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军队思想建设
这三大世界空军里,德国本身就算空军强国,他还完整的接收了原奥匈帝国的空军和航空产业。
从一战时期一直到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结束前,奥匈帝国的空军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
1912年,奥匈帝国正式成立了隶属于陆军的航空部队。
整个一战期间,奥匈帝国就生产了五千多架飞机,奥匈帝国的菲尼克斯和阿维亚蒂克两家公司都是优秀的飞机制造商。
所以在一战末期,奥匈帝国的航空工业就已经完全创建起来,在战后的二十年代,也在持续进步。
当然,奥匈帝国空军和其航空产业只能排在世界第二梯队,但是要清淅的知道,即便是第二梯队,也能称得上空军强国和航空制造业强国。
因为拥有独立航空制造业的国家本来就屈指可数,德国继承了奥匈帝国的主要空军资产。
不过对德国而言,更宝贵的是接收了奥匈帝国航空制造业的人才和产业,这让德国的飞机制造产能,以及机型都得到了拓展。
除了德国以外,达尔马提亚王国和东非也得到了奥匈帝国原航空制造业的一部分遗产。
达尔马提亚王国是得益于其丰富的铝矿资源,因此原本就是奥匈帝国航空工业中重要的一环,就算现在,也是德国航空产业的重要供应商。
东非则通过和哈布斯堡家族的利益勾连,在其垮台前,吸收了奥匈帝国航空制造业的少量人员以及技术。
这对东非本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很有限。
相较而言的话,东非和美国还有一处优势那就是石油资源充裕,在和平时期,德国空军训练和任务的开展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前世到了战争后期,因为能源的缺乏,德国空军的新飞行员的训练强度都不可避免的下降,飞行时长受限。
总而言之,除了实战经验的缺乏以外,东非空军几乎没有短板存在。
相较于空军,陆军方面遇到的问题就比较大了,尤其是兵源素质上,东非空军即便扩张,走的也是“优中选优”的精英线路。
而东非陆军的兵源就有些驳杂了,因为从1936年开始,东非陆军降低了入伍标准。
陆军少将塔维西赫就趁着这次机会,向恩斯特反映了这个问题。
“陛下,我们陆军今年招募的新兵,就混进了不少劣质人员,甚至是罪犯,这可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困扰。”
对于塔维西赫的怨言,恩斯特没有反驳,而是直接说:“关于军队入伍标准门坎的降低,甚至说主动引入社会闲散人员,或者一些犯罪人员的决议,本身就是我推动的。”
恩斯特就是最近东非陆军兵源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
他说道:“战争不是过家家,而是要死人的,我知道引入社会闲散人员和罪犯,容易导致兵源素质的下降,给你们的治理和训练带来一定的麻烦。”
“不过,我认为这很有必要性,因为战争本身具有残酷性,尤其是在一些不得不消耗人员。”
“或者说炮灰的地方,我们不得不做出牺牲,如果是这种作战环境,我想可能的话,自然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人员的选择就是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那些社会混子和罪犯,他们本身对国家的贡献就很低,甚至是负面的。”
“与其让他们霍霍社会,给我们国家的治安和国民安全带来隐患,不如把他们送到军营里锻炼。”
“在这方面,你们不用手下留情,即便兵员素质下降,训练强度也不能降低,毕竟现在的国际局势越发紧张,就算东非也随时有可能被卷入战争之中。”
说句不道德的话,恩斯特就是在有计划的消灭东非的“不稳定因素”。当然,在恩斯特看来,这是很有必要。
正如恩斯特之前所说,军队本身就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至少可以磨练人员的意志,塑造性格,还能学到一定的知识,这对于那些被征兵入伍的“劣质”人员,本身就是一次机会。
除此外,恩斯特本能的认为,以后二战中东非参加战争的话,大规模的人员牺牲是无法避免的情况。
而让更多的东非良家子弟牺牲在战场上相比,还是让一些闲散人员和罪犯牺牲对东非更有利。
良家子弟,即便不参加战争,他们对东非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在东非的各行各业发挥作用。
而后者只会浪费东非的社会资源,并且破坏社会公平。
这并非夸张和完全无理的说法,毕竟所谓的社会闲散人员和罪犯,他们从事的活动,本身就是通过暴力和犯罪活动,对普通公民形成不正当的竞争,甚至是人身伤害。
很多罪犯,包括小偷和强盗,亦或者是黑社会,他们的财富就是对普通人的掠夺行为,这些财富本身不是他们生产出来的。
尤其是后者,更是对社会公平性的极大破坏,他们可不会对东非的官僚下手,反而只敢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重拳出击。
这个弱势群体,不单单只妇孺,而是包括所有的普通人,在有组织的犯罪分子面前,普通人本身就是弱势的。
所以,留着他们霍霍东非的社会资源,甚至是破坏社会公正性,还不如变成耗材死在战场上,也算为国家做贡献了。
甚至恩斯特打算在未来战争爆发的初期,直接按照文档和犯罪记录,把一些不知悔改的家伙,投入到最激烈的战场上。
除了这些理由以外,恩斯特这么做还考虑到了社会风气的原因,这牵扯到战后东非社会的发展。
而这方面,给恩斯特提供参考的正是前世越战后的美国。
先不说美国发动越战是否“正义”,但是毫无疑问参加这场战争的美国青年中,有很多都是被美国感召的有志青年,说难听,也就是美国社会的“老实人”。
他们没有逃避兵役,甚至主动参加了这场战争,在初心上和那些战争狂热分子有着根本性区别。
就比如他们可能在美国政府的舆论引导和欺骗下,真的相信了自己是“自由民主的捍卫者”,而不是入侵者。
事实上,美国也确实不可能占领越南的领土,而是想扶持自己的傀儡政权,就象美国在日本,韩国做的那样。
不管怎么样,最后大量美国“老实人”死在了战场上,加之美国政府的不当人行为,这给后来美国社会风气带来几乎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就比如战后,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混吃等死的蛀虫,这些人很多贪图享受,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不顾及国家和社会利益。
并且他们还能振振有词的为自己辩护,把自己包装成“反战”,“反政府”主义者,并且洋洋自得。
这在越战末期的一个表现,就是一些逃避兵役的人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逃避兵役本身就是一种拒绝承担国家义务的体现。
越战直接导致了美国政府公信力的丧失,虽然说美国政府也确实不当人。
总而言之,美国政府和精致利己主义主义者可以说是双向奔赴,他们在战后进入美国政府的概率也更高。
毕竟愿意为国家付出和牺牲的美国青年,已经大量死在了越南战场,没有死的人,在战后受到歧视,和美国政府的抛弃也完全心灰意冷,转投阵营。
除此外,美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那些以逃避兵役为荣的社会混子,本身在越战末期,引起了社会“热潮”,这成为当时美国的一种“流行文化”。
这意味着更高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就和明星一样,而在美国这种政治体制下,更高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就等于更多的“选票”。
而这批人进入美国政府的机会也就更多,并且再过个三四十年,这些人就必然会成为美国的领导层。
这种人大量涌入美国政府,并且在三四十年后成为美国政府高层,甚至是总统。
也就不难理解在21世纪,美国为什么会遍地瘾君子,流浪汉,并且产生各种极端抽象的社会群体了。
而且美国政府不仅不反对和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反而鼓励甚至参与其中,因为这本身就是21世纪初美国政客,他们年轻时自己干过的事,他们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
恩斯特可以不希望以后东非也变成这样,哪怕东非以后腐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政府和社会层面也不能沦落到前世美国那种景象。
恩斯特对塔维西赫等人说道:“军队是改造场,20世纪的新式军队,也要有新的道德标准。”
“你们接收了这些人以后,也要尽可能的把他们变成对社会有益的人,而不是继续象过去一样,成为社会的负担。”
其实有可能的话,恩斯特自然希望东非国防军能够参考前世21世纪的远东帝国军队那样,建设成为一支全世界范围的标杆。
可惜,尝试了这么多年,东非国防军也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因为东非这个国家本身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有时代限制问题,难以解决。
东非军队是带有“原罪”的,毕竟东非当年起家的时候,靠的就是殖民扩张。
就象陈桥兵变一样,宋朝得位不正的污点,就很难让其统治者心理上克服“重文轻武”的问题。
东非国防军想变成恩斯特心中所想的模范军队,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优良传统来改造。
而在20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东非都没有这种机会,毕竟一直到一战末期,东非都还在继续搞侵略扩张这一套。
一个肆意侵略其他地区的国家军队,怎么可能以较好的道德水准约束!
而随着时代发展,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恩斯特希望东非国防军能够重新“改造”。
因为东非的领土扩张基本已经到了尽头,传统殖民主义的时代也已经到了生命的末期0
他对塔维西赫少将说:“以后东非国防军要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因此,你们在军队的思想,训练以及社会形象上,要加以改进和学习,约束帝国军人的行为。”
“东非国防军以后是维护世界和平,以及保卫国家安全和民众生命和财产的重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维陈旧,甚至是反动的军队,都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众矢之的,就象现在的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
“他们就是东非的反面素材,美国军队那种轻浮,松散,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也不是我们军队应该学习的。”
“关于国防军的思想建设和组织纪律,还有各种规章制度,等过一段时间后,政府会进行一次新的纠正,建设一支真正的仁义之师,正直之师是未来东非国防军的目标。”
关于打造思想现代化的东非国防军,恩斯特以前确实没有好的办法,但是这个时候又重提,是因为恩斯特找到一个模板。
这支全世界在思想上最先进的部队,有很多可取之处,可以供东非国防军参考,恩斯特已经组织人员秘密前往当地进行调研。
当然,这次东非也是借着“考察”的名义,打算正式和这支武装力量创建联系的,从而为以后东非支持远东抗日战场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这支西北武装力量所处的位置很关键,毕竟他们的根据地紧挨着关中和山西,毫不客气的说,占据这里,日本入侵者就不可能睡的好觉。
当然,恩斯特自然不会和塔维西赫少将等人提起自己派人到远东帝国调研学习的事。
所以,这次所谓的“调研”活动保密性极强,不仅金陵政府不知道,就算是东非政府也不知道,甚至被派往远东亲自参与这次行动的东非人员,都不知道恩斯特心里的想法。
恩斯特的诉求也不高,等拿到了远东帝国取回来的“真经”,就立马组织人手将其军队建设经验和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整理,然后在东非国防军推广。
但凡东非国防军能学个七八分象,恩斯特也能心满意足了。
恩斯特说道:“好了,接下来我还要视察布拉瓦约的一些保密工程项目,这次对军队的巡视就先到此为止了,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军队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不仅武器装备和战术要及时更新,军队思想建设和组织纪律也要跟得上。”
“我希望下次我来的时候,布拉瓦约的国防军已经彻底脱胎换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气的说,占据这里,日本入侵者就不可能睡的好觉。
当然,恩斯特自然不会和塔维西赫少将等人提起自己派人到远东帝国调研学习的事。
所以,这次所谓的“调研”活动保密性极强,不仅金陵政府不知道,就算是东非政府也不知道,甚至被派往远东亲自参与这次行动的东非人员,都不知道恩斯特心里的想法。
恩斯特的诉求也不高,等拿到了远东帝国取回来的“真经”,就立马组织人手将其军队建设经验和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整理,然后在东非国防军推广。
但凡东非国防军能学个七八分象,恩斯特也能心满意足了。
恩斯特说道:“好了,接下来我还要视察布拉瓦约的一些保密工程项目,这次对军队的巡视就先到此为止了,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军队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不仅武器装备和战术要及时更新,军队思想建设和组织纪律也要跟得上。”
“我希望下次我来的时候,布拉瓦约的国防军已经彻底脱胎换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