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练习轻功的晏月忽然想起了火影中鸣人和佐助的修行。
爬树和踏水。
不仅获得特殊的身法能力,还锻炼了对查克拉的控制力。
想到这里,晏月停下脚步,走回潭边。
为了确保成功,她开启基因锁后,才将查克拉慢慢汇聚于脚底。
然后,她迈出右脚,稳稳地踩在了水面上。
确认水面下陷,但却没有破开。
接着是左脚。
她就这么一步步,走到了水潭中央。
周芷若的嘴巴张成了圆形。
晏月师姐的这个,和自己的轻功完全不一样。
她的轻功,需要在水面不停移动借力,才能不沉下去。
可晏月,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如同站在平地上。
“试着把你的气,聚在脚底,不要让它散开。”晏月开口指点。
周芷若连忙照做。
她凝神聚气,将一股九阳真气运至足底。
可那股真气刚一离体,便散入水中,只激起一圈水花。她试了几次,都是同样的结果。
晏月又走到崖壁边,双脚一踏,整个人如同壁虎,就那么吸附在垂直的石壁上,倒着走了几步。
“这样呢?”
周芷若也学着她的样子,运起真气冲向崖壁。
结果“砰”的一声,她整个人撞在石壁上,又滑了下来,摔了个屁股蹲。
周芷若坐在地上,揉着屁股,一点也不难过。她仰头看着倒挂在石壁上的晏月,眼睛亮晶晶的。
“师姐,你这功夫好神奇。”
她由衷地感叹。
“简直象话本里的仙家法术。”
晏月从石壁上跳下来,落在她身边。
“起来。”
她伸出手。
周芷若看着那只白淅的手,开心地笑了起来,抓住它,借力站起身。
“师姐,你真是太厉害了。”
她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语气里满是崇拜。
随后周芷若又试了很多次,依旧无法成功,最后只能放弃。
晏月也意识到真气和查克拉,的确有着一些本质上的不同。
只不过她现在还暂时无法参透其中的差异罢了。
半个多月的时间在修行中转眼即逝,晏月的实力较之从前有了质的提升。
初步估计,此时的她身体素质比之进入之前,已经几乎翻倍,直逼五倍于常人。
她此刻正身处峨眉后山的一处绝壁。
晏月赤脚踩上凹凸不平的岩面。
那股能量精准地渗入山石缝隙,脚下传来一股奇特的吸附力,仿佛与山壁融为一体。
整个人与地面并行,这是她练习了半个月的成果。
晏月尝试着向上迈出一步。
山岩的变化,使得脚下的能量出现一丝紊乱,吸附力骤然减弱,身体猛地向下一滑。
她眼神一凝,基因锁一阶瞬间开启。
体内原本晦涩的能量流转变得清淅无比,每一丝波动都了然于心。
她立刻调整了输出,双脚重新牢牢钉在崖壁上。
借助基因锁这种作弊器般的感知,记住行走间能量的细微变化,可以极大地加速她的修炼进度。
她不喜欢任何不受掌控的东西。外界无法干预,那就将自身的力量打磨到极致。
“师姐!”
周芷若清脆的声音从下方传来。
晏月低头看去,只见周芷若正站在崖底,仰着小脸,兴奋地冲她挥手。
“静玄大师姐外出回来了,师傅说,让我们跟随静玄师姐一起下山采购呢!”
“知道了。”
晏月不再停留,转身,面朝下方,在崖壁上快步跑下。
临近地面时,她双腿发力,身体如一片落叶轻飘飘地跃下,平稳落地。
她在旁边的水潭里洗净双脚,一边穿着鞋袜,一边解除了基因锁。
周芷若只看到晏月身体微微一颤,便恢复如常。
她好奇地打量着,却什么也没问,只是乖巧地递上了晏月的剑。
峨眉山门,远远的就看到一高大魁悟,身着锱衣的中年女子矗立在山门之前
那个头比之晏月(175)还要高上一些。
凑近了看,此人已有四十来岁的年纪,眉宇间气度不凡,充分彰显著其丰富的江湖阅历。
静玄远远看着形影不离的两人走来,温和地招呼一声,便带着二人出发了。
“师傅让我带你们下山,一来是为采购门中用度,二来也是让你们散散心,顺便添置一些新衣服。”静玄边走边开着玩笑
“可见师傅老人家有多疼你们,我看了都要嫉妒了。”
“静玄师姐心胸最是宽广,怎么会呢?”周芷若凑上前去,歪着脑袋恭维着。
最近这段时间周芷若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不少,放在从前断不会如此说话。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山下的城镇。
“我去采买物资,你们就在这附近逛逛,别走太远。”静玄临走前,塞给二人一锭银子
“下午我们在这来福客栈碰面。”
难得下山,一入集市,周芷若便被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吸引了目光。
她拿起一支珠花,又看看一对泥人,却不买,只是拉着晏月的衣袖,让她一同欣赏。
晏月没什么兴趣。
周芷若指着不远处的糖人摊子,眼睛亮晶晶的。
晏月看了一眼,径直走过去。
“两个。”
“好嘞,女侠!”小贩手脚麻利地递过两个最好看的。
晏月从袖中取出铜钱,递过去。
“女侠,这可使不得!”小贩连连摆手,“小老儿受峨眉派庇佑,才能安稳做买卖,哪能收您的钱。”
周芷若闻言,有些不知所措。
“拿着。这是规矩。”
晏月把钱放在了摊位上,她的声音不大,却让小贩不敢再推辞,拉着周芷若转身就走。
周芷若跟在后面,小口吃着糖人,忍不住问:“师姐,他也是一番好意。”
“别人的善意是别人的,我们的规矩是我们的。”晏月走进一家茶馆
“峨眉派的声誉,就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护佑一方平安得来的。”
周芷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觉得师姐说得极有道理。
“好一个‘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峨眉派后继有人。”
一个洪亮的男声从邻桌传来。
二人转头,看到一个身穿蓝色道袍的男子。
他面若冠玉,气质沉稳,看上去三十来岁,只是嘴角留着的一缕胡须,才显出几分真实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