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晋庭汉裔 > 第531章 汉中得手

第531章 汉中得手(1 / 1)

而在另一边,刘羡接管汉中的事务已然顺利进入尾声。

其实话说回来,晋室对汉中的经营,还是颇下了一番苦功。早年司马昭消灭蜀汉之后,第一时间就着手迁移当地百姓,削弱蜀汉的影响力。到了司马炎时期,他又从益州中拆分出八郡,另设梁州,以汉中为首府,加强汉中的政治地位。同时又迁回部份随张鲁北迁的士族,重构汉中的权力体系。这使得刘羡进入汉中后,发现郡内不乏有心怀晋室的忠臣士子。

现任汉中太守阎缵,也确实算得上一位清官。他安抚流民,劝民农桑,开垦荒地,并且积极御寇,使得境内清平。去年清点户籍时,发现郡内渐渐增至近十万人口,虽说仍不复两汉风光,但也算得上一个边境大郡了。

按照常理而言,坐拥如此民意基础下,若是常人进攻汉中,即使攻破阳平关,面对汉中各县的城围坞堡,也很难迅速占土拓地。若是再有关中的援助,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可惜的是,他们遇到了刘羡。

刘羡的政治攻势之凌厉,远远超过了汉中人的想象。

在阳平关被攻破之后,汉中郡内的官吏们多是如此对百姓宣传的:“刘羡领着蜀汉老人杀回汉中,必会挟私报复,若不抵御,其侵汝田地,夺汝财货,杀汝子民,将为之奈何?”

加上此前陈仓之战折损四千余人、阳平关又有三千汉中士卒被俘虏。家中有亲属入伍的百姓,多以为亲朋遇难,故而怀有报仇之念,积极响应入伍。因此,在刘羡大军开赴城下之前,不少人是准备血战到底的。

然而令他们没料到的是,最先来的并不是刘羡的军队,而是此前阳平关的俘虏们。

俘虏们脸上带有一种梦游般的神情,向各县百姓们告知了自己被俘的经历,以及刘羡最新的政策。而其条件之宽松,令许多人都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当即就有人质疑说:“这怎么可能做到呢?刘羡是来争天下的,又不是来卖仁义的,这应该是谎言吧!”

有俘虏就说:“我也不知道,但安乐公和我们谈及此事,是在武侯祠前,也向着诸葛丞相发誓了。”

言及于此,反驳者顿时哑然,也没有人能质疑刘羡的诚意了。毕竟没有人能想象,安乐公滥用诸葛亮信誉的场景,这是后主最荒唐时也不敢做的事情。

可有诚意也不代表能做到,诸县的士族们多怀有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但至少敌意消散了不少。等到刘羡的军队抵达城郊,有一些人便开始越过本地的官吏,私下里与刘羡军接洽,并且对他们的军纪展开评估。

大概过了两三日,一切风平浪静,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又好像什么都发生了。为此,那些没有接洽的士族们也坐不住了,去找那些接洽的士子们谈论刘羡军,悄然问道:“怎么样?安乐公说的那些,到底是真是假?”

“不好说,还没有结果。”那些见过的士子们,态度也非常暧昧,并不透露谈判的详情,只是感慨说:“安乐公的军纪着实严谨,不是西军能比的。”

“哦?具体怎么形容?”

“说秋毫无犯吧,可能有些夸张了,毕竟一支军队上万人,总会有些疏漏和意外。但确实称得上是第一流的,他们花钱买百姓的东西,而不是抢。自己搭营歇息,而不是住在百姓的房舍。若是有侵犯妇女、夺人财物的事,可以专门到军中控诉,只要有证据,他们一定会严格处置。”

“此话当真?”

“当真,有十几名老卒,因为侵犯女子,已经被李将军斩首示众了。”

“那真是了不起啊!看来这位安乐公,已经有诸葛丞相八分真传了。”

听到这些消息,那些原本就中立的士子,此时更加摇摆了。能够运用暴力,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每个人都会挥刀斫杀。可只有能克制暴力的人,才说明他真正地掌控了暴力。

加上刘羡军中又放出话说,五日之内,就要定下新县府的人选,先到先得。于是越来越多的士人前去拜访李矩与刘沈,原本临时征辟而来的士卒们,不知何时也悄悄散去了。

那些县府的官吏们见状,哪还不知道大势已去?本来县内的守卒就不多,主要依靠当地的乡人协助,如今一旦失去支持,再负隅顽抗,无非是自取其辱,还不如主动开城。

于是诸县纷纷投降,除去南郑之外,其余汉中诸县,皆五日而下。等到十一月辛亥,也就是刘羡兵临南郑城下的第二十四日,也传来了西乡县投降的消息,刘羡基本掌握了汉中郡的所有要道。

也得益于此,刘羡在汉中的风评扶摇直上,他虽并未进驻南郑城内,但在翠屏湖的军营中,前来拜见他的汉中士族,可谓络绎不绝,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已经事实上成了汉中的主宰。

次日下午,汉中上空雪花飘飘,将翠屏湖铺成一条雪原,汉川和翠屏湖上都冻了一层薄冰,气候很显然已经冷下来了。不过汉中的冬天要比关中暖和不少,移民们趁着尚还能忍受,顶着风雪在原野中搭建房舍,傅畅等人正在着手规划一个月后的屯垦,在为下一个春天而做准备。

而刘羡营前的长龙依旧不变,诸县推举出来的县府官吏,都在这里等待刘羡的召见与问询。

“借过一下,我有要事见元帅!”

这时候,孟和好不容易穿过这条行列,进入了刘羡的主帐。而刘朗正在帐内读书,看见他进来,还不等孟和问话,便把书收起来,主动去向客帐的刘羡通报此事。

过了一会儿,刘羡从客帐退了出来,看见孟和正在抖搂披风上的尘土,就给他斟了一杯热茶,说笑道:“怎么样?阎缵什么反应?”

孟和连忙将披风折好,接过冒着热气的茶盏,坐下后对刘羡说道:“兄长,阎缵那边还是不肯降。”

这个消息倒令刘羡有些意外,他给自己也倒了一碗茶汤,上榻后问道:“郡内只剩下南郑一座城了,他还不愿降,莫非他还在指望张方?”

这几日,刘羡已经开始了与南郑守军的洽谈,虽然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刘羡还是不想直接与南郑守军开战。一来是因为兵力珍贵,刘羡想减少损伤,二来是因为守将阎缵颇有民声,若是与其开战,最后杀了他,恐怕有害贤之名,不利于以后的发展。故而刘羡还是想招降阎缵,以和平开城来完成对汉中的攻略。

刘羡本以为,其余山道全部入手的情况下,阎缵就会投降。不意真到了这一刻,阎缵只剩下一座孤城,他竟然还是不肯投降。

“可能有这方面的缘故。”孟和说:“不过我看,也有别的原因。”

“别的原因?”刘羡听闻此语,就准备聆听下文,不料孟和此时有些吞吞吐吐的,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有什么事就直说,不要有顾忌,头疼也是我的事情。”刘羡大概猜得到,阎缵应该提了一个很难堪的条件,但再难堪又能难堪到哪儿去?他觉得都是能解决的。

“兄长,阎缵说,这些年来,仇池多次率部侵掠汉中,还在汉中扶持数支马贼,在汉中扰民无数,和他甚有恩怨。听说兄长与仇池人为伍,他认为,这就是沐猴而冠,怎么可能成就大事呢?”

“所以阎缵说,兄长要想他投降,除非兄长先把那些马贼的人头都砍了,他才会考虑此事。”

听完孟和的言语,刘羡这才明白,为何孟和会感到如此为难了。

自己才刚刚娶了阿蝶,杨难敌成为了自己的妻兄,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结果阎缵就提出了这种要求。这若是执行下去了,极可能会让两家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酿成内乱,还不如根本不提。

但刘羡闻言,却极为重视此事,他沉默少许后,问孟和道:“阎缵说的这件事,是真是假?为何你们没有和我提过?”

孟和没有说话,可沉默也是一种回答,刘羡心中已经有底了。

很显然,众人都认为,杨难敌的军队是客军。刘羡在关中的两次整军,都没有将杨难敌的仇池军整合入内,两军不过是盟友关系,不能做一致要求。而杨难敌又是刘羡的姻亲,若是说他的闲话,以后被其知道了,说不得多了一个仇人,还不如干脆当做没有此事。

等孟和离开后,刘羡独坐了一会儿。

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感到庆幸。还好自己没有让杨难敌去领兵招降,否则他手下一堆马贼,还不知道要惹出什么乱子,这次招降,也绝不会如此成功。

而庆幸过后,刘羡的第二个想法也确实是头疼,要不要处理此事呢?两家的联姻才刚刚开始,如果现在就着手整顿,会不会给杨家一种过河拆桥的印象,如果只是为了一座南郑城,最后造成了两家有了隔阂,这明显是得不偿失的。

但仔细思忖之后,刘羡还是决心处理此事。因为这不只是为了南郑,也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问题既然存在,就不会凭空消失,若不能早处理,等到了以后问题复杂了再处理,那后果就只会愈发严重。当年蔡桓侯讳疾忌医,屡次拒绝扁鹊治病,最后不就暴疾而亡了吗?自己虽然不是扁鹊,但治病与治国,道理是一致的。

于是刘羡前去拜访杨难敌,主动谈及此事。

杨难敌果然大感不快,他对刘羡道:“自古以来用兵,都是要用将士们的贪,才能激发他们的勇,平日里快活够了,然后在战场上忘死杀敌。”

“怀冲,这有什么好指责的呢?这些人平时确实有些不好的作为,但上了战场,也是一等一的好手。你若是嫌打南郑要死人,那不妨我来打,让他们做先锋,也好过死在自己人手下!”

杨难敌本来还打算抱怨几句,不料话到此处,就见刘羡严厉地注视自己。他平日极少看见刘羡发火,此时仅是稍露威势,双目中就好似有泰山飞来,瞬间就压住了杨难敌的胸口,令其心生寒意,一时哑然了。

等杨难敌姿态端正了一些,刘羡徐徐道:“难敌,我们是要打天下,不是做山大王。你如果要继续去当仇池公,我不拦着你,等我打下巴蜀,以后我每年都给你送绢帛钱粮,保证你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可你若是要和我一起打天下,这就万万不可。我们当然要赏罚分明,可却不能以贪御兵,当年世祖皇帝就是以贪御兵,结果如何?吴汉连他的桑梓老乡南阳都给抢了,连自己人邓奉都给逼反,以致于白白打了一年内战,死伤十数万人,这是何苦呢?”

“今日你我抢汉中,明日你我抢成都,回头我们再去抢长安、洛阳,天下何时可得安定?谁又会信任我们?莫非把那些不服的人都杀光?这不可能,能杀光一代人,却杀不光两代人,永远会有不知足的后辈。因此,我们既要打下天下,也要治理天下。”

“世祖皇帝治理天下,靠的是鬼神与天命。老实说,我不太相信这个,我还是相信人心与信义。难敌,你自己要想清楚,这一生,你到底是打算当个仇池山上的假公爵,还是要做羊祜、关羽这样的不世名将。”

刘羡的态度是如此强硬,一番话说罢,杨难敌一个八尺高的大汉,竟嗫喏不能言语。良久以后,他才抬起头,摊开手,用一种认输了的口气道:“怀冲,这里面有千来号人,有老有小的,总不能全杀吧?”

刘羡闻言,长吐一口气,知道对方已经妥协了,顿时展颜笑道:“自不必如此。”

杨难敌于是交出流民帅邓定、訇氐等数十人。刘羡召集周遭百姓,亲自数罪监刑,而后一声令下,将其枭首悬旗,南郑百姓见状,大为快意,四处张灯结彩,相互庆贺。而后刘羡下令,将这些罪人厚葬,并且赠金帛以其家属族人,安抚人心。

阎缵得闻此事,也不禁仰天长叹:“刘怀冲真民主也,天生如此人物,晋室气数尽耶?”

阎缵到底不是那种殉国的愚忠之辈,他此前之所以不愿意投降,既有一部分对杨难敌的敌意,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想让祖先的决定【1】最终蒙羞。但事已至此,他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率领城中的一万守军,以白幡送质礼,向刘羡开城归降。

这一日是太安三年的十一月癸丑,刘羡率军正式入驻南郑,一个基本没经历硝烟的汉中郡,完整落到了刘羡手中。

【1】阎缵的祖父是张鲁的谋主阎圃,张鲁在曹操与刘备中选择曹操,阎圃是最大推动者。故而阎缵自觉投降刘羡,会使家族受到二三背主的攻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美漫中的超级假面骑士 仙路艰难,我能无限重开 夜市重生:摆摊开局秒赚百万 寒门解元谋仙路 长生仙族,从每日一卦开始 大秦:开局徐骁模板,祖龙人麻了 在黎明前被拯救的少女 万世仙尊,从每日一卦开始 我端坐于诡异王座上俯视众生 叛海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