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开始,伏羲就象着了魔一般,整日整夜地研究着河图洛书。他将自己关在屋内,除了必要的饮食和休息,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推演上。
百年过去了,他推演出了天地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百年过去了,他理解了阴阳二气的转换规律。
千年过去了,他开始尝试用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复杂的道理。
三千年过去了,他创造出了最初的八个符号,分别代表着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
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伏羲知道,这八个符号只是开始,真正的奥秘还隐藏在更深的层次。他需要找到它们之间的组合规律,需要理解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如何演化出世间万物的变化。
时间一天天过去,伏羲的头发开始变白,脸上也出现了皱纹。骊山女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不敢打扰他。她知道,这是她的夫君必须走过的路。
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伏羲发出了一声长啸。
“我明白了!我全都明白了!”
他冲出屋子,不顾外面的风雨,仰天长笑。“八卦!这就是八卦!”
闪电划过夜空,照亮了他那张因为激动而扭曲的脸庞。在那一瞬间,他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与大道合而为一。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就是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
骊山女仙撑着油纸伞,走到伏羲身边。
雨丝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她看着这个为了追寻真理而几乎将自己燃烧殆尽的男人,眼底深处,是疼惜,亦是骄傲。
“夫君,雨大了,先回屋吧。”
伏羲从那玄奥的八卦图中回过神,看到妻子关切的面容,胸中那股因悟道而激荡的天地之气,化为了一股暖流。
万载孤寂,唯她相伴。
“娘子,我找到了!”
他激动地握住妻子的手,将那演化万物的八卦图递过去。
“这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法则!有了它,我人族,便能知天时,避灾祸,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骊山女仙接过图案,美眸中星河流转,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古老的符号在她眼中仿佛活了过来,演化着宇宙生灭的至理。
“夫君之功,当照耀万古。”她由衷地赞叹。
伏羲却摇了摇头,目光穿过雨幕,望向那亿万炊烟升起的人族大地。
“这只是开始。”
他的声音沉凝下来,带着一丝即将卸任的释然,与更深沉的责任。
“我能感觉到,天道功德即将降下,我为天皇的使命……快要圆满了。”
“但在走之前,我必须为族人,找到下一位皇者。一位能承载大地,引领他们继续走下去的皇。”
人道薪火初定,圣人道场之上,已开始为这新生的人道,谋划下一位引路人。
遥远的西方,须弥山。
大雄宝殿之内,佛光如海,梵唱如潮。
接引、准提、摩利支天三圣高坐莲台,气息与整个西方教气运相连,深不可测。
下方,十八位亲传弟子分列两侧,个个脑后佛光凝成实质,皆是大罗果位的佛陀菩萨。
在侧方首位,燃灯古佛双眸微阖,气息仿佛一口枯井,不见其底,却无人敢小觑。
准提宝相庄严,声音如金钟玉磬,缓缓响起。
“天皇功成,地皇将出。”
“昔年紫霄宫中已定,我佛门当出一位地皇之师,此乃教化人道之功,亦是我佛门大兴的机缘。”
他的目光扫过众弟子,最后化作一句垂询。
“这泼天的功德,尔等,谁愿去取?”
话音落下,殿内梵唱都为之一静。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在三道身影上流转。
大龙地佛黄龙!大日如来佛毗卢遮那!以及,观音菩萨!
燃灯古佛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一丝精光在眼缝中一闪而逝,旋即便恢复了古井无波。
他心中明镜似的,这等好事,是留给圣人嫡传的,自己一个外来户,此刻开口,便是“着相”了。
就在此时,一声清越的龙吟仿佛在众人心底响起。
黄龙一步踏出,他身形挺拔,龙威内敛,却自有一股源自血脉的骄傲。
“启禀师尊!”
“弟子乃龙族出身,行云布雨,梳理地脉,本就与大地最为亲近。若论教化地皇,承厚土之德,弟子愿为我佛门,争此一功!”
此言一出,不少弟子暗暗点头。
黄龙师兄所言在理,龙族本就是大地宠儿,确实占了先天优势。
然而,毗卢遮那却在此时,双手合十,微微摇头。
这位曾经的太阳金乌,如今的佛门世尊,周身佛光炽烈如日,却又带着一种普照万物的慈悲。
“师兄此言差矣。”
他的声音温和,却蕴含着不容辩驳的佛理。
“地皇之尊,在于‘承载’与‘生养’,其道在坤,其德在厚。”
“师兄虽亲近大地,但龙性刚猛,主杀伐与威严,此为‘干’道之相。”
“弟子身为太阳之灵,性属至阳,亦是如此。我等之道,可为护道之利剑,却非润物之甘霖。”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那道始终安静站立的素白身影,眼中带着由衷的敬佩。
“反观观音师姐,心怀大慈悲,发救苦救难之宏愿,其道如水,利万物而不争,润物细无声。”
“这,才是地皇之师,最需要的‘坤’德。”
“弟子以为,此番功德,非观音师姐莫属!”
一番话,掷地有声!
黄龙猛地一怔,他看着毗卢遮那,又看了看观音,眼中那股属于龙族的傲气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了然。
他长长一揖,对着毗卢遮那,也对着观音。
“大日如来师弟一语,惊醒梦中人。是贫僧着相了,只看到了功德,却忘了道途之别。”
“贫僧,亦推举观音师妹!”
众弟子见状,皆心悦诚服,齐齐躬身。
“我等,皆推举观音师姐!”
摩利支天看着这一幕,雍容的面庞上,终于露出一抹满意的浅笑。
这,才是她希望看到的佛门。
有争,却非私欲之争,而是大道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