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 7月 20日清晨,科斯塔斯率领六百精锐拿下斯法克斯港时,雅典王宫的宣战诏书正通过电报传向各国使馆。
“希腊王国为保护境内外侨民生命财产安全,正式对突尼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短短一句话,没有多馀的修饰,却精准踩在普法战争吸引全球目光的节点上。
欧洲列强的注意力全在普法前线,这场发生在北非的殖民战争,连报纸边角的篇幅都难以占据。
国际反应不出所料。
英国外交部率先发表声明,称“希腊的行动符合维护地区秩序的原则”,实则看重希腊未来在地中海对法国势力的制衡。
而其他国家连个声音都没有,毕竟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谁会在乎你希腊人在干什么。
唯有突尼斯名义上的宗主国奥斯曼,发来一封措辞软弱的抗议信,承诺将向突尼斯提供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在占领斯法克斯后,希腊军在斯法克斯休整了两天。
补充从本土运来的毛瑟弹药与 9磅野战炮炮弹,修复港口临时码头以方便后续物资运输,同时让尼古拉斯的三连接管城区防务,搜缴散落的燧发枪与弯刀。
沿途赶来的突尼斯部落首领带着牛羊慰问,有人用生硬的希腊语说“贝伊的税太重了,我们早就盼着你们来了”,科斯塔斯没多说,只让士兵登记部落信息,承诺“只要不反抗,希腊军不会打扰部落生活”。
他知道,这帮人不是真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他们只不使看到希腊军威正盛,害怕罢了。
7月22日拂晓,科斯塔斯留下一个营驻守斯法克斯,亲率两千五百名士兵向突尼斯城进军。
队伍沿地中海沿岸道路推进,部落向导在前引路,摧毁了沿途贝伊设置的零星哨卡,仅用4天就抵达突尼斯城郊。
傍晚时分,科斯塔斯在城郊高地搭建临时指挥部,哈兹纳达尔的代表早已等侯在此。
代表递来一张手绘地图,指尖点在巴比苏伊卡门的位置,“夜里10点,我们的人会在城门内侧纵火,打开城门,同时在王宫周围点燃干草堆,制造混乱。”
“要是火没烧起来,或者城门没打开呢?”科斯塔斯盯着地图,语气冷硬。
“不会的。”代表压低声音,“我的主人已经已经断了守军3天的口粮了,他们每天就吃一顿饭,同时严禁他们去抢劫平民,现在巡逻都停掉了,他们不可能有力气抵抗。唯一有战斗力的就是主人的军队,是盟友。”
夜里10点整,突尼斯城内突然亮起火光,浓烟裹着火星冲上夜空。
是哈兹纳达尔的信号。
“行动!”科斯塔斯拔出腰间的指挥刀,“一连、二连跟我进攻城门;三连负责去抢占城北的高地,架炮瞄准王宫卫队防线。”
一连士兵每人揣着两个自制燃烧瓶,瓶中装满了煤油和酒精的混合物。
城门果然已经被打开了,城楼上根本没有守军,全是自己人。
“快!”科斯塔斯一脚踹开城门,士兵们蜂拥而入,刚冲进街道,就听到左侧的民居里传来燧发枪的响声。
“燃烧瓶!”科斯塔斯大喊。
前排的士兵立刻点燃麻布,将燃烧瓶砸向民居窗户。
玻璃瓶碎裂的瞬间,煤油燃起的火焰窜上屋檐,屋内传来此起彼伏的喊叫,十几个突尼斯守军裹着冒烟的衣服冲出来,刚跑到街心,就被希腊士兵击倒。
“继续推进!用燃烧瓶逼出藏在建筑里的人!”科斯塔斯挥刀向前,一连沿着街道两侧推进,遇到紧闭的房门就用燃烧瓶砸开,遇到抵抗就密集射击,短短二十分钟就推进到王宫外围。
突尼斯的房子多为木石结构,加之这几天天气干燥,非常容易点燃。故而士兵手上这种简易燃烧瓶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王宫卫队早已在宫门前筑起临时防线,大概三百人,枪声连成一片,对着街道疯狂射击。
希腊军被压制在街角,几个士兵刚探出头就被子弹擦伤。
“三连呢?炮架好了吗?”科斯塔斯对着通信兵喊。
话音刚落,城北方向传来两声沉闷的炮响。
是二连的 9磅野战炮开火了,炮弹呼啸着落在王宫卫队的防线旁,碎石与尘土飞溅,卫队的射击瞬间乱了节奏。
“再来两炮!瞄准他们的燧发枪阵地!”二连指挥官对着炮兵大喊,炮手迅速调整角度,又一轮炮弹袭来,直接炸散了卫队的前排士兵。
卫队阵脚顿时乱了,有人想转身躲进王宫,却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喊杀声。哈兹纳达尔的私兵正从王宫侧门冲出来,手里的弯刀对着卫队后背砍去。
哈兹纳达尔的私兵一直潜伏在王宫后方的马厩,等到希腊军与卫队交火,才突然冲出,对着卫队后方发起突袭。
前后夹击下,王宫卫队彻底崩溃。
有人扔下枪想跑,被三连的散兵线拦住。有人跪地投降,却被哈兹纳达尔的人一刀捅死。
“里面的人听着,贝伊已经被包围了,投降吧!”科斯塔斯对着王宫大门喊,声音通过浓烟传进宫内。宫门紧闭,里面却没了动静,只有零星的哭声传来。
“冲进去!”科斯塔斯挥手,一连士兵迅速破开大门,冲入王宫。
士兵们端着枪冲进去,却发现王宫卫队已经放下武器,只有几个贴身侍卫护着一个穿着金丝长袍的人往后门跑。
“贝伊在后门!”哈兹纳达尔的人指着那个身影大喊。科斯塔斯立刻带着十几个士兵绕到后门,月光下,贝伊穆罕默德三世正被侍卫架着,脚步跟跄。
“站住!”希腊士兵举枪瞄准,“再动就开枪!”侍卫们还想反抗,科斯塔斯身边的士兵已经扣动扳机,两个侍卫应声倒地。
剩下的人不敢再动,贝伊瘫软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你……你们想干什么?”他的声音抖得象筛糠。
“没什么。”科斯塔斯蹲下身,扯了扯贝伊的长袍下摆,“只是想请你签个字,结束这场没必要的战争。”
次日中午,突尼斯城内的零星抵抗被全部肃清。科斯塔斯让人把贝伊软禁在王宫的偏殿,哈兹纳达尔则忙着安抚城内的贵族,承诺“只要归顺希腊,就能保住家产”。
10月 15日,《希腊王国与突尼斯贝伊国永久友好条约》(又称《巴尔杜宫条约》)在王宫的巴尔杜厅签署,科斯塔斯以希腊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签字,哈兹纳达尔则作为突尼斯代表落笔。
条约内容字字句句都透着希腊的掌控。
主权与保护方面,贝伊只保留君主尊号,却将行政、军事、外交权全部交给希腊提名的摄政总督。同时承认希腊王国为宗主国,突尼斯贝伊将称呼希腊国王为君主。
希腊军永久驻防突尼斯,总兵力六千人,而突尼斯陆军仅能保留三十人,负责王宫守卫。
军事控制上,突尼斯的要塞、军械库、战舰全由希腊接管,国防事务彻底由希腊负责。
财政接管部分,海关由希腊人管辖,税收的60用于偿付希腊军费,30用于补贴希腊移民,仅10用于突尼斯。
磷酸盐矿开采权交给“希腊地中海矿业公司”,突尼斯货币被废除,希腊德拉克马成为法定货币。
司法特权方面,希腊在斯法克斯、突尼斯城设法庭,审理涉希案件,希腊公民享有领事裁判权,不受突尼斯法律管辖。
殖民权益上,突尼斯全境对希腊开放,希腊公民可任意定居,商船在突尼斯港口享受九成税费减免,突尼斯每年需向希腊低价供应原材料。
保障条款中,贝伊的子孙需在雅典完成高等教育,南部部落酋长要送一子至突尼斯城当“宫廷侍从”,若违反条约,希腊有权没收王室地产。。
签字仪式结束后,科斯塔斯走上王宫顶端的露台,看着希腊国旗在风里展开,替代了原本属于贝伊的旗帜。
“突尼斯算是拿下了。”他对着身边的副官说,“但还没完,南部的部落还没完全臣服,得派部队去接收领土,用枪杆子让他们知道,现在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