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台!
饶是何雨辰一向镇定,在看到这个数字时,呼吸也不由得停滞了一瞬。
三万台冰箱!
在这个年代,这是什么概念?
这几乎相当于国内好几个大型冰箱厂,好几年的总产量!
这已经不是一笔订单了。
这是一座金山!
一座能让整个工业部,甚至更高层都为之震动的金山!
“怎么样?”
张司长看着他,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斗:“你敢信吗?三万台!这笔订单,别说我们全年的任务,未来三年的任务都给你顶满了!”
他的眼睛里,闪铄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这是荣誉!
是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
是中国制造,第一次以如此强势的姿态,走出国门,被世界所认可!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就站在他的面前。
何雨辰。
这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何雨辰缓缓放下电报,心情也有些激荡。
他预料到雪花冰箱会成功,但没想到,会成功到这个地步。
看来,这款超越时代近三十年的产品,其所带来的冲击力,比他想象的还要恐怖。
“司长,这确实是天大的喜事。”
他很快平复了心情,恢复了惯有的冷静。
张司长看着他这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样子,心里又是欣赏又是无奈。
这小子,心理素质也太好了吧?
换个人,早就跳起来了!
“你小子……”
张司长指了指他,好气又好笑地摇了摇头:“算了,跟你说这个也没用。”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高兴完了,就该说正事了。”
张司长的声音沉了下来。
“小何,这笔订单意义极其重大,已经惊动了最上面的领导,上面指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质保量地完成!”
何雨辰神情一肃。
他知道,正题来了。
“但是,你也知道。”
张司长眉头紧锁:“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么大的订单。全国所有冰箱厂的产能加起来,一年也凑不出五万台!”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技术有了,订单有了,但生产力跟不上。
就象一个绝世高手,空有一身内力,却没有足够宽阔的经脉去施展。
“所以……”
张司长目光灼灼地看着何雨辰:“上面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雪花冰箱项目攻坚小组,特事特办,给予最高权限!在京郊划出一块地,以最快的速度,创建一条全新的,现代化的冰箱生产线!”
“而我,要推荐你,担任这个攻坚小组的组长,兼生产线的总工程师!”
张司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小何,这个任务,你敢不敢接?”
“我接。”
两个字。
轻飘飘的,却又重若千钧。
“好!”
张司长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在原地走了两圈。
“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你小子,有担当!”
他再次抓住何雨辰的手,用力地晃了晃,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
“小何啊,你放心!既然上面给了最高权限,那就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地皮我已经看好了,就在京郊,交通方便,地方也够大!你尽管放手去干!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我解决不了的,我去找部长!”
张司长此刻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看到了三万台雪花冰箱装车运往熊国的壮观景象。
然而,何雨辰却轻轻摇了摇头。
“司长。”
嗯?
张司长的笑容一顿,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怎么了?你还有什么顾虑?”
“顾虑倒是没有。”
何雨辰不紧不慢地说道:“只是,我有一个想法。”
“想法?”张司长一愣,“什么想法?你说!”
何雨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司长,您觉得,我们建这个新厂,目的是什么?”
“这还用问?”
张司长脱口而出:“当然是为了完成这三万台冰箱的订单!为了给国家创汇!”
“没错,是为了创汇。”何雨辰点了点头,话锋却陡然一转。
“但是,只靠一款冰箱,是不是太单薄了?”
张司长脸上的激动神色,慢慢冷却下来,眉头微蹙。
他不是蠢人,瞬间就明白了何雨辰话里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正是如此。”何雨辰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雪花冰箱现在确实火爆,但这阵风能刮多久,谁也说不准。”
“万一将来熊国那边仿造咱们的技术,或者国际市场上出现了更好的替代品,我们的优势还能保持吗?”
“到时候,我们花了巨大代价创建起来的生产线,岂不是就成了摆设?”
何雨辰的话,象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张司长心头那团火热的兴奋。
是啊!
他光顾着高兴了,却忽略了这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
一款产品,不可能永远独占鳌头。
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小何,你说的对,这个问题很严重,是我考虑不周了。”
张司长沉声道:“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办?”
何雨辰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我的建议是,我们不要把这个新厂,仅仅定位成一个冰箱厂。”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我们应该把它,建成一个专门为国家赚取外汇的【创汇示范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