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追赠上将(1 / 1)

第五战区司令部。

参谋们往来穿梭的脚步放得极轻,说话也压低了嗓音,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李德林独自坐在他的临时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着那份来自滕县前线的最后战报。

他原本挺直的脊背,此刻微微佝偻着,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许多精气神。

他一只手撑着额头,手指用力地按压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另一只手拿着电文纸。

“王铭章师长及122师全体官兵,大部殉国,滕县…失守”那几行字。

桌上,一杯早已冷透的茶水,纹丝未动。

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

昏暗的灯光下,能清淅地看到他眼角似乎有未擦净的泪光闪铄。

他深吸了一口气。

“…铭章兄…” 他喃喃自语,“我对不住你啊…”

他想起了徐州城外那个雨天,那个紧紧握住他的手,承诺“誓与滕县共存亡”的汉子。

沉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终,李德林猛地睁开眼,他坐直身体,拿起笔,铺开专用的电报纸。

他的笔尖在纸上悬停了片刻,随后才重重落下。

他亲自草拟发给军委会的急电。

电文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以一种极其沉痛手法详细禀报了滕县失守的经过。

重点描述了川军第122师在师长王铭章将军率领下,面对日军精锐濑谷支队的疯狂进攻。

以简陋的装备,浴血奋战,寸土必争,最终几乎全员壮烈殉国的悲壮事迹。

他特别强调了王铭章将军亲临一线,最后时刻仍率部与敌白刃肉搏,宁死不屈,实践了其“誓与滕县共存亡”的诺言。

在电文最后,李德林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极力陈情:

“…王师长铭章,忠勇性成,指挥有方,其与麾下川中子弟之壮烈牺牲,实乃抗战以来最惨烈亦最光荣之一页,其英风伟绩,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恳请军委会对王师长及其部属,从优抚恤,并明令褒扬,以慰英灵而励士气…”

写罢,他签上自己的名字,每一个笔画都仿佛用尽了力气。

他将电文交给侍立一旁的副官,沉声道:“即刻发出,最高密级。”

……

重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委员长正在主持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商议部署。

气氛严肃,将领们神色凝重。

一份加急电文被侍从室主任悄然送到他手边。

委员长微微蹙眉,有些不悦于会议的打断,但还是拿起电文扫了一眼。

瞬间,他的目光凝固了。

他脸上的肌肉似乎不易察觉地抽搐了一下,又迅速被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所笼罩。

他抬起手,打断了正在发言的将领。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委员长缓缓站起身,手里捏着那份电文,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消化着电文带来的巨大冲击。

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刚才,接到第五战区李德林来电。”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川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在山东滕县,率部与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血战四昼夜…”

“…弹尽粮绝,城破…王师长以下,全师官兵…大部殉国。”

“殉国”二字,他说得异常沉重。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许多将领脸上都露出惊愕和动容之色。

川军?那支装备最差、一直被各方排挤、甚至委员长本人也曾暗示其可退回四川的“杂牌”部队?

竟然打出了如此惨烈、如此悲壮的一仗?

委员长将电文轻轻放在桌上,背着手,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

“我一直以为,” 他缓缓开口,象是在对众人说,又象是在自言自语,

“川军…装备废弛,纪律…有待加强。曾虑其不堪大用…甚至,有过让他们回川休整的念头。”

他猛地转过身,声音陡然提高,:“但我错了!大错特错!

王铭章将军,用他的血!川军122师将士,用他们的命。

证明了他们的忠勇,证明了他们是我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证明了抗战面前,无分地域,皆是我华夏好男儿!”

“如此忠烈之将士,如此壮烈之牺牲,岂能不加褒扬,以慰英魂,以励来者?!”

他看向军政部长何敬之,

“敬之,立刻以军委会名义发布命令!”

“一,追赠陆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为陆军上将!从优议恤,其生平事迹宣传史馆,以彰忠烈!”

“二,通令全军,表彰川军第122师英勇事迹!其番号…予以保留,日后优先补充重建!”

“三,” 委员长的目光变得深沉,

“令宣传部,在《中央日报》等各大报刊,头版头条,详细刊载滕县之战及王铭章将军殉国事迹!

要让全国民众、全军将士都知道!都知道川军弟兄是如何打鬼子的!都知道我中国,有这样的英雄!有这样的军队!”

他的话语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情感。

这一刻,无论是嫡系还是杂牌将领,无不动容。

翌日,全国各大报刊,尤其是《中央日报》,均在最醒目的位置。

以巨大黑体标题刊登了“滕县血战,川军伟绩”、“王铭章将军殉国,追赠陆军上将”等震撼性的消息。

文章详细描述了122师在装备悬殊、后无援兵的情况下,浴血奋战。

直至最后一刻的悲壮过程,极力颂扬了王铭章将军及川军将士视死如归、慷慨捐躯的爱国精神。

委员长亲自下令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王铭章和川军的事迹被迅速传播开来。

一时间,“川军”、“王铭章”、“滕县”成为了街头巷尾、前线后方热议的话题。

人们为川军的英勇而震撼,为王铭章的牺牲而悲痛,更因这种不分派系、共同赴死的壮举而热血沸腾。

“原来川军这么厉害!” “王将军真是英雄!”

“我们都是中国人,都要打鬼子!”

一种空前的凝聚力,在烘托下,悄然滋生。

无数青年受到感召,报名参军,

前线各派系部队之间,那种隔阂和轻视,也似乎因川军的血而冲淡了许多。

王铭章将军的灵位,被供奉到了山城的忠烈祠最显眼的位置。

他那句“誓与滕县共存亡”的誓言,和他以及数千川中子弟用生命铸就的“滕县精神”。

如同一面血染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烽火连天的中华大地上,激励着后来者,前赴后继,共赴国难。

碧血已沃中原土,魂兮归来佑中华。

川军,这支曾经被轻视的队伍,用一场最惨烈也最光辉的牺牲,赢得了全国的尊重。

也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刻下了永不磨灭的一笔。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九公主又美又飒 流浪的真仙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被弃嫡女?神医毒妃她出手了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同时穿越:从火影开始打穿综漫区 大明:陛下,该喝药了! 带超级空间,嫁军官姐夫 宝可梦亚圣:去吧,到地平线 重生后我不嫁了,摄政王急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