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锦之不知道自己今日来还有意外收获,别提多开心了。
段锦之:“七妹妹唱歌尤如天籁,旋律悠扬,听来如沐春风。”
芙清和刘隐抱着东西也走了过来。
毛笔、纸张、瓶子、布条、线,所有人看着这些东西都很疑惑,包括芙清和刘隐自己。
芙清:“我还是第一次听小姐唱歌呢,好好听啊。”
他俩来了有一会儿了,得知桑嫤要唱歌,于是没忙着出来。
段锦之一听芙清这话可是乐坏了。
段锦之:“那我岂不也是第一个听七妹妹唱歌的人?”
桑嫤可以回答,他们都是。
歌曲首秀也贡献给了慈幼院的孩子们,她很开心。
这个时候众人才把目光落在芙清和桑刘隐手里的东西上。
桑嫤站起身来,拍拍衣裙:
“大家知道净山吗?”
孩子们纷纷点头。
净山就在慈幼院东边约莫十里处,那里风景秀美,有一道瀑布,还有一块巨石屹立于瀑布下游。
水流奇迹般的绕开了瀑布分成两条溪流,最终导入护城河。
因此当地人觉得这块巨石应当是有某种力量,让自己避开了水流的冲刷,故称其为神石。
认为那是块可以给自己带来福气和幸运的石头,逢年过节就会有人到石头前祈福许愿。
桑嫤:“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净山的故事,觉得好神奇。
但路程有些远,你们人又太多,带你们出门不太安全。
所以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来装进这样一个小瓶子里。
然后小七姐姐帮大家把愿望埋到神石之下,这样神石就能知道大家的愿望然后帮大家实现了。”
孩子们觉得很新奇,眼睛都放光了。
一个孩子高高举手:
“小七姐姐,什么愿望都可以吗?”
桑嫤:“当然了,什么都可以,只要是你想的都能写上去。
涉及人的,一定要写上名字,不然神石不知道该帮助谁。
如果不会写字可以让姐姐代劳亦或者画画也行,神石会明白你的意思的。”
另一个孩子也开口询问道:
“可我不想别人知道我的愿望……”
桑嫤:“神石不是别人哦,它只有知道你的愿望才能帮你实现。
至于其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大家看我手里的这个瓶子。”
桑嫤从刘隐手上拿过一个瓶子,是一个梅瓶型状的。
桑嫤:“大家把愿望写好后就放进瓶子里,然后到芙清姐姐那里拿一块布蒙住瓶口,用线绑好,绑的紧紧的,这样就不会有人看了。
小七姐姐也是不会偷看你们的愿望。
大家觉得怎么样?”
孩子们相互看了看,最终还是看向了刘钦。
桑嫤不给他思考的机会,拿过一个瓶子直接塞到刘钦手里。
桑嫤:“刘钦是你们的大哥哥,也是你们最信任的人,大家若是有不会写的字可以找刘钦哥哥帮忙哦~~”
这一招果然奏效,孩子们开始去领东西了。
不想打扰他们,桑嫤拉着段锦之、芙清和刘隐走的远远的。
段锦之:“七妹妹还知道净山呢?”
这在京城算是个小众的地方。
桑嫤:“姐姐同我说起过,没想到在这起作用了。”
虽然不知道桑嫤的目的,但所有人都在静静等着孩子们写愿望。
刘钦为了防止孩子们乱拿乱用,发挥出了大哥哥的担当,叫了一个小朋友与他一起分发这些道具,混乱的现场突然井井有条。
段锦之:“这小子可以啊,那些孩子一遇到他都乖了不少。”
桑嫤:“是啊,他也懂得照顾别人。
但他心里藏着事,不愿对任何人敞开心扉,时间久了,容易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法自拔。”
很快,二十个瓶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了草地上。
桑嫤让刘隐拿来两个大木箱,蹲下身就想去捡,段锦之一把拉住她的骼膊。
段锦之:“做什么?我还在这呢用不着你,去玩去。”
把桑嫤拉开,段锦之弯下腰去,和芙清、刘隐一起三两下就弄完了。
剩下的时间桑嫤和段锦之带着他们玩了好多游戏,临走时桑嫤告诉他们,因为第二天自己要去净山,所以会来晚一些。
孩子们都表示同意。
……
言邕:“您是不知道,七小姐想出来的那些游戏奴才听都没听说过。
什么“一二三木头人”、“丢手绢”还有什么“跳房子”,好多游戏,孩子们玩的很开心。”
言初一条一条的看着今日桑嫤带着孩子们都做了什么,想到她的身子。
言初:“她身子如何?”
言邕:“偶尔听到几声咳嗽,不过看状态应该是挺好的,还给孩子们唱了首歌。”
言初抬起头:
“唱歌?”
言邕:“是的,奴才没福分听到七小姐的歌声,不过传话的侍卫说很好听。”
言初:“段九也在?”
言邕:“是,段九公子全程都在。”
言初表情略带了不高兴,三两下签完了纸上的字。
言初:“他消息倒是灵通。”
桑嫤前脚到慈幼院,他后脚就跟来了。
只是咳嗽……言初思忖着。
言初:“南邦前不久不是进贡了几罐特色秋梨膏给皇后娘娘吗,让老爷子进宫要点来送去桑府。”
言邕有些为难:
“公子,老爷子不是对七小姐……”
言初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手中写字的速度没有丝毫停顿。
言初:“无妨,你去说就是,他会去的。”
言老爷子其实是喜欢桑嫤的,尤其是因为言初喜欢她,老爷子对桑嫤更喜欢了。
至于身体问题,不过是老爷子一时半会儿有些接受不了,但不代表他不会同意,不过是时间问题。
言初:“还有,让小六回京,就说母亲要回来了。”
手头上的事太多,都已经让他脱不开身了,再不让帮手回来,桑嫤身边“豺狼虎豹”那么多,恐怕真得让某些人捷足先登了。
言邕有些惊讶:
“夫人要回来了?咱们怎么没消息?”
言初:“是九叔给她写的信,按照她的性子,定是要回来看一看的。”
按照他母亲的性子,言初看上的人,势必要来见一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