紧握着那份《嘉靖四十五年国库收支总册》,册页上“全年入库白银四百二十万两”的墨字,在他眼中仿若跳动的火苗,映照出三年来改革路上的艰辛与辉煌。

雪花纷纷扬扬,从灰暗的天际飘落,檐角垂下的冰棱在微光中闪铄着冷冽的光。程一言望着这银白世界,眉头却不自觉地紧锁。

虽说国库的充盈彰显了他清查贪腐、改革财税的斐然成果,可他心里清楚,前路依旧荆棘丛生。

“程大人,宫里来人了,皇上召您即刻前往乾清宫。”

一个小内侍匆匆跑来,声音在寂静的庭院里格外清淅,打破了周遭的静谧。

程一言闻声,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的官袍,快步朝着宫门走去。

此刻,他的心中涌起一丝不安,近来嘉靖皇帝一心沉醉于修道炼丹,已许久未曾上朝理政,今日突然召见,恐怕是有极为要紧的大事。

踏入乾清宫,殿内香烟袅袅,云雾缭绕,嘉靖皇帝虚弱地躺在龙榻之上,形容枯槁,面色蜡黄如纸,气息也极为微弱。

首辅、内阁大学士等朝中重臣侍立在旁,神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程爱卿……朕知晓你一心奉公,实心办事,如今国库有了盈馀,朕也能稍感欣慰。

朕大限将至,待新君即位,这财税大事……还需你多多费心,切不可有丝毫懈迨。”

嘉靖皇帝缓缓睁开眼,那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期许,他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声音沙哑地说道。

程一言见状,当即跪地,眼框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悲戚与坚定:

“陛下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所托,誓死辅佐新君,全力守护大明国库,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

三日后,嘉靖皇帝驾崩,裕王朱载坖顺利即位,改元隆庆。

新皇登基的第一道圣旨,便任命程一言为户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特许他参与朝政内核决策。

这一任命在大明开国以来极为罕见,让户部官员进入内阁,足以见得隆庆帝对程一言的高度信任与殷切期望。

隆庆元年的春天,京城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程一言便在朝会上郑重提出“扩大海禁开放范围”的奏请。

这一建议尤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部分官员都表示反对。

“程大人,海禁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

礼部尚书赵贞吉率先出列,言辞激动,神色间满是不满,

“若贸然开放海禁,倭寇必定会趁机侵扰沿海,到那时百姓生灵涂炭,这责任谁来承担?谁又能担得起这千古骂名?”

程一言对此早有预料,他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皇上,诸位大人,臣经过多方查访,已然查明,近年来倭寇频繁袭扰,其根源在于海禁过于严苛。

沿海百姓生计无着,为求生存,才被迫与倭寇相互勾结。若能开放海禁,准许百姓出海贸易,不仅能够增加国库收入,充盈国家府库,还能安抚民心,从根本上断绝倭寇的补给来源。

臣这里有福建巡抚呈递的塘报,漳州港开放短短半年,便已征收贸易税五十万两,而且未曾发生一起倭寇袭扰事件,这便是最好的例证!”

隆庆帝接过塘报,仔细翻看,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徐阶也适时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皇上,程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国库虽有一定盈馀,但北方边防需要大量军饷以抵御外敌。

黄河治理也急需巨额资金以防水患,扩大海贸,实乃增加财政收入的良策,望陛下三思。”

在程一言和徐阶的极力劝说下,隆庆帝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拍板下旨:

开放福建、广东、浙江三地的港口,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

同时,设立“市舶司”,专门负责统一管理海贸事务,并征收“海税”。商船出海时需缴纳“引税”,货物上岸则需缴纳“关税”,税率依据货物价值而定,丝绸、瓷器等贵重货物税率为百分之十,香料、药材等普通货物税率为百分之五。

海禁扩大开放的消息一经传出,如春风拂过大地,沿海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许多商人迫不及待地筹备船只,招募船员,准备投身于这蓬勃发展的海外贸易浪潮之中。

然而,程一言心里明白,要想让海贸真正繁荣昌盛起来,还需解决两大难题:

其一,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为商船保驾护航,确保海上贸易航线的安全;

其二,与海外诸国创建稳固的贸易关系,拓宽市场,确保货物有稳定的销路。

于是,程一言马不停蹄地找到兵部尚书霍冀,与他商议组建“远洋水师”之事。

“程大人,组建水师绝非易事,需要大量的战船、火炮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初步估算,所需银两不下百万两,可如今国库虽有盈馀,但各项开支也十分庞大,怕是难以承担如此巨额的费用。”

霍冀面露难色,眉头紧皱,缓缓说道,

“况且,当下北方边防压力巨大,蒙古鞑靼时常侵扰,兵部的银两大多都用于边防防御,实在是抽不出多馀的钱来组建水师。”

程一言微微一笑,似乎早有对策,他胸有成竹地说道:

“霍大人,臣有一计,或许可行。可让沿海商人出资参与组建水师,朝廷授予他们‘护航权’。

也就是说,商人出资建造战船、招募士兵,水师则负责保护他们的商船在海上的安全。

同时,水师可从商人的海贸利润中抽取百分之五作为‘护航费’,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水师的经费问题,又能让商人安心出海贸易,可谓一举两得。”

霍冀听后,眼前一亮,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好主意!程大人果然足智多谋,这样一来,朝廷无需动用国库资金,就能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水师,还能增加额外收入,实在是高妙!”

很快,程一言的提议便得到了隆庆帝的批准。

沿海商人纷纷响应,福建的郑芝龙家族财力雄厚,率先出资建造了多艘坚固的战船;

广东的香山澳商人也不甘落后,积极招募经验丰富的水手和士兵。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一支拥有五十艘战船、三千名士兵的远洋水师便宣告组建完成。

郑芝龙凭借着在海上的威望和丰富经验,被任命为水师提督,负责统领这支水师,全力保护沿海商船的安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捡到老君炼丹炉,你用来烤板栗? 全都是斗气就我在修仙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直播探险成团宠,警局给我送锦旗 无限求生:七天一个新世界! 剑来仙剑 无限大楼:开局成为监管者 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鸿蒙玄天鼎 捡来的后娘,您的嫁妆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