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安静地坐在被告席上,指尖轻轻搭在光滑的桌沿。对面的艾琳已经站起身,手里紧握着一份文件夹,神情紧绷。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在肃静的法庭里格外清晰:\"我方有充分证据表明,陈默先生在合作期间故意提供错误技术方案,导致设备爆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投影屏幕亮起,一张张复杂的图表被依次展示。这是贵方交付的技术日志。这里的数据结构存在明显逻辑漏洞,任何专业团队都能识别出问题。但我们本着诚信原则按流程测试,结果就是那场令人痛心的事故。
旁听席传来窃窃私语。有人点头附和,有人眉头紧锁。记者们低头奋笔疾书。
陈默纹丝不动。他只是平静地注视着艾琳,仿佛在观看一场早已预知的演出。
这时,他的辩护律师站起身,语气沉稳:\"法官大人,我方申请提交反证材料。
法官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律师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小型录音设备,按下播放键。
是艾琳的声音。
法庭内瞬间寂静无声。
律师继续播放录音。
声音真实可信,时间戳完整,背景音中还能辨认出星辰集团实验室特有的提示音。
艾琳嘴唇发白。这段录音来源不合法!我们是外资企业,享有国际法保护!
无人应答。
旁听席开始骚动。
记者们又开始疯狂记录。
艾琳额头渗出细汗,双手扶住桌角稳住身形。她几次欲言又止,最终没能发出声音。
这句话说完,整个法庭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原告席上的律师慌乱地翻找文件,试图寻找反驳依据,却发现无法解释为何忽略已知风险进行测试。
法槌落下。
艾琳猛地站起身,脚步踉跄了一下。助理连忙上前搀扶,快步向外走去。她没有看任何人,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陈默不疾不徐地收起面前的笔记本,放入包中。
两人走出审判厅。走廊灯光明亮,地砖光可鉴人。
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记者。见到他出来,立即围拢上来。
陈默停下脚步,摘下眼镜仔细擦拭,重新戴上。
说完,他转身走向等候区。
法院休息室里坐着几位熟面孔。有科研所的老同事,也有学校派来的支持人员。见他进来,有人起身致意。
正说着,手机震动了一下。
后面跟着三个醒目的感叹号。
休息室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穿风衣的男子探头看了看,见到是他,点头示意后便离开了。
他注意到那人胸前挂着的证件——军工系统的。
他没有作声,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个细节。
时间在静谧中流淌。
十二点整,法院广播响起,提醒下午闭馆。
其他人陆续离开。
他独自留在原地,翻开包里的文件夹,重新审阅技术说明文档。
第一页标题赫然写着:《通信协议安全机制白皮书(非公开版)》。
右下角清晰地盖着军工所的技术备案章。
他用笔在一处参数旁画了个圈,写下备注。
然后合上文件,静坐沉思。
走廊尽头的脚步声渐渐稀疏。
微风拂动窗帘一角,阳光斜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痕。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
两点十七分。
与那天凌晨警报响起的时间不谋而合。
他收回视线,将手伸进包里,确认录音笔仍在原处。
下一回合,很快就会到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广场上,人群尚未完全散去。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有人拿着相机拍摄,还有人在热烈讨论刚才的庭审。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深色车窗让人看不清车内情况。
他凝视那辆车片刻。
车门打开,一个身影下车,抬头望向大楼。
是王振国的旧部。
他认得那人的步态。
那人站在原地,既不靠近,也不离开。
仿佛在等待某个信号。
陈默取出手机,拍下一张照片,发送出去。
收件人是苏雪。
信息只有简短的两个字:当心。
他放下手机,转身走向电梯间。
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一只手伸了进来。
林晚晴站在外面,一袭红裙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