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太的想法代表着很多人,在外人看来,刘家可以说是陷入了困境,楼下聊的这么热烈,他家连面也不愿意露,肯定是在家里坐蜡了!
刘家七口正聚在屋里吃饭,耳朵也在听着外面的声音,今天之事对家庭的震动确实大,难免有些忧心。
但转念一想,自家捞外快的速度远远超过工资,心里又安定了。
父亲刘仁昌望了大儿子一眼,心里暗赞,这就是有远见啊,如果不是老大提前谋划找了条出路,今天一大家子就别想吃得下饭了,觉都睡不着!
他等大家都吃完饭了,才轻声说:“《黑猫警长》前两集洋画卖的很好,后面推出的三版封神也推出去了,行情同样不错,家里赚的钱已经差不多一万块了。”
这句话有定神之效,全家精神头立马不一样了,钞票以“万元”为单位,在这个年代是很难想象的,就冲着这个,全家也能睡得着觉!
家人都望向刘卫明,老大厉害!
奶奶忍不住拉拉大孙子的手,摸摸骼膊,柔声说:“阿大啊,你比你爸、你爷爷出息多了。”
这是家中最高长辈的最佳赞许了,一代比一代强,日子怎么能过不好?
大家都笑了起来,神态轻松,家里如果有个主心骨,心里就有了依靠,这就是家的意义,老大就是依靠。
父亲说这些也是为了安定家人的心,接着说:“家里有活水就不怕,所以厂里的事,我们还是一个原则,多听多想少掺和。”
奶奶作为老人家,其实也有些眩耀心理,事事想和周老太别苗头,她刚才就有下楼的冲动,很想当面甩出一句:你家有什么好得意的,多个一两百块钱,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万元户!
此时她听到儿子这么说,就把心沉了下来,这也是钞票给的胆气,越是穷越要在邻里面前争个脸面,有了钱反而不太计较了。
居家老太太的心理其实差不太多,所以周老太也不是什么大坏人,就是张扬过度计较过火,有些让人生厌。
奶奶同样喜欢碎碎念,但比周家阿婆格局略大一些,因此邻里风评也更好一些。
刘卫明笑道:“爸说的对,既然心里有底,就不必出去张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他望望三弟、小妹,笑道:“你们别光顾着听大人说话,好好学习才有前途,去阁楼做作业吧。”
三弟和小妹对视一眼,点点头,收拾书包上了楼。
小妹心里还有些嘀咕,大哥这是还有话说,又不想让自己听到,其实自己已经长大了呀。
两个小的上了楼,刘卫明这才说:“洋画片只是小打小闹,我们还是要有长远打算。”
二弟听了这话,就有些着急了:“这个生意挺好的,真能赚钱,大哥,你不想做了?”
刘卫明笑道:“做当然还能做,属于细水长流的生意,只是容易被仿制,竞争激烈。”
刘仁昌点点头:“这几次往外跑,我也琢磨出一些,很多地方都有同样的画片出现了,这还是周边城市,再远的地方顾都不顾上了。”
刘卫明点点头,这就是洋画的明显局限,现在已是最佳状态,接下去就是维持了。
他说:“所以我说要有长远打算,有了激活资金,就可以试着做一些真正的玩具,比如铁皮青蛙这种,价格高,一般作坊还没办法模仿,才能赚的多销的远。”
二弟一怔:“哥,你想做这个?好是好,就是我们插不进脚吧。”
“我只是举个例子,意思是做一些相对复杂不好仿制的,具体做什么我来想。”
父亲说:“洋画是因为你有这个手艺,找个小作坊印刷一下就行,做玩具就复杂了,需要专门的玩具厂,这个我有接触过,一般人家比较认正规单位。”
他以前是木偶片布景师,与玩具厂多多少少有交流过。
刘卫明发现父亲其实思路挺活,就是性子求稳,一旦生意做起来反而不容易翻船,他说:“所以我们最好也要有一家公司。”
一家人都被惊到了,这件事同样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想的!
父亲连忙压低声音,说道:“个人是不能有公司的。”
刘卫明自然知道,一直要到88年才会有私营企业,第一批私营企业诞生可是引起轰动的,比如出现过“小作坊里放出大光明”之类的轰动新闻,这是指成立了私人电器公司之类,在88年之前,个体经济只有“个体户”。
他说:“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比如,挂靠。”
二弟眼前一亮:“这个好,你们还记得吗,南京佛头青的批发店铺就是挂靠在物资公司。”
这就体现了二弟和父亲的不同,他在火车站混过一段时间,性子就比较野,敢冒险。
父亲感觉这个风险挺大的,望着大儿子:“你是想挂靠在哪里?”
“当然是自己单位了。”刘卫明说,“我听说厂里准备和美术出版社合办杂志,名字叫《动画大王》,我们可以把公司挂靠在这家杂志社下面。”
这不是他听说的,而是前世发生过的,就在明年。
挂靠是要交管理费的,《动画大王》初创的时候肯定乐意有一笔额外的收入来源,所以是一个极好的切入时机。
在刘卫明的想法里,他更看中“动画大王”这个名字,拿来作为公司名字实在是好,也就是这个时候才有机会拿到如此响亮的名头了。
刘卫明这么一说,父亲就放心了,这种挂靠方式相当于头上有美影厂、美术出版社两个“婆婆”,还都是上海牌面,只要两个“婆婆”肯出红头文档,没有什么风险。
他望着大儿子,先是制作画片赚钱,再到“换房补差”从铁厂弄房源,现在又想以挂靠方式成立公司,一步一步相当有章法,这个儿子大变样了。
关键是前两步都成了,这让父亲对他有了很大信心,点点头:“所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啊,美影厂不管怎么变,都是一棵大树。”
这是很朴素的经验之谈,却与刘卫明的思路相当契合,大伙还在为美影厂的大动荡忧心重重,他却能看到其中的机遇。
这也是重生换来的超脱,楼下还在为工资多少吵吵嚷嚷,他已经在布局了。
他的想法还是那个,美影厂是一座大金山,目前还无人发掘,他一个人站在了金山上,挥舞着锄头。
赚到钱后,自已做动画。
他也有初步思路,此时在国内做动画就是美影厂这样的困境,所以第一部动画就要干到国外去!
美影厂在国际动画界可是代表一个学派的,有这方面的交流资源,可别小看了!
父亲说:“家里有一万来块钱,想来成立公司是够了。”
这时轮到刘卫明有些吃惊了,父亲好大的手笔,这些钱按理来说是为铁厂房子准备的,他还想着贷款办公司什么的,这年头比较鼓励贷款创业。
父亲似乎看出他的心思,笑道:“铁厂的房子没那么快盖好,钱放着也是放着,为什么不拿来生钱?”
这代表着他对儿子有极大信心,他说:“阿大,你要做事业,家里肯定是要全力支持的!”
父亲内退后一直很消沉,这三个月来心态一直在发生变化,向着好的方向变化,从语气可以听出他焕发出新生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