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有些刺眼,陈默站在法院门口的台阶上,手里捏着那张略显褶皱的纸。这是昨天下车时,从黑色轿车里递出来的国际仲裁通知。他当时看完就随手塞进了口袋,像对待一张无关紧要的传单。
今早出门前,他特意换了件干净的白衬衫,领口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镜子里的人神色平静,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刚走到法院侧门,一群记者就蜂拥而至。
闪光灯此起彼伏,镜头几乎要贴到他脸上。有人举着摄像机紧追不舍,话筒险些戳到他嘴边。
陈默没有停下脚步。他抬手挡了挡刺眼的光线,继续拾级而上。
台阶很长,两侧站了不少旁听的人。有穿着笔挺西装的律师,也有打扮朴素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们注视着他走过,眼神复杂各异。
就在他即将步入大厅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身影。
沈如月一头扎进镜头中央,双手高高举起一块硬纸板。字虽然歪歪扭扭,却足够醒目——\"陈默是我的!
全场顿时安静了一瞬。
随即哗然。
记者们立刻调转方向,所有话筒齐刷刷对准了她。
沈如月脸颊涨得通红,却没有退缩。板,大声说:\"他是我老师!也是我最敬佩的人!你们凭什么这样围着他质问,他明明什么都没做错!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也有人开始疯狂拍照,把这一幕传上了各大媒体的即时快讯。
陈默站在门边,扶了扶眼镜。他没有动怒,也不急着解释,反而轻轻笑了笑。
身后的喧嚣仍在持续。有人追问沈如月两人的关系,有人喊着要采访她的家人,还有人在讨论这块牌子会不会成为网络热梗。
他没有回头。
候审室在二楼走廊尽头。门关上后,世界终于安静下来。
桌上有杯温水,应该是工作人员提前准备的。他坐下,把背包放在腿上,拉开拉链仔细检查随身物品。
录音笔在内袋,u盘也在。文件夹里整齐地装着技术说明和日志备份,全都按顺序排列妥当。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外面炸锅了,热搜前三都是您。
几分钟后,门被轻轻敲响。沈如月探头进来,手里还攥着那块纸板。
她低下头不说话。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工作人员的提醒:\"十分钟后开庭,请被告方做好准备。
沈如月把纸板折了两下,塞进包里。
陈默嗯了一声,起身整理衣领。
等她离开后,他才重新坐回椅子上。指尖轻轻叩击桌面,像是在计算着什么节奏。
他心知这场官司不会简单。
星辰集团在技术战中落败,现在换了个战场。他们要把事情闹大,把他推到风口浪尖,用舆论施压,逼他在法庭上出错。
但他并不畏惧。
真正掌握核心的人,从来不怕当面对质。
他打开背包,取出一份文件。封面印着《通信协议安全机制白皮书(非公开版)》,右下角盖着军工所的技术备案章。
这是苏雪之前送来的资料整合本,也是他真正的底牌之一。
翻到中间某一页,他用笔圈出一个参数,在页边写下备注。
这时,门又被推开一条缝。
助理点头退出去,门重新关上。
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把文件放回包里,闭目养神片刻。
外面的世界喧嚣不已。
有人说他是骗子,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还有人说他靠女人炒作热度。各种说法满天飞,真假难辨。
但他清楚,真正重要的事,只会在法庭内见分晓。
十点整,广播响起。
他站起身,拎起包,走出候审室。
走廊灯光明亮,地面瓷砖映出他沉稳的身影。他的步伐不疾不徐。
拐过弯就是审判厅大门。厚重的木门上方挂着编号牌。
他伸手握住门把,稍稍停顿。
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可以听见纸张翻动声和低语声。
他推门而入。
第一排坐着星辰集团的代表,艾琳不在其中。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正在整理文件,看到他进来,抬眼扫视了一下,又低头继续工作。
法官席还空着,书记员在调试录音设备。
陈默走到被告席前,放下包,解开外套扣子。
他刚坐下,旁听席忽然一阵骚动。
有人拿出相机对着他拍摄,还有人举着手机开始直播。
他没有理会,只是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端正地摆在面前。
然后他抬起头,看向对面。
那个戴眼镜的男人也正注视着他。
两人对视数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