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
接受完采访,小马哥脚步匆匆赶到会议室。
简单听公关部经理刘,介绍了一番当前的大致情况。
眼看周红衣那边就快消停了,又特么跳出来一个更阴的搅局!
洛川所公布的哈希匹配技术中,所用的sha-256算法,其实并不新鲜,而是已发布十年的成熟加密标准。
类似于数学公式,谁都可以免费使用,无需授权或付费。
所以说,对于具备密码学能力的团队,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
只不过之前没人把这项技术,用在保护用户隐私之上而已。
但这也正是洛川最阴损的地方!
技术是现成的,也就代表着,只要在一定水平线之上的企业,想做就必然能做到。
但想要将sha-256算法,集成到企业现有系统之中,仍需要进行大量的代码重构、兼容性测试。
因为哈希算法,涉及数据存储、传输、签名等多个环节,需全局修改并测试。
任何一环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系统性报错,旧有系统、硬件设备等,也需要进行升级或替代,即便是针对单一业务线或局部系统,比如一款app,或是服务器模块,也至少需要12年,才能完成这一系统性迁移!
如果是全公司级别的基础设施,如作业系统、云服务、多产品线,周期更是要拉到3~5年!
此外,历史包袱的“技术债陷阱”,也是一个大问题。
以qq为例。
qq内核系统经历十馀年的迭代,代码中混杂了多种旧算法。
甚至存在为兼容早期硬件、第三方库而保留的“祖传屎山代码”。
如若要全面替换,需同步推动整个链条的技术升级,周期必然会被拉得更长!
这还只是时间成本的刚性约束,人力和资金成本,同样不是一个小数字。
研发成本是一方面,硬件升级成本,更是呈指数级暴增!
当前正值移动互联网爆发期,各大互联网大厂,都处于加速跑马圈地的阶段。
如果将大量资源,从业务扩张转向底层架构改造,对财报和市场竞争,无疑都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对于企鹅来说,更是致命!
如今,他们和360的隐私攻防战正酣,用户对“数据滥用”、“隐私安全”的愤怒值,达到了一个峰值。
洛川在发布会中,将“哈希匹配”技术,包装成了“用户隐私保护的核武器”,并抛出了所谓的《隐私白皮书》。
相当于在用户心中埋下,“不用sha-256就是不安全”的认知锚点!
倒逼竞争对手,要么跟进,要么背负“漠视隐私”的骂名!
而这也正是企鹅,无法再继续背负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糟糕的是,经过3q大战这么一闹,工信部很明显已经开始加强数据安全监管。
而就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极光将这一技术方案推向公众。
本质上,就是在给监管部门递“政策子弹”!
一旦监管层参考其标准,制定行业规范,所有企业都将被迫踏上这场,“耗时耗钱的马拉松”。
而极光已通过首发优势,占据了合规高地。。
更特么恶心的是,上面对极光的信任度非常高。,微博行业、视频行业、云服务行业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都有着极光的深度参与。。
一旦技术验证通过。。
这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这场阳谋的精髓在于,这是一个无解的选择题。
对用户,极光营造出了“我们率先保护你”的道德优势,全网收割信任。
对同行,极光抛出了“你能做,用户也要求你做”的死局。
做,耗时耗力,甚至伤筋动骨;不做,人设崩塌,对监管,极光提供了“现成的合规模板”,推动政策落地,进一步抬高行业门坎。
好消息是,在安全领域,极光针对的不只是企鹅,而是全行业。
而坏消息是,极光推出这项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攻企鹅的内核腹地一一实时通信!
更坏的消息是,由于360的牵扯,极光已经悄咪咪进攻两个月了,他们才发现。。
更准确说,一个半月的时候,张晓龙就已经发现了微信,但却没人联想到极光身上。
但谁特么又能想到,这狗贼竟然开了个小号!
阴的没边了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极光系产品,如悠米社区、悠米视频、极光微博、极光办公文档等等,那股清新的画风,其实相当一致。
这么多年下来,许多网友即便不看logo,只看页面布局,便能认出是不是“极光出品”。
但微信却跟这股画风完全不同。
虽也是清新简约风,但就是没那股味儿。
也因此,小马哥简单体验过后,虽感觉确实不错,但也没往极光身上想。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整个企鹅管理层的精力,都被360牵扯的太厉害了。
该死的周大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公司有关移动社交的开发和探索,自始至终都没停过。
且羊城的张晓龙团队,也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开发同类应用了,算是一支奇兵吧。
猛猛嘬了两口烟,压下心头狂涌的烦躁情绪,小马哥看向刘驰平。
“微信现在是什么情况?”
“来势汹汹。”刘驰平面色同样异常严峻,言简意咳道,而后递给他一份资料资料。
发布会期间,极光便开始全平台全量推流,甚至放弃了其一直以来坚持的“有限打扰”策略,向极光系全体用户,持续推送微信相关的各种信息流gg、故事性gg。
放到企鹅的体系中,强度大概可以等同于,持续向用户推送qq弹窗。
不同的是,极光的信息流gg,及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专门策划的上百种形式和内容的gg,对用户的干扰性更低。
再加之,洛川在星光x2发布会上,花了近40分钟,着重介绍了微信及哈希匹配技术,引发了全网级的热烈讨论。
用户本就异常关注微信,对极光推送的gg,抵触程度自然也就更低了。
且不止于此,极光系各平台,此番可谓全军出击,疯狂向微信灌注资源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