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望着他的背影笑道:
眼见徐盛的马匹渐行渐远,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话音未落,前方人影突然催马狂奔。
数十步外冒出整排弩手,箭雨瞬间笼罩河岸。刘磐根本不及闪避,连中数箭坠马。
黄忠回头见状肝胆俱裂——这竟是埋伏!
(话音未落,整片密林骤然杀声震天。
只见无数敌军铁骑从四面八方涌来,阵中忽有一员白袍骁将策马挺枪,如闪电般掠出,声若雷霆:
黄忠急忙催马迎战,未及交锋,又见黑铁塔般的典韦横戟杀出:
转眼间,孙策亦单骑杀至。
眼见三大猛将呈合围之势,黄忠顿觉不妙。
敌军这是唱的哪出?
设伏不够,竟还专为他摆下这般阵仗?
他不过偏师将领,何至如此!
然刀锋已至,只得挥刀鏖战。三人枪戟齐出,激斗间火星四溅
江陵郡守府内,得胜归来的将士们铠甲未卸。
孙坚与秦鸣端坐上首,刘晔、秦松等谋士分立左右。
堂下众人含笑不语。如今孙坚军势如虹,这等小胜已难起波澜。
比起战果,他更在意这位被军师点名围擒的老将。
良将难求!当初秦鸣设计时特地强调:非集众人之力不可擒之。
这等评价,怎能不教人期待?
六九六
秦鸣侧耳倾听,目光也随之转向堂中。
白袍将领抱拳禀道:
孙坚虎目圆睁:
四下文武闻言俱惊。
自虎牢关一役后,吕布勇武之名早已传遍九州。
若黄忠真能与吕布比肩,为何只在刘磐帐下做个偏将?
见主君狐疑,赵云与典韦对视苦笑。
初闻秦鸣计策时,二人尚存疑虑。
直至与黄忠交锋,方知这荆州无名老将实乃绝顶高手!
即便三人合围,亦鏖战数十回合才将其拿下。
典韦踏前抱拳:
孙坚眼中精光暴涨:
赵云转身传令:
不多时,几名甲士押着五花大绑的老将进殿。
卸甲去盔的黄忠须发凌乱,却仍挺直腰背行礼:
这般恭谨态度令孙坚暗喜。
较之当年甘宁降时的桀骜,眼前老将可谓知礼。
孙坚急步上前:
满堂愕然。
黄忠亦瞳孔微缩——原以为要受折辱,未料竟得礼遇?
席间秦鸣含笑颔首。
看来主公驾驭豪杰的手段愈发纯熟了。
不过恩威须得并施,遂向刘晔递去眼色。
刘晔会意进谏:
秦松、陈端即刻附和:
“此人乃敌军大将,岂能随意解缚!”
众谋士纷纷劝阻,孙坚却沉声道:
“黄将军武艺超群,理当以礼相待!”
“诸位勿再多言,速速松绑!”
见孙坚持刀上前,亲自割断绳索,黄忠身躯微震,抬头望向孙坚:
“败军之将,何以当得起将军这般厚待?”
孙坚朗声笑道:
“沙场对阵自当生死相搏,而今胜负已分。以将军为人,必不屑暗施冷箭!”
刀光闪过,绳索应声断裂。赵云、典韦、孙策三人同时按向兵刃,刘晔等人则暗自退后半步。
黄忠凝视着手中断绳,神情复杂:
按常理,败将非辱即降,怎料孙坚竟如此相待。
“将军隆恩”
黄忠忽然后退一步,抱拳深躬:
“末将愿领死罪!”
孙坚抬手虚扶:
“何不归顺于我?”
“恕难从命!”
黄忠直起身来,目光坚定:
“某虽感佩将军厚爱,然既受刘使君军令,宁可战死,不作贰臣!”
孙坚闻言皱眉,目光转向秦鸣。
此时秦鸣从容起身:
“久闻黄将军忠义,在下却有一惑请教。”
黄忠闻声抬头,见说话者竟是位年轻文士,当即醒悟此人便是孙坚帐下军师,遂抱拳道:
“军师但问无妨。”
秦鸣会意一笑,知其所指南阳太守秦颉,便继续追问:\"那么在秦太守之前,老将军又事奉于谁?\"
此言一出,黄忠顿时眉头紧锁,在场众人皆被此言绕住,唯独刘晔等人若有所思。
他对黄忠的性格了如指掌。
在投效刘备前,黄忠并未真正效忠于任何主公。
先是追随秦颉,后随刘表,刘表亡故后便留在韩玄帐下。
频繁更换主公并非因为忠于个人,而是忠于职责!
只需点明这点,黄忠自然就能明白!
这番话令黄忠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神情极为挣扎。
在场众人想起当初秦鸣说服甘宁归降的场景,无不暗自称赞。
新到的刘晔、秦松、鲁肃等人见状,皆叹服军师辩才无双。
听闻此言,即便黄忠此刻不降,回去细想后也必定来降!
唯有孙坚满意笑道:
黄忠猛然抬头,脸上再度动容。
四十余年岁月,虽已位列将军,却从未受过如此礼遇!
牙门将军虽是杂号,但终究仍是将军之位!
不降竟也不杀?
见黄忠如此,孙坚当即道:
话音刚落,侍从即刻入内,低声道:
黄忠怔怔跟随,行出数步突然转身,扑通跪地泣声道:
言罢叩首:
孙坚虎目含喜,连忙扶起黄忠:
黄忠闻言,面露惭色,拱手道:
“主公这般厚待,末将心中更觉愧疚!”
往事涌上心头,他不禁暗生悔意,却又神色坚定道:
“刘表虽待我淡薄,但刘磐将军与末将共事多年,如今兵败身死,无话可说。”
“末将恳请主公准我将刘磐将军尸首领回,妥善安葬,以尽旧谊!”
孙坚听罢,叹息道:
“刘磐确是良将,可惜各为其主,生死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