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 第283章 欲让皇长子拜怀远为师

第283章 欲让皇长子拜怀远为师(1 / 1)

目前联军大营尚有六千馀可战之兵,其中虎贲右卫三千馀人,京营经过整顿剔除老弱后亦有三千可用。

需留下两千人,由郑杰统领,负责看守数千降俘,并配合密云知县赵德安进行艰难的安置善后工作。其馀四千馀人,由陆临川亲自统领,分为数路,进剿各处土匪。

“分兵非是均分兵力。”陆临川手指点向地图上几处标记,“需根据敌情强弱、地势险易,具体部署。石勇,你率一千虎贲卫,并五百京营士卒,进剿西北地区,此处山势最险,匪首据闻凶悍,你部需稳扎稳打。”

“李水生、秦修武、赵翰,你三人率本部人马,并京营两个百户,清剿东北方向几处小股流寇,以锻炼新军为主。”

“其馀各路由……”

一场详细的军事会议在中军帐内展开,直至深夜。

各路将领领命而去,开始为新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

就在陆临川于京畿山区筹划新一轮剿匪行动时,遥远的京师,关于雾灵山大捷的消息,已通过新一期的《民声通闻》传遍街头巷尾。

报童们挥舞着报纸,奔走呼号:“大捷!大捷!陆学士神兵天降,雾灵山万顷匪寇一朝复灭!”

“朝廷天威浩荡,国债信用无双!”

这消息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引爆了京师的舆论场。

茶楼酒肆,坊间巷议,无人不在谈论此事。

先前对国债的观望、怀疑甚至嘲讽,迅速被一种盲目的乐观和信任所取代。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陆学士是什么人?文曲星武曲星一起下凡!他说朝廷还得起,那就一定还得起!”

“啧啧,五千京营败了,陆学士三千新军就赢了!还赢得这么漂亮!这是什么?这就是能耐!”

“快!快去交易行!多买几张国债!这比存钱庄划算多了!”

在这种近乎狂热的氛围推动下,近期发售的两期国债,认购情况一扫之前的阴霾,变得异常火爆,每期销售额竟稳稳突破了五十万两大关,并且还在持续攀升。

陆临川的个人声望,在民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无数百姓将其视为诸葛亮再世,是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国之柱石。

然而,声名太盛,从非纯粹好事。

在一片颂扬声中,一些极其隐秘、却又极其恶毒的流言,也开始在阴暗的角落悄然滋生、流传。

“听说了吗?如今这京城百姓,只知有陆学士,不知有陛下了……”

“功高震主啊……自古这般人物,有几个能得善终?”

“嘘……小声点!不过我听说,他在军中说一不二,陛下的话……不知还管不管用哦……”

“嘿,手握强兵,又深得民心,若真有异心……啧啧……”

这些流言蜚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它们确实存在,并缓慢地渗透着。

皇宫,御书房。

姬琰放下手中的《民声通闻》,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国债顺利,边军粮饷得以缓解,京畿匪患指日可平,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对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感慨道:“你看,朕就说怀远是能办大事的。如今局面,大好矣。”

魏忠满脸堆笑,躬身道:“全赖陛下慧眼识珠,信重不疑,陆学士方能尽展其才。此实乃陛下之洪福,社稷之幸也。”

然而,魏忠的笑容底下,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作为皇帝耳目,东厂和锦衣卫的某些密报,他已悄然呈送御前,其中就包括那些初露苗头的诛心流言。

姬琰的好心情很快被破坏了。

他拿起另一份密奏,只看了几眼,脸色便沉了下来,猛地将奏报摔在御案上:“混帐!朝廷艰难时,不见他们有何良策,只会攻讦能臣!如今怀远呕心沥血,甫一建功,这些宵小之辈就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妖言惑众!什么‘功高震主’,什么‘心怀异志’,其心可诛!”

他胸脯起伏,显然是气极了。

魏忠连忙上前劝慰:“皇爷息怒!万万保重龙体!陆学士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表!这些无知愚民、嫉贤妒能之辈的妄言,如何能信?陛下与陆学士,君臣相得,推心置腹,实乃千古佳话,岂是几句龌龊言语所能离间?”

姬琰深吸几口气,缓缓坐下,但眉头依旧紧锁。

魏忠的话固然在理,但他担忧的,却更深一层。

这些流言,每一句都毒辣异常,直指帝王心术中最敏感脆弱的部分。

如今自己春秋鼎盛,自然对怀远信任有加,可将来呢?

待诸皇子年长,开始参与政务,若他们听了此类言论,会对功勋卓着、位高权重的陆临川如何看?

若怀远与哪位皇子起了冲突,这些旧日流言岂不成了现成的罪证?

到时,朕岂不是夹在中间两头为难?

更进一步,若自己先怀远而去,辅国重臣可能因莫须有的猜忌而遭新帝清算,姬琰便感到一阵刺骨寒意。

他绝不容许这等自毁长城之事发生。

沉思良久,他忽然起身:“摆驾坤宁宫。”

坤宁宫内,皇后梁玉瑛见皇帝面色凝重而来,忙起身相迎。

姬琰屏退左右,将自己的忧虑和盘托出,末了道:“梓潼,朕思来想去,欲让皇长子拜怀远为师。待他剿匪归来,便让垣儿时常过府请教,让怀远教导他读书明理,亦让垣儿自幼便知怀远之忠贞才干。”

梁玉瑛闻言,先是惊讶,随即深感皇帝思虑深远。

她对陆临川的才干和人品也极为赞赏,加之妹妹这层关系,更觉亲近。

但她亦有顾虑:“陛下所虑极是。只是……如今国事蜩螗,百废待兴,正需怀远竭尽全力,若再分心教导皇子,岂不误了朝廷大事?且皇子教导,事关国本,自有翰林学士、理学大儒负责,怀远虽才高,终究年轻,恐惹非议……”

姬琰摆手道:“非是让他专职帝师,只是让垣儿时常走动,以师礼相待,得空请教一二,潜移默化即可。如此既可亲近,又不至引人注目。”

梁玉瑛见皇帝决心已定,便不再多言,柔声道:“臣妾会妥善安排。”

“还有一事。”姬琰神色稍霁,“怀远此次立下大功,然其尚在外征战,朕此刻不宜明旨赏赐,需待其班师回朝,论功行赏时一并擢升。眼下,便劳烦皇后以中宫名义,多多赏赐陆府家眷,特别是玉瑶那孩子,以示宫廷恩宠,安功臣之心。”

梁玉瑛点头应下:“臣妾明白。明日便召玉瑶入宫说话,加以赏赉。李老夫人处,亦会派人问候。”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替兄上朝,满朝文武陪我一起吃瓜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界秘境 儿童睡前小故事 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帝国血脉 凡骨丹尊 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