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维茨宫的会议厅内,各国代表陆续离去,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留下长长的影子。但会议的馀波并未平息,一场场决定巴尔干命运的密谈,正在宫殿的各个房间悄然展开。
俄国代表团的休息室里,伊格纳季耶夫伯爵正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花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安德拉西伯爵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名副官,手里捧着两杯咖啡。“伊格纳季耶夫伯爵,看来今天的会议,我们的诉求引起了不少反对啊。”
安德拉西笑着将咖啡递给伊格纳季耶夫,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伊格纳季耶夫接过咖啡,抿了一口,语气依旧强硬:“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俄国的要求不会改变。吞并比萨拉比亚、将保加利亚纳入保护范围、在安纳托利亚东北部创建特拉布宗自治领,这是俄国基于胜利和解放者权利的最低要求,没有退让的馀地。”
安德拉西点点头,没有反驳,反而顺着他的话说道:“奥匈帝国理解俄国的立场。毕竟,我们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代价,也都需要通过合理的安排,确保各自的利益与安全。奥匈的诉求很简单,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并对塞尔维亚施加特殊影响,这既是为了维护巴尔干西部的稳定,也是为了防止混乱蔓延到帝国境内。”
伊格纳季耶夫抬眼看向安德拉西,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瞬间便明白了彼此的意图。俄国对保加利亚的控制、奥匈对波黑的吞并,看似无关,实则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谋”。
他们互相默认对方的扩张行为,以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遗产,同时压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小国的民族主义诉求。毕竟,在他们眼中,这些小国的利益,远不如大国之间的平衡重要。
“看来,我们在维护巴尔干稳定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伊格纳季耶夫放下咖啡杯,语气中多了几分认同,“后续的谈判,或许我们可以多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安德拉西笑着回应:“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俄国和奥匈,才是决定巴尔干未来的关键力量。”
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办公室内,灯光明亮。
俾斯麦坐在宽大的书桌后,翻阅着下午会议的记录,他的助手站在一旁,等待着指示。
“安德拉西和伊格纳季耶夫的密谈,你怎么看?”俾斯麦头也不抬,突然开口问道。
助手愣了一下,随即回答:“看起来,俄国和奥匈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互相支持对方的诉求。这可能会对后续的谈判产生不小的影响。”
俾斯麦放下手中的笔,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很正常。大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奥匈需要俄国默认它对波黑的控制,俄国需要奥匈不反对它在巴尔干东部的扩张,这种默契,是必然的结果。”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助手问道。
俾斯麦缓缓说道:“德国的立场很明确,支持基于现实和稳定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原则上支持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的稳定使命,也认可俄国在其战略边界寻求安全的合理关切。但这种支持是有条件的,绝不能过度。”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不能彻底激怒英国。英国在地中海和近东有着巨大的利益,一旦英国联合法国反对我们,德国将陷入被动。我们的内核目标,是维持德、俄、奥的‘三皇同盟’框架,孤立法国。至于巴尔干的领土划分,只要不触碰英国的内核利益,比如君士坦丁堡和海峡的控制权,我们可以适当妥协。”
助手点点头,明白了俾斯麦的战略意图。德国并非要在巴尔干获取领土,而是要通过外交手段,巩固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防止法国与其他国家结盟,报普法战争之仇。
“另外,”俾斯麦补充道,“你去联系奥匈皇帝,暗示他公开表态,放弃支持巴伐利亚等南德邦国的天主教保守势力。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打击国内的天主教中央党,强化帝国的统一。同时,也要确保俄奥不质疑我们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主权,将这一地区的归属,变成既成事实。”
意大利代表团的休息室里,气氛却有些沉闷。意大利代表坐在沙发上,脸色难看,他的助手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德俄奥的默契,你也看到了。他们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意大利代表猛地一拍桌子,语气中满是愤怒,“我们下午在会议上,强烈反对希腊对阿尔巴尼亚的领土要求,提出阿尔巴尼亚的命运应由欧洲协调共同决定,甚至建议成立独立国家,就是想向德俄奥递上‘投名状’,添加他们的阵营。可结果呢?安德拉西和伊格纳季耶夫连回应都懒得回应!”
助手低声说道:“或许,德奥认为我们的实力不足,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毕竟,意大利统一时间不长,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无法与俄奥相比。”
意大利代表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不甘:“我知道。可我们不能被边缘化!阿尔巴尼亚的海岸线对意大利至关重要,如果被希腊控制,我们在亚得里亚海的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德俄奥重视我们的诉求。”
他思考了片刻,对助手说:“你去联系俄国代表团,表示意大利可以支持俄国对特拉布宗的控制,条件是俄国支持我们在阿尔巴尼亚北部的贸易特权和港口使用权。如果俄国不答应,再去联系奥匈。总之,我们必须在巴尔干占据一席之地,不能让其他大国把所有好处都占了!”
然而,意大利代表不知道的是,在其他人眼中,意大利不过是一个“实力不足、野心不小”的麻烦制造者。
他们的投机尝试,不仅没能让他们添加“大陆俱乐部”,反而让他们在后续的谈判中,处境更加尴尬。
英国代表团的休息室里,气氛则完全不同。
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和希腊国王康斯坦丁相对而坐,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两杯红茶。
“陛下,今天下午的会议,你也看到了。”迪斯雷利放下茶杯,语气严肃,“柏林、维也纳和圣彼得堡,正在形成一种危险的协调。他们互相支持对方的吞并行为,无视小国的利益,这是对欧洲均势的严重威胁。”
康斯坦丁点点头,脸色凝重:“我看得很清楚。俄国想要控制保加利亚和特拉布宗,奥匈想要吞并波黑,德国则在背后支持他们。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巴尔干将彻底沦为大国的附庸,希腊的利益也将无法保障。更重要的是这份方案完全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这是希腊不愿意看到的。”
迪斯雷利看着康斯坦丁,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希腊是文明在欧洲东南的前哨,也是阻止俄国和奥匈过度扩张的关键力量。英国需要希腊的陆军,作为我们在巴尔干的陆上支点;而希腊,需要英国的海军和外交支持,来使自己的征服合法化。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阻止任何一个大陆强国主宰巴尔干和海峡。”
康斯坦丁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希腊与英国创建紧密同盟的绝佳机会。
他立刻说道:“希腊完全同意英国的立场。我们愿意与英国携手,共同对抗这种‘大陆协调’。只要英国支持希腊对马其顿、色雷斯和爱琴海岛屿的主权要求,希腊将全力配合英国在巴尔干的战略部署。”
迪斯雷利笑了,伸出手:“那么,我们的同盟,就此成立。我会立刻向伦敦汇报,争取尽快制定具体的合作方案。相信有了希腊的支持,我们一定能阻止俄国和奥匈的野心。”
康斯坦丁握住迪斯雷利的手,用力摇了摇:“合作愉快。”
法国代表团的休息室里,法国代表正悠闲地喝着红酒,他的顾问坐在一旁,汇报着各国的动向。
“俄国和奥匈达成了默契,德国表示支持,意大利试图投机,英国和希腊则在暗中联合。”顾问说完,等待着法国代表的指示。
法国代表放下酒杯,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很好。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您的意思是?”顾问有些疑惑。法国代表解释道:“德国主导的‘大陆协调’越强势,英国就越会感到威胁,从而不得不与我们接近。而英希同盟的成立,又能有效遏制俄国和奥匈的扩张,削弱德国联盟的实力。巴尔干越乱,英德、英俄、德奥之间的矛盾就越深,法国在欧洲大陆所受的压力就越小,未来在外交上的回旋馀地就越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不需要主动参与其中,只需要保持旁观,在关键时刻,提出一些看似公正、实则火上浇油的建议。比如,支持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主权诉求,反对大国的吞并行为。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赢得小国的好感,又能进一步加剧大国之间的矛盾。”
顾问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您是想坐山观虎斗,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
法国代表笑着点头:“没错。法国的目标,不是在巴尔干获取利益,而是要摆脱孤立,重新成为欧洲外交的内核力量。只要大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我们的机会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