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并未连络过我,”杜文轩微微摇头,眼中带着几分困惑望向李少平,“李兄为何突然问起此事?”
李少平闻言一怔。
以杜文轩的才学见识,按理说张通儒应当会格外看重才是。
“近来家中一切可还安好?”李少平转而问道。
杜文轩略显不解地看了看他,仍是谦和答道:“承蒙挂念,家中一切安好,如今全家都在为我的科考做准备。”
李少平默然片刻,忽然想起那日在村学课堂上,杜文轩说的一番话:
“孔圣周游,非为择主,实为弘道,其心念念在天下,非在一国;其所忠者,乃仁义之道,非某一君……”
杜文轩不过十六七岁年纪,竟已能悟到这一层,实在非同寻常。
但越是这般心思通透之人,骨子里反倒越是执拗。
李少平忍不住正色叮嘱:“科考在即,万事定要小心,那些笔墨纸砚,务必仔细查验后再带入考场。”
杜文轩展颜一笑:“多谢李兄提点,我一定谨记于心。”
他望向远处辉煌的灯轮,语气忽然坚定起来:“若真能金榜题名,我也算得偿所愿,可以真正为这天下尽一份心力了。”
李少平望着杜文轩眼中闪铄的期许,一时语塞。
他怎能以那尚未发生的乱世阴云,去浇灭一个少年人胸中的热忱?
两人在渐稀的灯影中分别。
两日后,李少平依约前往朔方邸交付一批货物。
郭映早已等在院中,一见他的身影便快步迎上,神色间是按捺不住的急切。
“少平,你可算来了!”郭映将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上元那日皇城东侧可是出了件大事——亲仁坊内,杨相派人搜查了安禄山在京宅邸,还当场处死了几个门客!”
李少平心头一震。
这段往事他记得分明:史上此事应发生在天宝十四载四月,杨国忠为坐实安禄山谋反之罪,搜查其宅邸,反倒给了对方清君侧的口实,加速了叛乱爆发。
可如今方才元月,这一切竟提前了整整三个月!
“太快了……”李少平不禁喃喃。
郭映重重叹了口气:“谁说不是?这两位之间的矛盾是愈发激烈了,依你看,这事会不会……”他言语间带着未尽之意。
“会,一定会。”李少平斩钉截铁。
郭映沉沉点头,目光凝重:“存亡之道,已现端倪,况且那安禄山本就是狼子野心之辈。”
李少平神色一正,问道:“此事……令尊可知晓了?”
郭映点头:“我已修书快马送往朔方,家父回信说,他已知情,他还特意问起……”他故意拖长了语调,卖个关子,等着李少平发问。
“问什么了?”李少平顺势问道。
郭映展颜一笑:“家父问,那位督造这些军资的少年才俊,可愿来我朔方军中效力?”
李少平心下了然,这话郭映想必憋了许久。
先前几次三番的旁敲侧击,到今日总算说得这般直白。
“此话当真?当真是郭节帅亲口所言?该不会是你小子胡编乱造,拿我寻开心吧?”
郭映气得瞪圆了双眼,高声道:“我郭映川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吗!”
李少平见他真急了,忙笑着摆手:“莫恼莫恼,谁让你平日总把‘兵者诡道也’挂在嘴边……好了,不说这个,我给你看样新物事。”
郭映素来最爱这些新奇物事,跟着李少平走到院中,只见角落里摆着个小木箱,透着几分神秘。
箱盖一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数十个红纸裹着的小卷儿。
郭映凑近细看,却认不出是什么。
“这是何物?”
李少平拈起一个,笑道:“爆竹。”
他取出火镰,“嚓”地点燃引信,随手抛向院心。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那红纸卷儿在空中炸开,吓得郭映往后一退。
“这声响倒真象是竹节爆裂之声。”郭映又惊又喜,忽然瞥见箱底还躺着几截竹筒,“这些又是做什么用的?莫非真要烧竹筒?”
李少平取出一个竹筒,神色认真了几分:“这里头填了火药,前些日子借着元日各家烧竹的声响作掩护,我试过几回。”
他掂了掂竹筒:“硝石提纯得还不够,威力远未达到预期,但这玩意儿爆炸时声响震耳,火光冲天,浓烟蔽目,在两军阵前用来惊扰马匹、扰乱敌阵,应当能派上用场。”
他望向郭映,目光灼灼:“我管它叫——竹雷。”
李少平将一截竹雷稳稳置于空地中央,转头对郭映笑道:“你且退开些,捂上耳朵。”
他俯身用火镰点燃引信,那捻子立刻“嘶嘶”作响,迸出一串火星。
李少平迅速退到廊柱后,与郭映一同凝神望去。
但见火光沿着引信飞快窜入竹筒,“轰!”一声闷雷般的巨响在院中炸开,那竹筒应声碎裂,化作数十片焦黑的碎片四散飞溅。
一团黄白色的浓烟翻滚着升腾而起,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硝石气味。
几片竹屑带着火星落在不远处的地面上,犹自冒着青烟。
郭映虽已有所准备,仍被这声势一震。
待烟雾稍散,他快步上前,只见原地留下一个浅坑,周围的草叶已被灼得焦黄。
“这、这……”他望着满地碎片,一时语塞。
李少平蹲下身,捡起一片尚有馀温的竹片,眉头微蹙:“威力还是差了些,若是硝石再纯些就好了。”
李少平点头道:“方才的动静你也见到了,此物尚需改进,不过眼下多少能派上些用场。只是这等武器,贵在出其不意,在首次用于实战前,万不可走漏风声。”
郭映难掩满脸兴奋,连连应道:“我自然晓得轻重!只是你这些稀奇古怪的点子,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当真令人称奇!”
李少平微微一笑,轻描淡写道:“不过是平日爱看些杂书罢了。”
“好!那你定要加紧钻研……”郭映话说到一半忽觉不对,猛地回过神来,“等等,你又在搪塞我!方才的问题你还没答——究竟愿不愿意来我朔方军效力?”
他目光灼灼地逼视着李少平,语气愈发恳切:“你既苦心钻研这等杀器,又勤修武艺,总不会甘心一辈子做个籍籍无名的商贾吧?”
起初,他唯一的念头不过是护住家人周全,远远避开即将到来的战火,举家南迁,在江南安稳度日。
可当他一次次被推入时代的洪流,才恍然惊觉——在这翻天复地的历史关口,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他沉默良久,终是抬起眼,定定地望入郭映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会去的,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