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雅典的事务格外繁忙,土地改革的收尾工作尚在推进,色萨利即将移交的消息又传来,而康斯坦丁的加冕仪式已近在眼前。对希腊民众而言,自独立战争以来,从未有过如此人心振奋的光景,街头巷尾的旗帜早已挂了半月,连最偏远的村庄都派了代表赶来雅典,要亲眼见证新君主的诞生。
3月 25日清晨,卫城脚下的雅典都主教座堂外礼炮齐鸣,101响轰鸣震彻云宵。穿着节日盛装的民众沿着街道排开,孩子们举着绘有双头鹰的小旗,老人捧着褪色的独立战争勋章,彼此交谈的声音象潮水般涌动。
随着时间推移,身着礼服的议员、佩戴勋章的军官、拉里斯爵士为代表的新贵族陆续走进教堂,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整理着衣袍。这座承载着拜占庭遗风的石砌教堂,此刻正散发着庄严的气息。
教堂外的欢呼声突然掀起高潮。一队骑兵护送着鎏金马车驶来,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响混着马蹄声,在广场上回荡。马车门打开,康斯坦丁走了下来。他没穿华丽的王袍,而是一身深灰色军装,领口别着希腊独立战争时期的铜徽。身后跟着他的母亲玛丽亚夫人,以及捧着王冠锦盒的巴巴拉。
“微笑,康斯坦丁,像排练时那样。”索菲亚夫人轻声提醒。康斯坦丁转头对人群挥了挥手,阳光落在他年轻的脸上,广场上的欢呼声瞬间拔高,尤其是那些分到土地的佃农,竟有人激动得哭了起来。走进教堂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大主教早已等侯在圣坛前,雪白的长袍上绣着金色的十字架。
“康斯坦丁殿下,”都主教举起福音书,“你愿以国王之名,保卫东正教信仰,守护希腊的土地与人民,让公平如阳光普照,让贫者有其食吗?”
“我愿意。”康斯坦丁的声音清淅而坚定,没有丝毫尤豫。
他在福音书上郑重签字,随后领受圣餐,完成仪式。仪式结束后,首相卡里拉奥斯?特里库皮斯——这是英国人为希腊指定的首相,带头单膝跪地,全场随之行礼。加冕仪式后是绕城游行。
康斯坦丁扶着花车栏杆,看着路边佃农举着“国王万岁”的木牌,突然觉得眼框发热。这些人曾被贵族的皮鞭抽打过,被苛捐杂税压得直不起腰,如今却在为一个国王欢呼。
消息很快传遍欧洲。英国大使第一时间送来贺电,言辞间称许“希腊将在康斯坦丁的带领下的稳定发展”,并暗示愿继续推进色萨利移交事宜,毕竟一个稳定且亲英的希腊,符合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同时也是英国干预巴尔干的钥匙。
法国政府或许是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原因,对希腊举行的全面公投大加赞赏,称希腊不愧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地。但法国民间媒体也有反对者的声音,如雨果先生称康斯坦丁为革命的叛徒,旧秩序的走狗,毕竟在希腊革命刚开始时雨果先生对康斯坦丁大加赞赏,认为其是希腊的民主救星,巴尔干的革命先驱。
普鲁士王国的反应颇为简洁,威廉一世仅派特使送来一柄佩剑作为贺礼,贺电中强调“希望希腊能成为维护巴尔干秩序的力量”,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希腊军事潜力的关注。
俄国表现出别样的热情,东正教最高会议发来祝福,称“希腊的王冠闪耀着拜占庭的荣光”,圣彼得堡的教堂还为此举行了感恩礼拜,毕竟一个东正教的国王能够帮助俄罗斯提升宗教守护者等级(bhi)。
巴伐利亚王室的不满溢于言表,报纸上刊登着“僭越王权”的评论,认为康斯坦丁“未经欧洲王室认可的加冕缺乏合法性”,毕竟巴伐利亚曾与希腊王室有过渊源,康斯坦丁的加冕让他们觉得颜面受损。
奥匈帝国的态度与巴伐利亚类似,也是认为康斯坦丁不够正统,称其为“拿破仑式的僭主”。
加冕仪式结束后的第三天,英国大使来到王宫拜访,与康斯坦丁讨论色萨利相关事宜。
书房内,康斯坦丁摘下王冠后的疲惫尚未完全褪去,他看着面前的英国大使,开门见山地说:“大使先生,想必您也清楚,先前的条约中,奥斯曼方面曾提及以‘册封’形式将色萨利转让给希腊,将希腊国王列为他们在巴尔干的‘总督’之一。这一点,希腊绝不能接受。”
康斯坦丁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希腊是独立的国家,我的王位来自希腊人民的选择和东正教的加冕,而非任何外部势力的册封。奥斯曼曾是希腊的宗主国,但那已是历史。如今的希腊国王,绝不可能再是奥斯曼的总督,这是关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底线。”
英国大使闻言,微微颔首:“康斯坦丁陛下的立场,我完全理解。奥斯曼方面在旧条约中提出的相关条款确实不妥,容易引发误解。请您放心,我会立即向伦敦汇报此事,并尝试从中调节,让奥斯曼方面明白,希腊的独立地位和您的王权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任何带有宗主国色彩的条款都不符合当前的国际共识。”
康斯坦丁点头道:“有劳大使先生了。希腊渴望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也是大英帝国的忠实盟友,但绝不会在主权问题上有任何退让。”
书房内的空气带着一丝凝重,康斯坦丁刚处理完加冕后的一堆公文,指尖还残留着墨水的气息。英国大使端坐对面,呷了口咖啡后,语气郑重地开口:“陛下,我这次前来还有一件事情,伦敦方面已经为陛下挑选好了联姻对象,是丹麦的达格玛公主,她的姐姐亚历山德拉公主将与爱德华殿下结婚。”
大使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伦敦方面希望陛下与达格玛公主成婚,如此一来,两国通过姻亲关系紧密相连,于希腊的发展大有裨益。”
康斯坦丁点了点头,抬眼看向大使,眼中并无太多意外:“我同意这桩婚事。毕竟,这是我们之前就约定好的,为了希腊的稳定与发展,这是必要的一步。”
大使脸上露出笑意:“陛下深明大义,伦敦方面定会对此感到欣慰。按照计划,陛下将受邀前往伦敦,与爱德华殿下一同举行订婚仪式,届时两国的联系将更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