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播当天,央视后台化妆间。
江离见到了另外两位点评嘉宾。
一位是北师大的文学教授陈慧敏,五十多岁,一身素雅旗袍,气质温润,眼角带着浅浅的笑纹。
另一位是中科院的历史学者王昌,四十出头,神情严谨,身上有种常年伏案工作留下的沉静气息。
“江离,久仰大名了。”陈慧敏教授主动伸出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你在《千古人物》里的表现,我们全家都看了,精彩得很。”
“我女儿还是你的粉丝,天天在家里循环播放你那首《我用什么把你留住》。”
一旁的王昌老师也笑着点头,态度同样友善:“特别是对李贺的理解,非常有见地。我们这些搞学术的,有时候反而容易钻进故纸堆里出不来,正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视角。”
两位前辈的态度,让江离心头微暖。
他有些不好意思,握住陈教授的手:“两位老师才是真正的专家,我就是个门外汉,是节目组抬爱,让我过来凑数的。录制的时候,还要多向您们学习。”
录制开始前,导演简单介绍了流程。
演播厅的灯光骤然亮起,将整个舞台照得通明。
主持人董青穿着一身素雅的白色长裙,步履优雅地走向舞台中央。
“诗词如酒,历久弥香,越品越醇。今天,我们要品味的,是那些穿越了千年时光,依然能瞬间触动我们心弦的传世佳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三位点评嘉宾——陈慧敏教授、王昌老师,以及我们的优秀青年代表,江离。”
镜头切向点评席。
江离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安静地坐在那里。
他身旁,是气质沉稳的陈慧敏教授和王昌老师。
“江离同学,你好。”董青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我们都知道,你来之前网上有很多讨论。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你是否能胜任这个位置。对此,你怎么看?”
一瞬间,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江离身上,充满了审视与好奇。
江离坦然地迎着镜头,微微一笑。
“是的,在来之前我也是恶补了一番古诗词知识,谈不上深刻,就是有些感触。”
江离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我想说,诗词本来就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李白杜甫写诗的时候,也没想过要让后人束之高阁、顶礼膜拜。他们写的是生活,是情感,是那个时代普通人也能理解的东西。”
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现场响起了一阵认同的掌声。
第一轮比赛开始,题目是“飞花令”,选手对出了杜甫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轮到点评时,陈教授先开口,从现实主义、家国情怀、诗歌结构等方面做了专业而全面的分析:“这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是现实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
江离等她说完,才缓缓开口:“陈教授说得非常精彩,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说说杜甫这个人的可爱之处。”
“可爱?”董青有些意外。
连陈慧敏教授和王昌老师都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这个形容词用在“诗圣”杜甫身上,实在太过新奇。
“对,可爱。”
江离笑了笑,面对众人略带错愕的表情,他笃定地重复了一遍。
“我们总说杜甫是诗圣,把他供在神坛上,其实他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很可爱的人。”
他话锋一转,带了点捉狭的笑意。
“大家都知道杜甫穷,穷到什么程度?穷到他写诗都要先算帐。”
“比如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头就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你们看,连被风卷走的茅草,他都数得清清楚楚,不多不少,正好三重。”
台下传来一阵会意的轻笑声,原本被“诗圣”光环笼罩的杜甫形象,瞬间变得鲜活而亲切。
“但就是这么一个连茅草都舍不得的穷人,却在诗的最后说‘安得广厦千万间’!他自己连三重茅草都保不住,却想着要为全天下的穷人盖千万间房子。”
江离的声音变得温和,带着一种奇异的感染力,让现场的嘈杂渐渐平息。
“这就是杜甫的可爱之处,他不是那种站在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的圣人,他就是个普通的穷人。”
“会为柴米油盐发愁,会为屋顶漏雨而彻夜难眠,但正因为他自己淋过雨,所以他才总想着为别人撑伞。”
“他写这句诗的时候,可能正坐在漏风的茅屋里,外面下着雨,里面也在滴水。”
“但他没有抱怨老天不公,没有怨恨社会,而是在想:要是能有千万间房子就好了,让所有象我一样受穷挨冻的人,都不用再受这种罪了。”
台下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认真听。
“所以我觉得,这句诗最打动人的,不是它的崇高,而是它的真实。”
“因为只有真正穷过的人,才会想到要给别人盖房子;只有真正冷过的人,才会想到要让别人感到温暖。”
“这份推己及人的善良,比任何宏大的口号都更加珍贵,也更加可爱。”
话音落下,掌声如潮水般从观众席的四面八方涌来!
连点评席上的陈慧敏教授,都忍不住带头鼓掌,她看着江离,眼神里满是欣赏和惊艳。
“小江这个角度很新颖,确实,我们有时候把杜甫说得太高大上了,反而忽略了他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
比赛继续进行,这一轮的主题字是“愁”。
这一轮对决的两位选手,一位是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老师,另一位是逻辑严谨的退休工程师。
气氛再次变得紧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词储备的比拼进入了白热化,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轮到那位工程师时,他明显有些卡壳,嘴唇翕动了几下,却没发出声音。
现场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董青也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终于,在倒计时快要结束时,他憋出一句:“愁肠已断无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