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箱被平稳地推进电梯,金属门缓缓闭合。陈默站在原地,目光始终没有移开。
苏雪从走廊另一端走来,手里搭着一件风衣,步伐从容。默身旁,将衣服递过去:\"凌晨风大,别着凉。
他接过风衣,没有立即穿上,只是轻轻搭在臂弯。么时候到的?
三人不再多言,一同走向地下车库。军工所代表已在车内等候,见他们上车,只简洁地说了两个字:\"出发。
车队驶出校园时,天色尚未破晓。街道寂静,路灯在车窗外交错闪过。车内无人交谈,只有导航系统偶尔提示路线。
两个多小时后,车队抵达西北卫星发射基地。晨光微曦,远方的发射塔架轮廓渐渐清晰。载荷转运车直接驶往加注区,技术人员早已各就各位。
陈默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出运输数据终端。屏幕上的温控曲线平稳,但显示十分钟前确实出现过一次轻微波动。
沈如月凑过来看了一眼,长舒一口气:\"刚才真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
苏静立在旁,凝望着远处的火箭。银白色的箭体在初升的朝阳下熠熠生辉,像一柄直指苍穹的利剑。
他们被引导至观礼台,距离发射塔约两公里。这里视野开阔,能清晰看见火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人员陆续就位,耳机里不断传来各系统的状态报告。
倒计时开始前十分钟,警报声突然响起。
控制中心陷入短暂争论。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沈如月紧攥着记录本的手指微微发白。真的要推迟?
军工所代表接通专线,听完指挥官汇报后,沉声下令:\"继续倒计时。
全场屏息凝神。
火箭底部开始升腾白雾,燃料冷却系统全功率运转。
沈如月闭上了双眼。
苏雪不自觉地抓住了陈默的手臂。
一。
点火。
烈焰喷薄而出,大地为之震颤。火箭缓缓离地,初时缓慢,随即加速上升。尾焰划破晨空,留下一道绚烂的光轨。
沈如月猛地睁开眼,仰首望去。那道光束正刺破云层,越飞越高。
她突然转身扑进陈默怀里,肩膀微微颤抖。哭了。
她后退一步,抬起手,敬了个略显生涩的礼。动作虽然笨拙,却透着无比的真诚。
苏雪始终沉默。她靠在陈默肩头,目光追随着天空中的光点,直到火箭化作一个小点,最终消失在云层之上。
军工所代表摘下帽子,久久凝望天空,转身对陈默点头:\"我们,真的开始了。
陈默仰望着那片空旷的蓝天,镜片上倒映着晨光与残烟。他没有笑,也没有激动,只是静静地伫立着。
两年前专利被境外公司抢注,他连夜改写技术方案。
一年前张教授持枪对峙,他用一段录音化解危机。
所有的艰难险阻,都已成为过去。
现在,那块指甲盖大小的材料,正随着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它将监测台风路径,捕捉地震前兆,在太阳风暴中保持信号稳定。
它不攻击任何人,也不属于任何个人。
它是屏障,是守望,是人类文明迈向未来的一小步。
沈如月拭去泪水,抱着记录本站回原位。老师,这块材料最初的名字是您起的吧?
苏雪听着他们的对话,唇角微微上扬。她将手伸进外套口袋,摸到一张纸条。那是昨晚写的发言稿,原本打算在发射成功后念几句。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她撕碎纸条,任其随风飘散。
纸片在空中打了几个旋,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掌声雷动。
有人欢呼,有人相拥,有人落泪。
陈默依旧伫立,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天空。
沈如月站到他左侧,苏雪在他右侧,军工所代表站在稍后位置。四人呈半弧形,共同面向苍穹。
无人言语。
这一刻,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
火箭已经升空,材料已经开始服役,使命已经启程。
这不是终点。
这只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陈默摘下眼镜,用衣角轻轻擦拭,重新戴上。
他记得前世生命最后的时刻——实验室在爆炸中化作火海。
那时他想,若能重来,定要让这些技术真正造福国家。
现在,他迈出了第一步。
未来的路还很长。
芯片架构尚未落地,5g协议尚在构思,新型电池配方还未完成。
但他不急。
这一次,他有的是时间。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天空中,一个微弱的光点正在缓缓移动。
它在运行。
它真的在太空中运行了。
沈如月掏出手机连连拍照,双手仍在微微发抖。她不停地按下快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观礼台上的人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他们三人。
戈壁的风吹拂而过,带着特有的干燥气息。
陈默凝视着天空,那道光点仍在缓缓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