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钟响,银楼的鎏金钱匣自动开启,那些民国银元叮当作响,一个穿长衫的账房先生拨着算盘低语:欠债还钱,欠命……可就要用命来偿了。
在东北的银钱业传说中,是最令人胆寒的存在。这些因银钱往来而含怨丧生的魂魄,永远附着在流通的银元之上。据《奉天银楼异闻录》记载,真正的凶银需具备三大特征:银元渗血、钱声索命、账本自记。更可怕的是,这些被诅咒的银钱会在流通中不断,将接触者都卷入致命的债务漩涡。
富商收到一袋刻着字的袁大头,七日内全家暴毙。验尸时发现,每个死者手中都紧握着一枚带血的银元。更可怕的是,这些银元在案发后不翼而飞,继续在市面上流通。
银楼在清点时发现一沓会自行翻面的纸币,正面是中央银行,背面却是天地银行。经手这批钞票的伙计,都在月圆之夜用纸钱上吊自尽。
某公司会计发现账上多出一笔来历不明的巨款,转账备注写着买命钱。当夜所有经手此账的员工都梦见一个打算盘的鬼影,醒来后手腕上都出现了类似算珠的淤痕。
宁守清贫苦,不碰血染银。 这句在东北银楼流传的古训,道出了行业的底线。在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那些古老的银楼传说,依然在用最冰冷的方式,警示着世人:有些钱,碰不得。
(本文素材取自《奉天银楼异闻录》及老银匠口述,超自然内容按民间文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