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 第187章 今有冠文伯才压九州,及发封伯

第187章 今有冠文伯才压九州,及发封伯(1 / 1)

天光未亮,晨曦的微芒将紫禁城染上一层金辉。

汉白玉广场上,寒气如水,浸透了三百名新科贡士的衣衫。

他们站在这里,等待着科举的最后结果。

十年寒窗,万里鹏程,是鱼跃龙门,还是一场空梦,皆在今日,此时,此刻。

陆明渊站在人群之中,身形在宽大的贡士服下显得有些单薄。

他微微垂着眼帘,安静得与周围的焦躁格格不入。

终于,午门洞开,钟鼓齐鸣。

礼部尚书身着绯红官袍,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手捧一卷明黄色的圣旨,缓步走上丹陛。

他那张素来严肃的脸上,此刻竟也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

广场上瞬间鸦雀无声,无数道灼热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一卷黄绫之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甲辰科殿试,朕亲策于廷。”

“三百贡士,皆国之栋梁。今朕以策取士,择其优者,以定三甲……”

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的呼吸声。

“……今科殿试,探花……扬州府,李承泽!”

话音落下,人群中一名面如冠玉的年轻公子哥儿瞬间面色涨红,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要软倒在地,被身旁的同乡好友一把扶住。

“是李家的公子!”

“他父亲是前朝户部侍郎,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有羡慕,有嫉妒,但更多的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接受。

世家子弟,根基深厚,见识广博,中个探花,本就在情理之中。

不少出身寒门的贡士,眼中的光芒黯淡了几分。

礼部尚书顿了顿,再次开口,声音愈发高亢。

“今科殿试,榜眼……太原府,王辅臣!”

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姓氏。

太原王氏,五姓七望之一,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那位名叫王辅臣的贡士,更是早已名满京华,被誉为“天下文章第一”。

人群的骚动更大了些,但那股绝望的意味也更浓了。

探花是李侍郎之子,榜眼是太原王氏的麒麟儿。

那么状元呢?

还用问吗?

许多寒门子弟的头颅,已经无力地垂了下去。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结局。

十年苦读,读得穿楼阁,读得烂春秋,终究,还是读不过那与生俱来的门第。

朝堂之上,丹陛两侧的文武百官,亦是神情各异。

以严嵩、严世蕃为首的严党官员,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李承泽与王辅臣,都或多或少与他们有些香火情,这样的结果,对他们而言,自然是乐见其成。

而内阁次辅徐阶,则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他身后的清流官员们,大多眉头微蹙,轻轻摇头。

寒门难出贵子,国朝之弊,一至于斯。

那几位同样出身寒微,一步步爬上高位的朝中大员,此刻更是感同身受,眼神里满是复杂难言的叹息。

这条路,太难了。

就在这片或明或暗的失望与中,礼部尚书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广场,在那三百个身影中,精准地找到了那个最不起眼的少年。

然后,他一字一顿,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今科殿试,状元郎……浙江江陵,陆明渊!!!”

“陆……明……渊……”

整个汉白玉广场,死寂了一瞬。

仿佛时间都被这道声音冻结了。

紧接着,是火山爆发般的哗然!

“是他!是那个十二岁的神童!今科会元!”

“我的天!十二岁的状元?这……这是在说笑吗?”

“大乾立朝三百载,何曾有过如此之事!这简直是……是天方夜谭!”

所有的目光,所有的震惊,所有的难以置信,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数道利箭。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了那个站在人群中,依旧平静如初的少年!

陆明渊缓缓抬起头,迎着那成百上千道复杂的目光,神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他只是轻轻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迈步而出。

“宣状元陆明渊、榜眼王辅臣、探花李承泽……觐见!”

太监尖锐的唱喏声响起。

李承泽和王辅臣,这两位原本应该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此刻却像是两片黯淡的绿叶。

所有人的目光,都越过了他们,死死地锁着那个走在最前面的、小小的身影。

他走得很稳,一步一步,踏在汉白玉的御道上,不疾不徐。

他走进了那座代表着帝国最高权力的殿堂。

金銮殿内,龙涎香的烟气缭绕,百官肃立,气氛庄严肃穆。

当陆明渊那小小的身影出现在殿门时,殿内所有的目光,也同样聚焦于他一身。

严世蕃那双阴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浓厚的兴趣与算计。

如此天才,若能收入囊中,必是一把利刃。

徐阶的眼神则深邃如海,他看着那个少年,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皇帝对这份策论的欣赏,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而那些与林瀚文交好的官员,则是个个面露喜色,与有荣焉。

“江临男,陆明渊,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清朗而沉静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没有丝毫的怯懦与颤抖,平静得不像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龙椅之上,嘉靖帝换下了一身道袍,身着十二章纹的衮龙袍。

那双因为常年修道而略显淡漠的眼眸里,此刻却满是欣赏。

“平身。”

嘉靖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对着身旁的大太监吕芳点了点头。

吕芳会意,展开手中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贡士陆明渊,以冲龄之年,献救时之策。”

“其文《漕海一体疏》,论体用之辨,析利弊之源,见识高远,格局宏大,深合朕心!”

圣旨的第一句,就让满朝文武心头剧震!

“救时之策!”

“深合朕心!”

这是何等之高的评价!皇帝竟将一个少年人的策论,直接定义为匡救时弊的良方!

吕芳的声音还在继续。

“……朕心甚慰,特钦点为甲辰科状元,授翰林院编撰,官居六品。”

翰林院编撰,这是状元的标配,众人并不意外。

“……赏黄金三千两,苏州云锦千匹。”

殿内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三千两黄金!这手笔,已经不能用“丰厚”来形容,简直是“豪奢”!

“……赐京中府宅一座,以作状元府邸。另赐宫女十六人,入府侍奉。”

百官已经有些麻木了。

赐府、赐人,这份恩宠,已经超越了寻常状元太多,直逼二品大员的赏赐规格。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真正石破天惊的,还在后面。

吕芳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念其未及弱冠,便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三元及第,特加封为——冠文伯!享食邑千户!钦此!”

“轰!”

整个金銮殿,仿佛要被炸开一般!

所有人都当场愣住了!

无论是老谋深算的严嵩,还是隐忍持重的徐阶。

无论是骄横跋扈的严世蕃,还是那些自诩清高的言官。

在这一刻,全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骇然!

封伯!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刚刚踏入仕途的状元郎,寸功未立,竟然直接被封为伯爵!

大乾王朝立朝以来,非军功不得封爵,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铁律。

即便有文臣封爵,那也是死后追封,或是为国朝立下了不世之功的元老重臣。

“冠文伯”

……这个名号,更是充满了皇帝毫不掩饰的偏爱与期许。

古有冠军侯勇冠三军,少年封侯!

今有冠文伯才压九州,及发封伯!

这是恩宠吗?

不,这已经不是恩宠了。

这是圣眷!

是天子毫无保留地向天下宣告,这个少年,是他的人!

是他看中的未来!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连中三元!

这是整个大陆数千年历史都不曾出现过的事情!

众人对于陆明渊受到的恩宠,皆是心服口服!

仅仅凭借他以十二岁之龄连中三元,足以鼓励无数读书人刻苦读书!

无数道目光,羡慕、嫉妒、贪婪、敬畏……如同潮水般涌向大殿中央那个小小的身影。

他们仿佛看到,一条通天之路,已经在那少年的脚下,轰然铺开。

而陆明渊,在这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滔天恩赏面前,只是再次缓缓跪下,叩首。

他的声音,依旧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沉稳,仿佛这泼天的富贵,于他而言,不过是清风拂面。

“臣,陆明渊,谢主隆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榆仙 在柯学世界守护最好的红叶 远古杂货铺 当东北撩精遇上霸总:姐迷不死你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视频通古代,给皇帝们些现代震憾 东北民间鬼故事之枪爷讲往事 仙路搬砖 穿梭诸天的遗憾弥补者 重生嫡女掌权:冷宫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