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季汉 > 第33章 :茂才与新贤

第33章 :茂才与新贤(1 / 1)

“好一个自视无能,那上次他来大兄身边做别驾时怎么不提?”

“这陈群说来说去不就是还记恨着大兄不听他的话吗,大兄都已经向他告罪了,他还如此作态,真是虚伪!”

“大兄,此人既无相助之意,你也勿要再管他,吾等日后同他不往来便是!”

张飞怒目圆睁,见到信中内容后当场大骂。

向陈群告罪邀约的事,刘备曾与关羽、张飞、简雍等人说过。他们之前同事过一场,都有些交情,得到陈群回信后,刘备就叹息着告知众人。

此刻堂中不仅是张飞大骂,就连关羽也是从鼻孔里发出“哼”的音调,面上闪过怒色。

“陈群若是直言他不来的原因便罢,如今却虚饰以侍亲之名,足见士人虚伪,远甚于寒微之徒,此辈既无诚心,不要也罢。”

刘毅此时也在堂中,听着关张二人的话,心情颇为复杂。

经过招募,刘备手下兵力已达到一万左右,有关张二人领军,军事实力还算可以。但文臣方面实在是捉襟见肘,能顶用者不过寥寥几人,这时候要是能得到陈群添加,肯定是大有裨益。

但此人就是不来啊。

“之前老刘没听陈群的话肯定是一个原因,第二个恐怕也是因为老刘的出身与名望不足,对他吸引力没有那么大,陈群可以来试着辅助一次,但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

自秦宜禄处得知了吕布的想法后,刘毅深刻感受到当今时代对家世和名望的看重。

据他这段时间的了解,陈群出身颍川陈氏,其祖父乃是颍川四长之一的陈寔。

陈寔名传天下,朝廷多次征辟,皆不出山,太尉杨赐、司徒陈耽等人对他敬重有加,自称象我们这种人居然在陈寔之前担任三公,实在是让人惭愧。而陈寔去世时,前来致悼会葬者足有三万馀人,车数千乘,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等披麻戴孝执子孙礼者以千计,中郎蔡邕亲为其撰碑铭,大将军何进遣使致悼词,颍川士人皆为之哀痛,声望之隆,天下敬之。

而陈群之父陈纪、叔父陈谌也是当今名士,与陈寔合称三君。

如此显赫出身,陈群心中肯定是傲气的,回绝刘备的邀约很正常。

“而且我们实力也太弱了,若是我父子占据数州之地,手下有数万披甲之士,管他什么出身、名望,无论吕布还是陈群都不会是这般态度。”

“我已同吕布交好,此时从小沛往外扩张应该不会再引起他的忌惮,差不多可以劝老刘出兵将小沛周围的县邑拿下,想办法增强实力了。”

刘毅心中暗暗鼓气,同时又去看刘备的表情。

想来此时的刘备比他更加难受。

果不其然,刘备神色不振,脸上颇有些感伤。

但只是片刻。

他便对关、张等人道:“尔等勿要再说了。长文之事是我对不住他,当初是我姑负了他的信任,未用长文之言,今日他不前来亦是理所当然之事。”

“此非长文负我,乃我负长文也。”

刘备长叹一声,话中满是掩不住的自责与后悔。

刘毅正要开口劝慰,却又听刘备道:“今岁我为豫州刺史,可举茂才一人。长文乃豫州人,正好可举其为茂才,如此可表我心中歉意,不使长文为昔日之事生怨。”

举茂才!

刘毅与关羽、张飞等人闻言都惊住了。

茂才,就是前汉时所称的秀才,在后汉因避光武帝之讳改名茂才。

茂才和孝廉一样,属于汉代察举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旦被举荐为茂才或孝廉,便可赢得巨大名望,入仕做官会变得很简单。其中孝廉是由郡上举荐,茂才则只能由三公、诸州等推举,一年还不到二十人,非常具有含金量。

刘备当初入豫州时,曾举司徒袁滂之子袁涣为茂才,袁涣虽未在刘备手下出仕,但也曾表达感激之情,对刘备十分尊重。

刘备打算举陈群为茂才,属于是非常的有诚意了。

张飞不满道:“大兄,陈群并非可交之辈,你又何必如此待他?他话都说成那样了,我看你就算举他为茂才,他也不可能再来投你,何必呢。”

刘备摇头道:“我意已决,尔等勿要再言。”

刘毅见老刘神色,就知道他是认真的。

如果用后世人的视角来看,刘备这行为有点象是去“舔”陈群似的,但在这个时代,则是妥妥的卑辞厚礼、尊敬贤士了,这般心胸绝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刘毅不禁在心中感叹。

“或许,这就是属于他刘玄德的魅力吧。”

关羽、张飞这边也是熟知刘备的性格,虽然心头不满,但除了骂一句“真是便宜那陈群了”,也不再多说什么。

刘备征辟陈群,陈群不来,但不代表此时的刘备就吸引不到人才。

比如就有一鲁国人,名刘琰,字威硕者前来相投。

“今我汉家衰弱,诸候祸乱州郡,琰常为之叹息。今使君既有兴复汉室之志,吾为宗姓,自当相助,为使君奔走效力。”

刘琰人如其字,身材高大,风度翩翩,又兼善于谈吐,一到小沛,就得到刘备喜爱。

刘备特意为他设宴款待,并在宴上将刘毅介绍给了刘琰。

“威硕同为我刘姓宗亲,定远可以叔父相称。”

刘毅闻言,上前向刘琰执礼道:“毅见过叔父。”

“呵呵公子多礼了。”

刘琰笑着回了一句,和刘毅简单说了几句场面话,又将注意力转到刘备身上。

他二人在宴上相谈甚欢。

到了天色昏黄,酒宴结束时。

刘琰正要告辞离去,刘备却象是不忍同他分别,上前一把抓住刘琰的手。

“威硕此来,我心中感激,又与威硕同为汉室宗亲,志趣相投,恨不能长谈不休。威硕今晚就不要回去了,可与备同榻而眠,共论天下大事。”

刘备说着,也不等刘琰回答,就强拉着他的手往后宅走去。

刘毅看在眼中,默默向刘备学习。

刚才的场景,让他想起演义中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就是待诸葛亮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双方关系很快就变得极好。

同榻而眠,似乎是一个很能拉近关系的手段。

不过刘琰刚才对他的态度,又让刘毅感到了一种疏离感。

他是刘备的继承人,和刘备可以说不分彼此,但不管是刘备手下的将领,还是刘琰这些新来投奔的人才,都是为刘备效力的,与现在的刘毅关系并不大,就算偶尔会听他的话,那也是冲着刘备的面子,并非是因为他刘毅。

“我也要有人为我效力,唯我之命是从!”

第二日一早。

刘毅简单洗漱完,穿上一副甲衣,便往军营走去。

关平正和一支新划出来的军队等在那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从港片开始横行 四合院:我有情报系统 我跟闺蜜穿书,在娱乐圈名声大噪 石器革命 重生后,白月光他黯淡无光 穿越凡人修仙怎么办在线急真急! 重生后第一剑,安陵容先斩好姐姐 少年安王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带着小公主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