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这是人民的呼声!
他的声音变得轻快,带着戏谑的语气,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个轻松的开始。
莱昂纳尔首先描绘了皇家港口的明媚风光,以及总督那位美丽动人却内心叛逆的女儿——伊丽莎白·斯旺。
莱昂纳尔突出了她对自由的向往,和对铁匠威尔·特纳的朦胧爱意。
这种设置在十九世纪末的听众听来,既浪漫,又带着挑战阶级的刺激感。
莱昂纳尔把自己的声音压低:
“然而,伊丽莎白小姐并不知道,她悄悄藏起的那枚属于威尔的金币,并非普通的钱币
——那是一枚被诅咒的阿兹特克金币,是来自地狱的馈赠。”
莱昂纳尔用极其生动的肢体语言,模仿了杰克如何驾驶着一艘即将沉没的小船,潇洒地驶入皇家港口,踏上码头
这一连串古怪、风趣的行为,立刻让娱乐室里爆发出一阵轻松的笑声。
尤其是当莱昂纳尔模仿杰克那标志性的兰花指手势时,连一向严肃的埃德蒙·德·龚古尔都忍不住笑起来。
莫泊桑凑到于斯曼耳边低语,胡子翘着,满是兴致:“这个海盗,有点意思。”
故事迅速推进——伊丽莎白的金币不慎落海,接触海水,发出了诅咒的召唤。
当莱昂纳尔描述“黑珍珠号”破开浓雾,如同幽灵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月光下的海面,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
几位女士下意识地靠向身边的男伴。
被诅咒的船员们登岸,他们如同亡灵的形象格外恐怖,并且行动悄无声息。
莱昂纳尔着重描绘了那诡异的场景——
“他们刀枪不入,子弹穿过他们的身体,就象穿过一团雾气,只带走几缕破布,却伤不到他们分毫。”
诅咒的真相在小岛上的山洞里被揭开——
贪婪的背叛者巴博萨和他的船员们,因为盗取了阿兹特克金币,而受到了永世的惩罚。
“他们不死,却也不再是活人。他们感觉不到疼痛,也感受不到快乐。美酒尝之无味,美味食之如蜡,甚至抚摸黄金和珠宝的时候,都毫无知觉。
他们存在于生死之间,是最可悲的囚徒!”
这种对“永生”的另类诠释,则让左拉等作家又开始做阅读理解。
在他们看来,莱昂纳尔绝不是只想讲个冒险故事,他现在就是在鞭挞人性的贪婪。
接下来的情节,莱昂纳尔讲述得张弛有度。
威尔为救伊丽莎白,不得不与刚被他出卖过的杰克船长合作;杰克那套“海盗法典”的说辞,既滑稽又诡异。
他们找到杰克的老友,招募了一群歪瓜裂枣,偷走英国海军最快的新船“拦截号”出海
每一个转折都引得听众或惊呼或低笑。
而当“黑珍珠号”与“拦截号”在暴风雨中追逐交战时,莱昂纳尔的描述更是极具画面感。
“炮弹呼啸,木屑纷飞,杰克船长站在颠簸的船头,不是指挥若定,而是象在跳一支优雅的舞蹈。
他躲避着四处飞溅的碎片,嘴里却还不停地念叨着‘这可不太妙’!”
这种在危急关头依然保持的幽默感,让杰克船长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荒岛上的情节更是精彩。
伊丽莎白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与杰克周旋,用计灌醉了大部分海盗,为威尔的救援创造了机会。
她的独立与果敢,赢得了在场许多女士的认同。
而当威尔英勇地救走她,杰克则利用这个机会试图独吞宝藏时,听众对这三个角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威尔忠诚勇敢,伊丽莎白聪慧坚强,杰克则亦正亦邪,魅力独特。
高潮部分在藏宝洞展开。
巴博萨发现伊丽莎白的血无法破除诅咒时而暴怒,威尔为救爱人不惜承认自己是“鞋带比尔”的儿子
最后巴博萨背信弃义,说出了那句着名的台词:“欢迎来到加勒比海!”
伊丽莎白点燃朗姆酒制造混乱与信号,杰克则随机应变
莱昂纳尔用他出神入化的口述技巧,将多条线索、多场战斗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他完全揪住了听众的心!
当威尔与伊丽莎白在乱军中并肩作战时,有人握紧了拳头;
当巴博萨将两人扔在孤岛上时,响起一片愤慨的低语;
当伊丽莎白点燃冲天的狼烟时,几位女士眼中闪铄着钦佩的光芒;
而当诺灵顿准将率领海军出现,与海盗们混战,杰克与巴博萨进行最终对决时,整个娱乐室鸦雀无声
只有莱昂纳尔的声音和窗外隐约的海浪声。
最精彩的莫过于诅咒解除的瞬间——
“那枚最后的海盗金币上,沾染了威尔·特纳的血,最后回到了石箱里月光下,巴博萨和他船员身上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他们不再是狰狞的骷髅,皮肤恢复了血色,心脏重新开始跳动,他们能感觉到清凉的海风,能闻到刺鼻的火药
他们,终于重新活过来了!”
然而,活过来,也意味着可以被杀死。
“就在巴博萨重获感知的瞬间,杰克船长掏出了他被流放到荒岛时唯一留给他的那支手枪,脸上挂着狡黠的笑容,‘这颗子弹,我留了十三年。’”
莱昂纳尔模仿着杰克的语气:“‘现在,物归原主。’”
“砰!”
随着莱昂纳尔口中仿真的枪声响起,仿佛真的有一颗子弹射穿了巴博萨的心脏。
娱乐室里几乎同时响起了一片如释重负的呼气声,紧接着,便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结局同样圆满而富有馀味。
威尔与伊丽莎白有情人终成眷属;杰克船长成功地摆脱了绞刑,跳海攀上了他的“黑珍珠号”。
他从大副手中接过了舵轮和罗盘,重新驶向了无边无垠的大海。
“他站在船尾,望着码头上前来抓捕他的诺灵顿准将和斯旺总督,优雅地行了一个告别礼。
然后,他调整航向,‘黑珍珠号’张开它那幽灵般的船帆,乘着风,向着自由又未知的大海,疾驰而去”
故事结束了,娱乐室里寂静得可怕。
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莱昂纳尔营造出来的“加勒比海盗”世界里。
随即——
船舱里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声音是如此热烈、如此持久,几乎要掀翻天花板,压过一切大海的波涛与机器的轰鸣。
绅士们忘了矜持,用力鼓掌,手掌拍得通红;
女士们脸颊绯红,眼中闪铄着兴奋的光芒;
就连侍立在角落的船员,也忍不住咧开嘴,用力地拍着手。
在这条几乎全是法国人的船上,这个结局得到了全体听众近乎狂热的认同,他们觉得畅快极了!
还有什么比看到一个“自己人”,用不拘小节的洒脱和机智百出的手段,把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戏耍于股掌之上,更能让法国人快乐的?
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于斯曼等人也彻底惊呆了,互相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连鼓掌都忘了。
他们没有想到,莱昂纳尔竟然可以讲出这么一个这么“不伦不类”,却又精彩绝伦的“海盗传奇”!
虽然一听就是畅销小说的路子,追求刺激、情节跌宕、面向大众和《基督山伯爵》或者《巴黎的秘密》有点象。
但其中人物特色之鲜明,情节起伏之巧妙,背景设置之宏大,以及与神秘诡异的亡灵诅咒结合产生的惊悚效果
完全不是这个时代其他畅销小说能够媲美的!
哪怕是大仲马,也从未创造过像“杰克·斯派罗”这样具有魅力的“反英雄”。
它也超越了写出过多部航海题材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更不要说写《巴黎的秘密》的欧仁·苏了。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莱昂纳尔甚至还在这个本来应该很肤浅的冒险故事里,塞进了他一以贯之的反殖民理念。
故事刻画了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殖民者的贪婪、残暴和虚伪,还颂扬了一种“海盗式”的自由精神。
这一切,都让这个冒险故事有了批判现实的深度与锋芒,简直不可思议!
莫泊桑第一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上帝啊,莱昂你你这个家伙!杰克船长!见鬼,我太喜欢这个角色了!
他破坏了所有规矩!却又让人恨不起来,反而爱的要死!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能设计出这样的人物!
他激动地抓住莱昂纳尔的骼膊,用力摇晃着,胡子都翘到了耳边,
左拉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莱昂纳尔,你证明了故事的魅力,并不在于题材‘高雅’或‘低俗’。
而在于讲述的方式,在于人物生命力,还有作家的思考。诅咒的设置尤其巧妙!
巴博萨他们追寻的不是财富,而是感觉,是重新‘活着’然后‘死去’的资格!
这比单纯的查找宝藏要深刻得多!”
当天晚上,就当莱昂纳尔要另外讲一个航海故事的时候,底下的听众不干了,他们声音整齐地喊着:
莫泊桑哈哈大笑起来:“莱昂,你听到了吗?这就是人民的呼声!”
(第一更,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