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195年1月14日中午。
江月城地下机库。
这里是整个南方庇护所网络中,保密等级最高的局域之一。
这是东煌在去年才完工的地下军事机库,巨大的空间足以容纳一个完整的飞行联队,其中一架庞然大物格外显眼。
一架经过极限改装的运-20,静静地停在巨型升降平台的中央。
机身上复盖的特种隔热涂层在灯光下反射着哑光的银灰色,如同蛰伏的深海巨兽。
它的代号并没有变化——“鲲鹏”。
“报告!”
一名空军技术部的校官站在巨大的升降平台下方,向环形指挥岛上的林镇国和陈怀山做着最后的汇报。
他的声音通过加密通信,清淅地回荡在指挥中心。
“报告!”
一名空军技术部的校官站在巨大的升降平台下方,向环形指挥岛上的林镇国和陈怀山做着最后的汇报。
他的声音通过加密通信,清淅地回荡在指挥中心。
“改装已全部完成,所有系统自检通过。”
他调出全息投影,运-20的透视图在空中缓缓旋转。
“我们为所有发动机换装了极地级防冻润滑油,并加装了辅助动力单元,确保在零下一百度的环境中,依旧能完成预热并顺利点火。”
“进气口的电热防冰系统功率提升了三倍,足以应对高空稀薄的冰晶。”
她指了指机身那层特殊的涂层,
“我们为它穿上了一件‘宇航服’,复盖全机身的隔热层,能最大限度保证舱内热量不流失……”
林镇国听着汇报,那张不怒自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微微点头的动作,显示出他对这件作品的满意。
陈怀山的目光则越过众人,落在了站在不远处的李谨身上。
李谨轻轻点头。
与此同时,林镇国开口:
“准备升空。”
他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遍了整个地下机库。
巨型升降平台发出沉闷的液压声,开始缓缓上升。
驾驶舱内。
坐在主驾驶位的机长高健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地放在驾驶杆上。
“飞机已经在地下机库完成全部预热,升至地表后,我们只有三分钟的窗口期。”
坐在副驾驶位的副机长开口:
“离开机库后一分钟内,必须完成滑跑、拉起!”
运-20的起飞滑跑时间通常在20-23秒之间,空载情况下可实现快速起飞。
但外部环境太恶劣,内部又装载了太多物资,能在一分钟内起飞已是极限。
就算是被称为王牌飞行员的高健,此时心里也有些拿不准。
“别急,这才第一关。”
第三座飞行员接过副机长的话,说道:
“一旦升空,我们必须以最大爬升率,象一枚火箭一样用最短时间冲破对流层,进入平流层下部的‘温暖走廊’。”
“只有到了那里,才算暂时安全。”
“任务艰巨啊。”
“相信技术人员,相信自己。”
高健笑了笑,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广播打断。
“各单位注意,机库大门即将开启。”
“鲲鹏调用塔台,请求起飞。”
“塔台收到,允许起飞。鲲鹏,祝扶摇直上。”
通信器里传来地面指挥官沉稳的声音。
与此同时。
地面机库,厚达数米的合金闸门伴随着刺耳的摩擦声,向两侧缓缓开启。
门外,不再是熟悉的阳光和跑道,而是一片被苍白日光笼罩的冰封世界。
一股肉眼可见的白色寒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从门缝中倒灌而入!
驾驶舱所有人都能清淅地听到,那股极致的寒流正疯狂地冲击着机身,发出“噼啪”的脆响,仿佛要将这钢铁巨兽活活冻裂。
机库内的温度瞬间骤降。
但“鲲鹏”的驾驶舱内,依旧温暖如春。
“倒计时,三分钟!”
耳麦里传来指令。
高健深吸一口气,将油门推杆缓缓推到最大。
四台经过特殊改造的发动机,发出一阵低沉的咆哮,随即转为尖锐的轰鸣!
蓝色的尾焰在纯白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刺眼,将机身后方的冰雪瞬间吹散、融化。
“鲲鹏”号开始在临时清出的跑道上滑行,速度越来越快。
机身在极寒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轮胎在冰面上划出两道深深的辙印,两侧飞溅起的冰屑如同白色的浪花。
“速度一百八!”
“二百五!”
“三百二!可以拉了!”
副驾驶的声音在耳麦中响起。
此时驾驶舱的舷窗上,已经凝结出一层厚厚的冰霜,屏蔽了所有视线。
“起!”
高健没有丝毫慌乱,完全依靠仪表盘上的数据,猛地向后拉动驾驶杆。
“鲲鹏”号那庞大的机身,以一个极其强悍的姿态,狠狠地扬起!
它象一枚被点燃的火箭,放弃了所有平飞的可能,以最大爬升率,近乎垂直地刺向灰白色的苍穹!
强大的过载将高健死死地压在座椅上,他甚至能听到自己骨骼发出的呻吟。
但他握着驾驶杆的手,稳如磐石。
地面指挥中心,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不断攀升的高度和速度读数。
飞机在剧烈地颠簸,机翼上载来冰晶撞击的“噼啪”声,象是在经历一场冰雹风暴。
高健的视野里,只剩下驾驶舱内仪表的绿光。
“高度五千!”
“八千!”
“一万二!准备突破对流层顶!”
就在这时,机身猛地一震,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
驾驶舱内响起刺耳的失速警报!
“右侧发动机推力下降百分之十五!进气道结冰!”
副驾驶吼道。
“加大电热功率!稳住!”
高健没有丝毫慌乱,他的操作快如闪电,精准地调整着另外三台发动机的推力,硬生生将倾斜的机身扳了回来。
“鲲鹏”号象一头受伤却依旧顽强的巨兽,继续向上冲锋。
一万三千米
一万五千米……
当高度计的指针越过一万八千米的刻度,那股几乎要将飞机撕碎的剧烈抖动,突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发动机的咆哮声也变得平顺有力。
舷窗上的冰霜,在平流层相对“温暖”的空气中迅速消融。
一轮璀灿的、毫无遮挡的太阳,出现在视野中,将整个驾驶舱映照得一片金色。
高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塔台,这里是‘鲲鹏’,已成功进入平流层‘温暖走廊’。”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劫后馀生的沙哑,但依旧平稳。
“我们已抵达预定航线,高度一万八千米,航向西北,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内,爆发出压抑了许久的欢呼声。
陈怀山和林镇国紧绷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
林教授走到李谨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是好的开端,不是吗。”
李谨点了点头,目光却没有离开屏幕。
他轻声开口,象是在对陈怀山说,又象是在对自己说。
“最危险的,不是起飞。”
“而是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