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裸身绑食堂的馀波尚未完全平息,那点子腌臜事依旧是四合院乃至轧钢厂男厕所里经久不衰的笑料,中院傻柱家却紧跟着透出了一股子不一样的喜气——何雨水要出嫁了!
对象就是那个片警张卫国。两人处了段时间,都觉得对方是能踏实过日子的人,便商量着把事儿办了。
这年头,提倡新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更何况何家刚添了两张嗷嗷待哺的嘴,傻柱又被扣了工资,实在也折腾不起。
于是婚事决定从简,就在院里摆几桌,请些亲近的邻居和厂里关系好的同事,算是全了礼数。
操办的事儿,自然落在了嫂子马冬梅身上。傻柱是个粗线条,除了灶台上的活儿,其他方面基本抓瞎。
马冬梅虽然性子爽利,有时也嫌傻柱笨手笨脚,但关键时刻却是个能撑起事儿的。她挺着还没完全恢复利索的腰身,里外张罗,指挥着傻柱打扫院子,借桌椅板凳,计算着采买多少肉菜才既不失礼又不至于浪费。
“柱子,你去李家家借俩盘子!记得,挑那没豁口的!”
“哎!知道了!”
“还有,跟对门王婶说一声,明天借用她家那口大锅!”
“好嘞!”
马冬梅的声音在中院响着,带着一种忙碌而充实的喜悦。她虽然累,但心里是热乎的。
小姑子能找到个好归宿,她这当嫂子的也脸上有光。她按照时下最普遍也最务实的方法,挨家挨户上门通知,脸上带着笑:“他大叔/大婶,明天我们家雨水办喜事,在院里摆两桌,您家要是有空,就来一个人坐坐,吃块糖,沾沾喜气!”
没有大红烫金的喜帖,就是一句实在的口信。大家都理解,这年头,谁家也不宽裕,一家来一个代表,既全了人情,也不给主家增添太大负担。邻居们也都笑着应承:“一定去!恭喜啊冬梅!”“雨水这丫头有福气!”
然而,到了正日子,后院有两家却显得格外“低调”。
许大茂家自然是没来人。许大茂自打“裸身事件”后,就成了院里的“隐形人”,除了上班,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怕被人指指点点。
让他来喝喜酒?除非傻柱亲自去八抬大轿抬他,还得保证席间没人提那茬儿,这显然不可能。
最后,是他媳妇王翠花,揣着五毛钱的份子,脸上没什么笑模样,匆匆过来坐了坐,喝了杯糖水,吃了两口菜,就借口家里有事回去了。那背影,怎么看都带着一股子憋屈和怨气。
更让人唏嘘的是二大爷刘海中家。曾经的刘海中,那是院里最爱凑热闹、最爱在这种场合彰显存在感的人。
可如今,大儿子卷款跑路的打击,让他彻底萎靡,别说出来喝酒,就是平常在院里见着人,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最终,是二大妈一个人,拿着一个小手绢包着的、估计是咬牙凑出来的五毛钱份子,红着眼圈来的。
她拉着雨水的手,说了几句“好好过日子”的吉利话,声音哽咽,看着马冬梅忙前忙后的身影,再想想自家如今的凄凉,那眼泪差点又掉下来。
她也没多待,勉强吃了点东西,就脚步蹒跚地回了后院那间如今死气沉沉的屋子。
这两家的缺席,象是喜庆画卷上两处不经意的留白,无声地提醒着人们这院里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不如意。不过,总体气氛还是热闹的。
傻柱拿出了看家本领,虽然食材有限,但在他手里,愣是整治出了红烧肉、醋溜白菜、家常豆腐、粉条炖肉等几样硬菜,香味飘满了整个中院。马冬梅抱着小儿子,招呼着客人,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新郎官张卫国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警服,精神斗擞,带着几个同事朋友过来迎亲。虽然仪式简单,就是新人对着毛主席像鞠了躬,给傻柱和马冬梅敬了茶,但那份郑重和喜悦,却丝毫不打折扣。
何雨水穿着件红色的确良衬衫,算是新娘子的装扮,脸上带着新嫁娘特有的羞涩与幸福。她看着忙里忙外的嫂子,看着虽然依旧粗声大气却明显努力想表现出“兄长如父”威严的哥哥,眼圈微微发红。
“哥,嫂子,我走了,你们……好好的。”她声音有些哽咽。
“走吧走吧,好好跟卫国过日子!他要是敢欺负你,哥帮你揍他!”傻柱挥着拳头,眼睛却也有点潮乎乎的。这个从小跟他相依为命的妹妹,如今也要有自己的家了。
马冬梅把一个小包袱塞到雨水手里,里面是她偷偷给雨水准备的一对枕巾和一块布料,“别惦记家里,有空常回来看看。”
迎亲的队伍在邻居们的祝福和嬉闹声中,热热闹闹地出了四合院。
席面摆开,虽然一家只来一个人,但院里住了十几户,加之厂里来的几个同事,也坐满了三张大桌子。大人们说着吉祥话,孩子们争抢着桌上难得一见的糖果和肉菜,气氛热烈。
李平安也来了。他封了两块钱的礼,算是院里独一份的厚礼。
易中海作为一大爷,自然到场主持了几句,说了些“革命伴侣,共同进步”的场面话。闫埠贵则是仔细衡量了菜色的成本和份子钱的价值,觉得这波不亏,吃得倒也心安理得。
傻柱穿梭在酒席间,给长辈、领导敬酒,虽然举止依旧带着厨子的豪放,但眉眼间的喜气是掩不住的。
只是偶尔,他的目光会扫过后院方向,嘴角撇了撇,心里暗哼:“许大茂那孙子,算他识相没来添堵!刘胖子……哼,也是活该!”
这场简单的婚礼,没有八抬大轿,没有凤冠霞帔,只有朴素的筵席和真挚的祝福。它象是一道温暖的阳光,暂时驱散了四合院里因许大茂的丑事和刘家的悲剧而笼罩的阴霾,让人们得以喘息,感受着生活里依旧存在的、朴素的希望与温情。
散席后,马冬梅指挥着傻柱和留下来帮忙的邻居收拾残局。看着渐渐安静下来的院子,她揉了揉发酸的腰,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
不管怎么说,这桩喜事总算顺顺当当地办完了。至于那些缺席的人和事,就让他们随着这傍晚的凉风,一并散去吧。日子,总归是要向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