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休沐,各地官员都未任差,税银在边境丢失,距离锦州城四百余里。我刘氏并未收到消息。”刘勤沉声说道。
“刘氏一门,能人辈出,当代有才能的人更是不少。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几百吨的重量,这么大的目标……”
徐牧顿了顿,脸色逐渐阴沉,语气变得冰冷。
“就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丢了,你们却跟本官说没有半点消息?朝廷养着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就这一句话,瞬间就将在场所有刘氏族人的气势,彻底压了下去。
气氛逐渐凝固,众人都提起了一口气。
接着,徐牧的神情缓和。
“正常问话,不少紧张。本官提醒你们几点,这税银跑不了。不管是不是你们刘氏截获了,现在主动承认交出,本官既往不咎。
就凭你们刘氏,阻止不了天下大势的发展。以前那一套旧思维,该抛弃的抛弃。
这世道变了,固步自封,只会自取灭亡。”
徐牧语气极为轻淡,听起来甚至不像是在劝诫。
只是刘氏众人见徐牧这姿态,心中都颇为不爽。
你一个外来人,这是在教整个刘氏怎么做人?
知道你徐牧狂,却没想到你徐牧狂妄至极。
“上差,本官已经实话实说。我刘氏可全力协助上差调查此案,一定尽力追回税银。”刘勤沉声说道。
这话无非就是场面话。
说着帮徐牧追回,可实际上阳奉阴违。
这几日,徐牧考虑了很多。
他在凉州的发展,可以说是赶上了好时候,时势造就了他,而他顺势推起了一波时势,进入了天下这座大舞台的中心。
以凉州一地之力,联合吕氏,造就如今的局面。
变法这种事情,最容易的时期是战国时期,因为诸侯国多。
一方变法,容错率也高。
其次,就是秩序刚刚建立的时期,也就是建元开国的时期,建立一套法则。
可归根结底,都是利益再分配。
王朝往后发展,绝大部分都不会选择变法,而是会在原有的规则上,查漏补缺。也就是疯狂打补丁,例如唐朝。
王朝兴盛时期,天下稳定,国泰民安,没有帝王会冒大风险去变法,推翻原有的规则,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甚至有可能造成天下大乱。
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都是王朝中后期。
虽然都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最终变法失败。
因为他们触动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变法实在是太难了。
问题的根源,是等级的固化。
这就好比一段程序,原本就算有bug,但也能勉强运行。
可你要把代码全删了,重新编写代码,就等于砸原来程序员的饭碗,让他们没有饭吃。
而现在大夏王朝兴盛,朝廷在这几年之内,国力显著提升。
当今陛下雄韬伟略,难道不知道变法会有多大的风险吗?
他敢支持徐牧这么做,说明了他的魄力有多强。
明明已经开疆拓土,国泰民安,将大夏王朝推上了一个本部该有的高度。
可还敢在这个时期,继续打破原有的桎梏,让徐牧将利益再分配。
这种君主,属实难得。
所以,徐牧的目的,和皇帝的目的一致。
徐牧自然不能让皇帝失望。
至于是不是刘氏劫了税银,对徐牧来说,本不是那么重要。
徐牧这一次出行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拦在路上的楔子,连根拔起。
好让这驾马车,安然无恙的往前行走。
钱没了,可以再赚,实在是不行,直接对外发动征发去抢。
钱粮的事情,都好解决。
那么这些拦路的士族,徐牧怎么不敢解决?
这件事情,不涉及到谁是好是坏,只是立场不同,双方所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
他没有吕泉山那种政治能力,这没办法,人家生下来就是吃这碗饭的。
那是一个绝对能千古留名的能臣。
代入吕泉山的角度去想,其实徐牧觉得,吕泉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件事情。
比如徐牧最近所想到的,如何进行利益再分配?
世家大族不同意,那就成了出现问题的人。
遇到这种问题,就该快刀斩乱麻。
问题难解决,那就先解决出现问题的人。
所以,徐牧来之前就做好了大开杀戒的准备。
直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然后再扶持支持变法的人上位。
刘氏必不可能坐以待毙,以他们的嗅觉,想必早就察觉到了风吹草动。
只是他们可没没想到,徐牧的决心究竟有多大。
也就是说,刘氏伸头是一刀,缩头也一定是一刀。
这件事情,刘氏的态度很明显了,不可能真的支持徐牧。
所以,徐牧这一次入锦州,会死很多人。
甚至会有很多无辜的人,遭受牵连,死在徐牧的屠刀之下。
而这种大面积清理士族的事情,徐牧还是第一次做。
他必须要掌控全局,掌握整个锦州的情况。
否则稍有不慎,连他自己也无法活着离开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