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轻轻推开,堂弟尼古拉斯亲王走了进来,身上的深色礼服还带着雅典近郊的微凉。他将一卷用深红色丝绦系着的羊皮纸放在康斯坦丁面前的胡桃木桌上,指尖轻轻按压纸面,语气带着绝对的谨慎:“陛下,您要的‘王室办公厅第三处’内核人员名单已梳理完毕,从内核领导层到边境支持层,全是王室一脉子弟或祖辈就为王室效力的亲信,没有半分外部人员掺杂,绝无泄密风险。”
康斯坦丁抬手解开丝绦,展开羊皮纸,目光逐行扫过上面的名字,指尖在“内核领导层”一栏停顿:“尼古拉斯,你作为处长,主要负责统筹协调与御前汇报,不涉及具体情报分析,这个分工很明确。但我再强调一次,第三处的所有关键岗位,现阶段必须由王室成员担任,哪怕是负责整理文档的书记员,也得是咱们信得过的王室旁支子弟,这点绝不能含糊。”
尼古拉斯躬身应道:“陛下放心,我已按您的要求筛选,内核层除了我,还有您指定的两位王室子弟,十七岁的亚历克斯与十九岁的提奥,他们都熟悉希腊历史与地理,心思也缜密,适合跟着我熟悉流程,负责情报的初步整理与加密。只是……之前您提到的‘克里桑托斯教士’‘拉里斯’‘菲利普’,是否要将他们纳入第三处的正式成员名单?我看他们的名字在备选人员里,可按王室亲信的标准,似乎还差点意思。”
康斯坦丁放下手中的羽毛笔,靠在椅背上,目光沉了沉:“你说的这点很重要,必须分清界限。克里桑托斯、拉里斯、菲利普不是第三处的成员,更算不上王室亲信。他们只是我通过东正教会、商界旧友筛选出的‘信得过的人’。克里桑托斯在克里特的希腊社区有威望,拉里斯的商号在士麦那、萨洛尼卡有根基,菲利普则在色雷斯有座小庄园,他们的身份天然适合在奥斯曼境内活动,但终究是外部人员,不能进入第三处的内核圈层。”
“那他们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尼古拉斯追问,“若是不纳入第三处,日后情报传递、任务安排,该怎么衔接?总不能让他们直接与您对接,那样太冒险了。”
“我已有安排。”康斯坦丁伸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浅蓝色封皮的文档,上面标注着“外部连络章程”。
“他们是‘外派观察员’,只负责在奥斯曼境内搜集信息,不参与第三处的内部运作。日常连络由内核层的亚历克斯与提奥负责。亚历克斯对接克里桑托斯,提奥对接拉里斯与菲利普,所有情报先由他们两人初步筛选、加密,再交给你汇总,最后由你呈给我。这样既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也避免外部人员接触到第三处的内核架构。”
尼古拉斯接过章程,快速翻阅:“陛下考虑得周全。只是这些外部观察员并非王室亲信,如何确保他们的忠诚?万一有人被奥斯曼收买,或是中途退缩,岂不是会破坏整个情报网络?”
康斯坦丁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们的忠诚,源于‘利益与信念’的双重绑定。克里桑托斯的教区曾被奥斯曼官员叼难,拉里斯的店铺在士麦那常被随意征税,菲利普的庄园周边有希腊裔村民被奥斯曼士兵欺压。他们对奥斯曼本就有不满,而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保护、解决实际困难,比如为克里桑托斯争取教会权益,为拉里斯疏通商路,为菲利普的庄园提供安全保障。再者,他们都清楚,希腊实现‘伟大理想’,对他们自身与家族都有好处,这种基于共同利益的信任,有时比单纯的王室亲信更可靠。”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防备也不能少。每个外部观察员都有专属的加密方式,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也不知道情报最终会传递到哪里。比如克里桑托斯用教会经文的段落编号做暗号,拉里斯用商号的货物清单做伪装,菲利普则通过庄园的收成报告传递信息。即便有人出问题,也只会影响单一渠道,不会牵连全局。”
谈及机构的人员圈层划分,康斯坦丁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王宫的尖顶:“第三处的人员构成分三个圈层,必须严格划分,不得越界。内核领导层在雅典,除了你和两位王室子弟,还有三位负责文书加密的王室旁支,他们只处理内部文档,不与外部人员接触;边境支持层由四位王室亲信军官与两位海关官员组成,分别驻守马其顿、伊庇鲁斯边境,负责为外部观察员提供假身份、接应情报;至于外部观察员,就象刚才说的,只属于‘外围执行层’,与第三处是‘合作关系’,而非‘隶属关系’。”
尼古拉斯点头认同,又问:“陛下,第三处的内核使命是研究奥斯曼帝国欧洲省份的军事与政治态势,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先聚焦军事部署,还是先了解当地民众情绪?”
“两者要同步推进,缺一不可。”康斯坦丁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色雷斯、马其顿、伊庇鲁斯、克里特岛四个局域,“军事上,要掌握奥斯曼驻军的位置、兵力、指挥官姓名、堡垒工事的分布与坚固程度,这些是未来作战的基础;政治上,要了解当地总督的治理方式、希腊裔民众的不满情绪、是否有潜在的合作者,这些是查找‘伟大理想’突破口的关键。比如马其顿的希腊裔村民是否有起义倾向,伊庇鲁斯的奥斯曼驻军士气如何,克里特岛的总督是否与奥斯曼中央有矛盾,这些信息都要细致搜集,不能遗漏。”
“那行动原则方面,除了您之前提到的‘康斯坦丁原则’,还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尼古拉斯继续追问,显然在认真消化机构的运作细节。
康斯坦丁坐回书桌前,拿起一份写满字迹的纸张:“这是我补充的‘行动细则’,你看看。第一,外部观察员不得执行任何主动攻击性任务,比如破坏奥斯曼的设施、煽动民众起义,只做‘观察与记录’,哪怕看到奥斯曼的军事调动,也只能默默记下,不能干预;第二,情报传递必须‘慢而稳’,不追求速度,优先保证安全,比如克里桑托斯的情报每月传递一次,拉里斯的每两周一次,菲利普的每月两次,避免频繁联系引起怀疑;第三,内核层每月要对情报进行一次‘交叉验证’,比如将克里桑托斯看到的君士坦丁堡驻军动向,与拉里斯从士麦那商号听到的消息对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尼古拉斯接过细则,仔细研读后,抬头说:“陛下,这些规则既保证了情报网络的安全性,也能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只是内核层的两位王室子弟还年轻,亚历克斯十七岁,提奥十九岁,他们能胜任情报整理与加密的工作吗?要不要安排专门的培训?”
“培训由你亲自负责。”康斯坦丁语气笃定。
他顿了顿,又说:“除此之外,尼古拉斯,你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圈层的关系,及时向我汇报问题。比如边境支持层遇到困难,或是外部观察员有特殊须求,你要第一时间反馈,不能擅自决定。第三处是我一手操办的‘隐秘之眼’,每一步都要走得稳,不能出任何差错。”
尼古拉斯躬身行礼:“陛下放心,我一定严格按您的要求执行,绝不让第三处出问题。只是有个顾虑第三处完全由王室私密运作,不纳入陆军部或总参谋部,日后军队需要情报支持时,该如何配合?总不能让军队直接向第三处索要情报吧?”
“配合的事,由我亲自统筹。”康斯坦丁的目光坚定,“陆军部的旧派军官多依赖列强,总参谋部由普鲁士顾问主导,他们未必能理解第三处情报的重要性,也未必能保密。日后军队需要情报,由我从第三处筛选合适的信息,再通过御前会议传递给军方高层,确保情报用在刀刃上,也避免第三处的存在暴露。毕竟,这双‘隐秘之眼’,现在还不能让外人知晓。”
康斯坦丁将机构章程、人员名单、行动细则一一锁进书桌的暗格,钥匙贴身放进内袋:“尼古拉斯,从明天起,你就着手筹备第三处的办公地点——选在王宫西侧的偏殿,那里相对隐蔽,也方便与我对接。内核层的两位王室子弟,我会让他们后天来见你,熟悉环境。记住,第三处的所有活动都要低调,对外只说是‘处理王室海外资产事务’,绝不能泄露真实用途。”
尼古拉斯点头应下,拿起桌上的文档,轻声说:“陛下,我这就去安排,保证尽快让第三处进入筹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