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 第167章 今年的会元,到底花落谁家啊?

第167章 今年的会元,到底花落谁家啊?(1 / 1)

两日后的休沐,京城的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张力。

刚刚经历过一场鏖战的举子们,像是被绷紧后又骤然松开的弓弦。

有人选择在酒楼里烂醉如泥,有人则聚在茶馆中,高谈阔论。

也有人复盘着考题,争论着优劣,仿佛声音越大,便越能说服自己金榜题名。

陆明渊没有参与到任何一场喧嚣之中。

他先是依足了礼数,去赵浩然府上拜谢。

当赵浩然看到这个少年时,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

眼前的陆明渊,面色红润,眼神清亮,全身上下不见半点考场中熬出来的疲态与狼狈。

“明渊,你……这第二场,感觉如何?”

陆明渊坦然道:“回伯父,论题与判语,皆是恩师平日里耳提面命过的内容,因此还算顺手。”

此言一出,赵浩然端着茶杯的手,又是那熟悉的微微一颤。

又是“顺手”!

寻常考生能将一场的题目答完便已是万幸,他倒好,场场皆是“顺手”!

赵浩然心中那片惊涛骇浪,已然快要掀翻他这几十年的养气功夫。

他看着陆明渊,嘴唇翕动了半天,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好,好啊……老夫静候佳音!”

从赵府出来,天色已近黄昏。

若雪提着一盏小巧的琉璃灯,灯火在晚风中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公子,我们是直接回客栈吗?”

她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不急。”

陆明渊看了一眼街边熙熙攘攘的人流,说道,“随便走走吧。”

京城的街道,繁华得仿佛一幅流动的盛世画卷。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着,与周遭的喧闹格格不入。

他们路过一座书院,门前聚集着一群年轻学子,正围着一位老先生。

众人焦急地询问着第三场策论可能会考的方向,一个个神情肃穆,如临大敌。

若雪看着这一切,又回头看了看自家公子那平静无波的侧脸,心中满是疑惑。

她不明白,为何满城的考生都如热锅上的蚂蚁,唯独公子,却像是置身事外的看客。

陆明渊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淡淡一笑。

他当然不在乎。

因为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大考之前,最忌讳的便是心神不宁,自我加压。

前世那场决定命运的高考,他便是吃了这个大亏。

考前通宵达旦的背诵重点,将自己逼到了极限,结果踏入考场时头昏脑涨。

一道本该是送分题的数学大题,愣是看错了条件,最终与心仪的学府失之交臂。

那份懊悔,即便隔了一世,依旧刻骨铭心。

如今重活一回,他拥有了远超常人的心境与底气。

其一,是那过目不忘的神赋,经史子集早已烙印在脑海深处,无需临阵磨枪。

其二,便是他这具年仅十二岁的身体。

十二岁,就算这次名落孙山,又如何?

他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卷土重来。

当别人将科举视为毕生唯一的独木桥时,在他眼中,这不过是人生漫长旅途中的一处风景。

当一个人不再畏惧失败时,他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

两日后,会试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如期而至。

当陆明渊再次踏入那间熟悉的号舍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整个贡院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肃杀之气,前所未有。

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

这五道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范式。

它考的,是一个人真正的学识、见地、格局,以及洞察时局的眼光。

这是将相之才与庸碌之辈的分水岭,是决定一个读书人未来是成为裱糊匠,还是成为擎天柱的关键。

陆明渊展开试卷,目光缓缓扫过。

【论河工、漕运、海防三者之关联,并言其缓急之序。】

【前朝之亡,或曰宦官,或曰党争,或曰藩镇,试申汝见。】

【我朝北有鞑靼,南有倭寇,东南有红毛番,何以制之?】

【……】

五道题目,一道比一道宏大,一道比一道艰深。

这一次,陆明渊没有像前两场那样从容。

他端坐在木板前,闭上双眼,整整一炷香的时间,一动不动。

他的脑海中,前世历史的浩瀚长河与今生所学的经史典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汇、碰撞、融合。

许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

他认真地研了墨,笔尖在砚台上轻轻舔舐,直至饱满圆润。

然后,他落笔了。

论河工,他从大禹治水谈起,直指黄河之患非一日之功,乃是历朝历代积弊所致。

提出“束水攻沙”与“分流入海”并举之策。

论前朝之亡,他跳出宦官、党争的窠臼,直指核心在于“财赋崩溃,民心尽失”,以“天下之财,不足以养兵。

天下之兵,不足以卫民”为纲,层层剖析,鞭辟入里,令人不寒而栗。

论边防,他更是石破天惊,提出“以商养战,以夷制夷”的策略。

对北,主张开放边贸,分化拉拢鞑靼各部。

对南,则力主组建强大水师,将倭寇扼杀于外海,并联合南洋诸国,共同对抗新崛起的红毛番。

……

整整两天,陆明渊几乎不眠不休,将全副心神都沉浸在这五篇策论之中。

直到第三天下午,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靠着墙壁,缓缓闭上了眼。

不知过了多久,悠长的钟声在贡院上空回荡,惊醒了无数沉浸在文字狱中的灵魂。

“会试终——”

主考官那被拉长的唱名声,仿佛一道赦令。

刹那间,压抑了九天的情绪,彻底爆发。

有喜极而泣的嚎哭,有如释重负的狂笑,也有麻木的沉默。

陆明渊推开号舍的门,一股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

他抬头看去,只见天空不知何时变得铅灰,一片、两片……晶莹的雪花,开始从天穹之上,悠悠然飘落。

起初是零星的雪绒,转瞬间,便化作了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

整个京城,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静音键。

无数人走出屋檐,伸出手,接住那冰凉的洁白。

贡院外,焦急等待的家人;酒楼里,酩酊大醉的考生;府邸中,忧心忡忡的官员……所有人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所吸引。

压抑了太久的京城,需要一场狂欢。

庆祝会试的结束,也庆祝这场象征着祥瑞丰年的大雪。

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

三天后,雪霁初晴。

贡院门前那面巨大的红墙,成了整个大乾王朝的焦点。

放榜之日,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这里,伸长了脖子,等待着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一张薄薄的黄纸。

状元楼,京城最好的客栈之一,此刻更是热闹非凡。

临街的窗户全部打开,无数双眼睛,都死死地盯着贡院的方向。

客栈三楼,一间雅致的房间内。

陆明渊正临窗而坐,悠闲地品着一杯热茶,仿佛外面那足以将人挤成肉饼的喧嚣,与他毫无关系。

若雪站在一旁,替他续上茶水,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公子,我们真的不去看看吗?”

陆明渊放下茶杯,摇了摇头,唇角勾起一抹淡笑。

“不必。这状元楼的位置,不是比红墙底下看得更清楚么?”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者,今日贡院之前,鱼龙混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我们去了,反倒徒增烦恼。若是中了,自然会有人敲锣打鼓地来报喜,我们又何必去凑那个热闹?”

若雪闻言,这才恍然。

是啊,以公子的才学,又岂会名落孙山?

自己真是关心则乱了。

就在这时,一阵激昂的锣鼓声由远及近,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捷报——”

“大喜——”

只见一队官吏骑着高头大马,簇拥着一名手持喜报的报录人,一路敲锣打鼓而来。

“恭贺状元楼贵客,钱塘周公子,高中会试第二百一十七名,赐贡士出身!”

话音刚落,状元楼二楼的一扇窗户猛地被推开。

一个身着华服的年轻公子探出半个身子,激动得满脸通红,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赏!重重有赏!”

他身旁的下人立刻会意,从窗口抛下一袋袋沉甸甸的银子,砸在人群中,引来一片欢呼与争抢。

“周公子大气!”

“同喜同喜!”

状元楼的掌柜也满面红光地跑了出来,指挥着小二在门口摆开案桌,向围观的路人分发喜糖、糕点。

整个客栈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紧接着,不远处的“魁首居”外,也响起了类似的唱榜声,又一位幸运儿金榜题名。

一道道喜报,如同一颗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人群中激起一圈圈涟漪。

随着中榜者的名字一个个被念出,现场的气氛也愈发热烈。

终于,有好事之人按捺不住,高声喊道。

“别一个个念了!急死个人!今年的会元,到底花落谁家啊?”

这一声,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许多。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了那队报喜的官吏。

会元,乃是天下三万举子之首,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未来的宰辅之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榆仙 在柯学世界守护最好的红叶 远古杂货铺 当东北撩精遇上霸总:姐迷不死你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视频通古代,给皇帝们些现代震憾 东北民间鬼故事之枪爷讲往事 仙路搬砖 穿梭诸天的遗憾弥补者 重生嫡女掌权:冷宫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