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百废待兴(1 / 1)

清水县城的清晨被一阵急促的哨声惊醒。陈征披衣起身,推开县衙临时宿舍的窗户,看见一队战士正在操场上操练。晨雾中,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刺刀在朝阳下闪着寒光。

陈征匆匆吃完早饭——两个窝头和一碗稀粥,直奔前衙。常超已经在等着,身边堆满了地图和文件。

县城的集市设在原来的菜市街。虽然大部分摊位空着,但已经有胆大的商贩摆出自家的存货:几个鸡蛋、一捆蔬菜、手工编织的草鞋更多的是以物易物,用半袋面粉换块肥皂,用一捆柴火换点盐巴。

陈征穿着普通战士的军装,带着常超在集市上转悠。百姓们起初有些拘谨,见八路军真的公平买卖,渐渐放开胆子讨价还价起来。

消息很快传开,集市上的百姓越聚越多,七嘴八舌地向陈征反映问题:东街的水井被鬼子扔了死老鼠;西头的磨坊缺个轴心;张家媳妇难产,需要大夫

陈征一一记下,当场派战士去解决能处理的问题。正忙活着,一个穿长衫的中年男子挤进人群,拱手道:\"陈团长,在下周明,原县立小学教员。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明将陈征引到一处僻静角落,低声道:\"鄙人有个学生,在伪政府当文书。他说郑万三有个秘密账本,记录着与日军的粮食交易和贿赂名单,藏在他家佛龛下面。

陈征立即派常超带人去搜查。不出所料,在郑家供奉的观音像下,果然找到一个油纸包着的账本,里面详细记录了郑万三如何勾结日军压榨百姓,甚至还有几份告密信底稿。

当天下午,公审大会在县衙前广场举行。当郑万三的罪行一桩桩被揭露,尤其是账本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念出来时,群情激愤。受害家属哭诉着上前撕打,被战士拦住。

陈征代表军管会宣布判决:郑万三死刑,立即执行;其余从犯视情节轻重分别判处劳役或教育释放。随着一声枪响,这个为虎作伥的老汉奸结束了罪恶的一生。百姓们拍手称快,许多人当场痛哭流涕。

公审结束后,陈征召集全体干部开会。各营汇报了战备情况:城墙修复了七成,地雷基本清除完毕,粮食储备够全城吃半个月

来人是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的民政科长徐向前,带着五名地方工作干部。他们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

交接工作持续到深夜。徐向前详细了解了县城情况,陈征则把郑万三的账本交给他:\"这里面有不少地主老财的黑材料,对开展减租减息应该有用。

次日清晨,陈征正准备去新划定的旅部驻地,常超拄着拐杖匆匆赶来:\"旅长!日军文件时发现了这个——\"他递过一份电报译稿,\"鬼子准备从太原调一个联队,三天后到达!

新成立的独立旅指挥部设在原日军军营。三个团长——孙猛、赵铁鹰和新调来的老红军干部王大山,以及各营营长齐聚一堂。高胜寒和常超作为直属特战连和侦察通讯连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陷入争论。一直没有发言的高胜寒:\"高队长,你怎么看?

高胜寒走到沙盘前,指向城南一片区域:\"诱敌深入,火攻。

作战计划迅速制定:一、佯装撤退,诱日军入城;二、利用地下通道秘密潜伏精干部队;三、等日军主力进城后,同时引爆预设炸药和燃烧弹,火烧连营!

散会后,各部队立即行动起来。百姓们也接到通知,准备暂时撤离到城北山区。出乎意料的是,许多青壮年主动要求留下参战。

陈征从中挑选了五十名本地青年,编入侦察连,由常超负责训练。为部队在巷战中的\"活地图\"。

傍晚,陈征正在检查工兵连制作的燃烧弹,白景琦找上门来:\"陈旅长,我有个不情之请。

白景琦写下信息交给高胜寒,又取出一个小木盒:\"这是我研制的特效金疮药配方,请交给太行山根据地的制药厂。

夜深了,清水县城却灯火通明。部队在紧张备战,百姓在收拾细软。陈征站在城墙上,望着这座刚刚光复又要暂时放弃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

远处,第一支撤离的队伍已经出发,火把连成一条长龙,在夜色中蜿蜒向北。那光芒虽然微弱,却坚定地刺破黑暗,如同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不屈的希望——无论黑夜多么漫长,黎明终将到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折玉阙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刚成储君,废太子逆袭系统什么鬼 六岁小鼻嘎,把弟妹拉扯大了 重生撕毁离婚申请,随军夜被宠哭 四合院:暴击禽兽的幸福生活 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水浒,猎国之武正 换亲嫁奸臣!搬空全京挺孕肚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