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章他们其实很能理解官家的心思,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可正因为是人之常情,问题才严重。
万一将来兖王世子出什么问题,又没有留下子嗣。兖王也要面临和官家一样的问题。
大周可经不起这样接连的折腾了。
因此韩章和其他几位相公一商量,当即就去求见官家。
却被告知官家昨晚批阅扎子到深夜,此时还未醒。
“大相公,这道诏令要通过么?”馀相公问道。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除非有权臣把持朝政,让皇帝沦为傀儡。
可实际上,皇帝的诏令也不是印玺一盖,就直接生效的。
门下省有个封驳司,职责便是负责审核政令文书,对不合规范的诏令可驳回。
这其中就包括了皇帝的诏令。
一旦旨意被驳回,就连皇帝都无可奈何。
当然,皇帝并不是毫无办法。
古代到底还是家国天下,没有皇帝会愿意限制皇权。
不过他们担心后代皇帝,有昏庸无能的,把江山折腾亡了。
于是在一些制度上,便会对皇权进行限制。
其实和祖训的作用有些差不多,一些皇帝在世时,会明文留下一些祖训。
后世皇帝碍于孝道和礼法,不管认不认同,最起码表面上都要遵守。
但本质上来说,对皇权的限制,是为了自家的天下能够更好的传承。
因此不可能留下无解的限制。
三省六部对皇权做了不小的限制,但解释权始终在皇帝手中。
制度他们不好轻易改动,但却可以换人。
你不通过我的诏令,我换个听话的不就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一昏庸,朝臣中就奸臣居多。
因为没有皇帝会觉得自己昏庸,大多都自我感觉良好。
当朝中大臣不听话时,那些皇帝自然要换一些听话的忠臣’上来。
虽说门下省有封驳官家旨意的权利,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轻易动用。
都是涉及到原则问题,加之劝说无果后,才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
可这件事算不上原则问题,毕竞不管是邕王还是兖王,都是宗人府选出来的储君人选。
在充王没有犯什么严重的错误时,他们可以以臣子的角度,在立储的问题上对官家进行劝说,却不能要求官家一定要选某一个。
这要是驳回官家的旨意,官家再来句:“你们说谁就谁可好?”
到时候他们可承受不起。
韩章沉默了刻道:“官家诏令并无问题,照着旨意拟订吧。”
梁安练完武,神清气爽的回到屋内。
华兰面色红润的坐在梳妆台前,在丫鬟的伺候下梳妆。
“少夫今真好,奴婢感觉都不粉了。”彩簪微笑道。
华兰刚想说话,眼睛馀光看到梁安走进来,脸色更红了几分,呵斥道:“就你话多,手脚麻利点,眈误了我给婆母请安,你的皮。”
“是!”
彩簪倒也没有害怕,不过还是没敢继续说下去。
梁安微微一笑,他自然听出华兰是害羞了。
昨晚两军对垒,华兰居然摆出了以前从未用过的阵势。
以前的华兰就好似纸上谈兵一般,虽然时间久了,阵势运转间颇为自然,偶尔也有变阵。
但几乎还是按照兵书上的,一板一眼去做。
昨晚华兰就好似突然醒悟了一般,一些梁安曾经提过,却被她拒绝的阵势都使了出来。
甚至梁安没提到过的,她都用了出来。
这倒是让梁安战意高涨,杀的她溃不成军,最后只能求饶,甚至还想献上俘虏,可惜梁安并未接受。
梁安对于华兰突然转变这么,也能猜出大概的原因。
虽然他告诉华兰他不急着要孩子,可华兰并不会当真,只以为自己是为了安慰她才这么说的。
因此华兰对于孩子还是充满了迫切,甚至因为觉着梁安对她太好,心里有着亏欠,反而更迫切。
梁安本来想和华兰好好谈谈的,可想了想还是准备等等。
此时华兰为了孩子,能够放下心里的矜持,可是很难得的。
怕华兰羞涩,梁安也没逗她,等她收拾妥当后,夫妻俩去给梁辉和吴大娘子请安。
回到院里用了早饭,华兰抱着黑云,去梨花院那边陪姜氏说话去了。
梁安则带着梁三来到了书房。
“公子,小的调查过了,邕王世子和那些支持邕王的官员子嗣来往十分频繁。
因其待人宽和,很受称赞。听说支持邕王的官员,有一部分是被邕王世子拉拢到的。
不过邕王世子多次规劝邕王,惹得邕王对他很是不喜。”
“这件事不用再查了,退下吧。”梁安摆手道。
“是!”
梁三行礼退了出去。
梁安沉默许久,微微叹息道:“可惜了。”
计划有时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再察觉邕王世子不简单后,梁安也萌生出将他作为备选的人选。
若是后面局势有变,未必不能投靠邕王世子。
可听完梁三的讲述,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邕王世子足够聪明,也有不俗的能力。
否则也不能为邕王拉拢一些官员支持。
可惜他有个不靠谱的爹,邕王世子还因多次规劝,惹得邕王不喜,显然劝不住邕王的。
不过也是,若是他能劝住邕王,原剧中邕王府也就不会做出掳走荣飞燕之事了。
梁安摇了摇头,历史的必然性还是有的。
偶然性的历史可以改变,必然性的可没办法改变。
上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开。
官家下诏,命兖王前往西北巡视灾民安置情况。
此消息一出,支持充王的官员欢欣鼓舞,喜笑颜开。
而支持邕王的官员则如丧考妣。
虽然官家说的是以储君的标准对邕王和充王进行培养。
两人也得到了上朝参政的资格。
不过两人并无任何实际权力,一些该储君负责的事,官家也从未让两人负责过。
可官家此时让兖王代天巡视一方,这可是除了臣子,唯有储君才有的殊荣。
其中代表着什么,所有人都懂。
梁安得知这个消息时一阵惊愕。
他很清楚官家还要等几年才会做出决定,可官家此时做出的举动着实令人费解。
不过联想到周青跟随在邕王世子身边,他好象大概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