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861:重铸罗马荣光 > 第136章 罗马尼亚的看法

第136章 罗马尼亚的看法(1 / 1)

布加勒斯特王宫的政务厅里,晨光通过高大的玻璃窗,落在橡木办公桌上。卡罗尔一世坐在桌后,指尖捏着一份来自普罗耶什蒂的石油勘探报告,眉头微蹙。

报告上用铅笔标注的数字显示,当地的石油开采仍停留在手工挖掘阶段,想要引入德国的钻井设备,不仅需要巨额资金,还得应对奥匈商人的阻挠,他们早已暗中游说维也纳,试图拢断罗马尼亚的资源开发权。

桌角还叠着另一份文档,是谷物出口的季度统计,小麦价格因奥匈控制的多瑙河航运关税上涨,利润比去年减少了近两成。

作为罗马尼亚联合公国的大公,这位出身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的前普鲁士军官,早已习惯用严谨的秩序感应对国家的困境。

就象大家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一样,卡罗尔一世的治国理念从无虚言,他象一位工程师规划机械运转般规划罗马尼亚的未来,目标至始至终都十分清楚:实现国家的完全独立与现代化。

他性格冷静,甚至带些内敛,有着坚定不移的目标,任何决策都以国家利益为唯一标尺。

罗马尼亚此时的情况与塞尔维亚类似,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作为欧洲闻名的“粮仓”,小麦与玉米的出口支撑着国家经济,每年从多瑙河沿岸港口运出的谷物,为财政部带来可观收入。

但这份繁荣暗藏隐患,国际粮价的每一次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国库收支,而谷物贸易的主导权又掌握在奥匈商人手中,罗马尼亚在产业链中始终处于被动。

工业方面,这个国家几乎还在起步阶段,普罗耶什蒂地区虽已发现石油,钻出的原油却只能依靠德国技术提炼,产量远不足以支撑工业须求;卡罗尔一世大力推动的铁路建设,也因缺乏本土资本,不得不向英国银行申请高息贷款

而且由于科技原因,此时的石油作用有限,远没有达到后世的那般重要。

不过,一项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卡罗尔对希腊多了几分认可。

在柏林会议上,虽然失去了摩尔多瓦,但是希腊为罗马尼亚争取到多布罗加地区作为补偿。

这片土地的战略价值无可替代,它不仅扩大了领土,更重要的是为罗马尼亚提供了宝贵的黑海出海口。

此前,罗马尼亚的黑海贸易多依赖奥斯曼控制的港口,成本高昂且处处受制,而多布罗加的港□让罗马尼亚的谷物、未来的石油能直接运往国际市场,这对国家经济独立至关重要。

卡罗尔在一次内阁会议上直言:“多布罗加不是一块普通的土地,它是我们摆脱经济依附的钥匙。”

作为一名有志向的君主,卡罗尔一世正全力推进军事改革。

作为前普鲁士军官,他将普鲁士军队的模式完整引入罗马尼亚:创建专门的总参谋部,负责制定战略与训练计划:推行普遍兵役制,确保军队有稳定兵源:从德国克虏伯公司订购新式火炮,替换掉老旧的滑膛枪与土制炮。

他认为罗马尼亚不需要规模庞大的扩张型军队,而是要一支精干、专业、能在关键时刻保卫领土完整的力量。

罗马尼亚的文化认同在巴尔干也属于异类。

与巴尔干其他国家不同,罗马尼亚人始终以拉丁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他们的语言与法语、意大利语同属拉丁语系,文化上更亲近西欧的拉丁世界,而非希腊所倡导的东正教文化圈或罗马文化体系。

卡罗尔一世本人是德国新教徒,国内精英阶层也多受法国文化影响,对希腊宣扬的“共同罗马遗产”兴趣不大。

在他看来,文化认同是国家独立的另一层屏障,罗马尼亚必须保持这份独特性,不能在与希腊的合作中被同化。

这样的立场,源于罗马尼亚险恶的地缘环境。

这个国家象一块被挤压在夹缝中的土地,被三个强大的帝国环绕:北方与东方的俄罗斯,历史上曾对罗马尼亚诸公国有宗主权,在俄土战争时俄军借道,对罗马尼亚的主权缺乏尊重,割让比萨拉比亚更是罗马尼亚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西方的奥匈帝国,既是罗马尼亚谷物的主要买家,却又对罗马尼亚虎视眈眈,合作中始终带着压迫感;南方的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之前则罗马尼亚名义上的宗主国。

在这样的环境下,罗马尼亚的外交政策只能是谨慎的平衡术,利用大国间的矛盾,为自己争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希腊驻罗马尼亚公使来到了布加勒斯特,正式向卡罗尔一世提出组建“巴尔干同盟”的构想。会谈在王宫的会客厅举行,窗外是刚抽芽的菩提树,室内气氛却带着几分严肃。

他抬手看了眼怀表,时针指向上午十时,正是希腊驻罗马尼亚公使到访的时间。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声,卡罗尔放下手中的报告,整理了一下深蓝色的军服领口,语气平稳:“请公使先生进来。”

希腊公使走进政务厅时,首先注意到的是房间里简洁到近乎刻板的布置,墙上只挂着罗马尼亚的地图,没有多馀的装饰。

卡罗尔起身与他握手,自光中带着审视,却无丝毫敌意:“公使先生,一路辛苦了。坐吧,尝尝布加勒斯特的红茶,比雅典的或许淡些,但胜在醇厚。”

公使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接过侍卫递来的茶杯,微笑着开口:“感谢大公阁下的招待。此次前来,首先是受康斯坦丁陛下之托,向您转达他的敬意。柏林会议后,罗马尼亚能顺利获得多布罗加,离不开您的坚定立场,也离不开希腊在列强间的协调。康斯坦丁陛下始终认为,这是我们两个国家在巴尔干事务上首次重要的利益契合。”

卡罗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平静却直指内核:“康斯坦丁陛下的心意,我收到了。

多布罗加对罗马尼亚的黑海出海口至关重要,这份支持,罗马尼亚不会忘记。但公使先生,我想你此次前来,不止是为了转达问候吧?最近布加勒斯特有不少传闻,说希腊正在推动一个巴尔干联盟”的构想,不知这是否属实?”

公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显然对卡罗尔的直接早有预料:“大公阁下果然敏锐。康斯坦丁陛下确实认为,如今的巴尔于需要一个由我们自己主导的秩序。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俄国在东方虎视眈眈,奥匈在西方步步紧逼,每个巴尔干国家单独面对这些压力时,都显得太过弱小。

就象罗马尼亚依赖谷物出口,却受制于奥匈的航运和关税;希腊想要巩固新领土,却要防备俄国借东正教名义渗透。如果我们能联合起来,或许能改变这种被大国摆布的处境。”

“联合起来?”卡罗尔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均匀,象是在权衡利弊,“公使先生,你得明白,罗马尼亚的处境比希腊更复杂。我们北边和东边是俄国,他们至今还握着比萨拉比亚;西边是奥匈,特兰西瓦尼亚的问题始终是隐患。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争取完全独立,摆脱对欧洲大国的依附,而不是卷入更复杂的联盟纷争。所以,我想知道,这个联盟”究竟要以什么为基础?”

公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康斯坦丁陛下设想的联盟,绝非强行捆绑的共同体。首先是外交上的协调,比如当某个成员国面临大国施压时,其他国家能在列强会议上发声支持,就象希腊之前为罗马尼亚做的那样。其次是经济上的互通,希腊有相对充足的资本和通往地中海的港口,罗马尼亚有谷物、石油和待建的铁路,如果我们能合作修建连接多瑙河与爱琴海的运输线路,罗马尼亚的谷物出口就能绕过奥匈控制的多瑙河下游,希腊也能获得更稳定的粮食供应和资源渠道。”

顿了顿,公使接着说道:“巴尔干诸国在欧陆的话语权太弱了,但只要我们联合起来,便能够有一定的自主权利,虽然无法像真正的大国一样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但至少不会任人宰割。就先罗马尼亚虽然在俄国的强迫下割让了摩尔多瓦,但是在希腊的斡旋下获得了多布罗加作为补偿。”

卡罗尔沉默了片刻,自光落在疆域图上的多布罗加地区,语气多了几分慎重:“外交协调和经济合作,这两点我认可。但我必须坦诚,希腊宣扬的罗马民族”认同,恐怕难以成为罗马尼亚添加联盟的理由。你知道,我是德国血统,罗马尼亚的精英阶层则是更倾向于法国的文化,我们的民族认同来自达契亚的历史和拉丁渊源,与希腊的罗马”概念并不相同。如果联盟要以文化统一为纽带,罗马尼亚恐怕无法完全参与。”

这番话没有让公使意外,他早已知晓罗马尼亚的文化倾向,立刻调整了表述:“大公阁下的顾虑非常合理。康斯坦丁陛下从未想过用单一的文化概念束缚任何国家。联盟的凝聚力,应当来自共同的利益,而非强制的文化认同。康斯坦丁陛下认为,每个国家都该保留自己的历史与传统,就象罗马尼亚可以继续推进普鲁士式的军事改革,希腊也会坚持自己的地中海贸易优势,我们需要的是在&039;对抗外部压力、争取自身利益”这个大目标下,找到合作的空间。”

“这才是务实的态度。”卡罗尔的语气终于缓和了一些,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份铁路规划草图,推到公使面前,“你看,罗马尼亚正在计划修建从布加勒斯特到康斯坦察港的铁路,若能与希腊的铁路网衔接,确实能打破奥匈的航运拢断。但这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希腊是否真的有能力提供支持?毕竟,联盟还只是一个构想,没有实际的框架,任何合作都需要谨慎。”

“希腊愿意先从具体的小项目入手,比如派遣工程师协助罗马尼亚勘探石油资源,或者共同促成一次巴尔干国家的经济会议,让各国代表坐下来讨论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公使回应道,“联盟的组建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康斯坦丁陛下希望,我们先通过这些小的合作创建信任,再逐步完善联盟的框架。对罗马尼亚而言,这既能避免过早卷入复杂的盟约,又能实实在在地获得利益,您觉得呢?”

卡罗尔看着草图上的铁路线路,手指在布加勒斯特与康斯坦察之间划了一条线,又延伸向希腊的方向,语气坚定:“如果希腊真的能秉持利益优先、尊重自主”的原则,罗马尼亚愿意成为这个联盟的参与者。但我要强调,罗马尼亚的内核利益是:完全独立、领土完整、经济自主。绝不能因为联盟而妥协。只要符合这些原则,我们可以在外交、经济上与希腊,以及其他认同这个理念的巴尔干国家展开合作。”

公使站起身,伸出手:“大公阁下的立场非常明确,这正是联盟需要的务实精神。我会立刻将您的意见转达给康斯坦丁陛下,相信雅典会对这样的合作方向感到满意。一个能保障各国内核利益的联盟,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联盟。”

卡罗尔与他握手,力道依旧沉稳:“期待后续的沟通。希望我们的合作,能让罗马尼亚,也让整个巴尔干,少受一些大国的摆布。”

公使离开后,卡罗尔重新坐回桌前,拿起那份石油勘探报告,目光再次落在普罗耶什蒂的位置上。

他知道,与希腊的合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联盟或许能帮助罗马尼亚对抗俄奥,但也可能让这个年轻的国家卷入新的纷争。

但眼下,在三大帝国的夹缝中,这似乎是唯一能争取自主发展的道路。

当晚,卡罗尔一世在日记中写道:“巴尔干同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劈开困境,用不好则会伤及自身。罗马尼亚的每一步,都必须踩在国家利益”这块基石上。”

这既是对当下合作的规划,也是对巴尔干联盟这个新生构想的初步回应。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极品农女要断亲,王爷状元宠不停 谁家好人张嘴就是桀桀桀啊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韩娱之单飞后逆袭成为顶流女爱豆 神相诡医 科举不易,九族文盲出了个读书人 退休躺不平日志之返聘 忘羡穿越之时来运转 分手后,我把前女友炼成僵尸!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