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彩唐 > 第18章 贫道张角

第18章 贫道张角(1 / 1)

藏书阁很大,摆满了书架。

书籍的材质更是多种多样,不过最常见的还是三种:

竹简、布帛、纸。

目测竹简书籍应该占大多数,所以整栋阁楼都被摆的满满的。

看上去蔚为壮观。

李世民和杜如晦脸上的表情,都变的庄重了许多,显然深受触动。

但对陈玄玉来说……也就一般般吧。

图书室他可见过太多了。

前世国内十大图书馆,藏书最少的一家,都有一千多万册。

随便一所大学,没有几十万册藏书,都不好意思对外宣称,自家学校有图书馆。

陈玄玉去国家图书馆参观过,那里藏有五千五百馀万册书籍。

那才叫一个震撼人心。

所以,他说眼前这座藏书阁一般般,还真不是贬低。

确实一般般。

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小瞧这座图书馆。

在这个年代想凑够八千多册书籍,其难度不下于,前世创建一座千万藏书的图书馆。

关键是,这些书籍都是皇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含金量拉满。

这都是华夏文明最宝贵的财富啊。

李世民和杜如晦已经走到书架前,各自拿起一卷书翻看起来。

陈玄玉则找到看守,询问有没有书目。

看守不敢怠慢,把书目拿出来给他,也是厚厚的一册。

大致翻看了一下,创建有明确的分类,比如经史子集、农兵医等。

还有很多小分类,比如儒、释、道。

陈玄玉直接翻到道家那一栏,看到了好几个版本的道德经,全都是古之先贤亲笔注释。

还有南华经,也就是庄子,不过这本书注释版本就比较少了。

比如淮南王注释版,比如张角注释版。

张角?

陈玄玉有些疑惑,古代有和张角同名的大学问家吗?

没听说过啊。

莫非又是被历史掩埋的先贤。

然后……

张角?卧艹。

陈玄玉震惊了,不会真是那个张角吧?

【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

这句台词情不自禁的浮现在他脑海里。

如果真的是他,那可太了不得了。

陈玄玉激动的手都颤斗起来。

淡定淡定,心里不停的提醒自己,又连续深呼吸,情绪才算稳定下来。

接着他不动声色的问旁边的管理员:

“写这部书的张角,名字好陌生啊,是哪朝人?”

那管理员不疑有他,随口回道:“就是东汉末年那个反贼张角。”

实锤了。

竟然真的是他。

陈玄玉的心,再次忍不住剧烈跳动起来。

没想到,大贤良师竟然还注释过南华经。

不过想想也正常,他先是道士,然后才是黄巾军领袖。

如果对道家没有很深的研究,又怎么能发展那么多信徒。

而且为了发展信徒,他肯定要对道家典籍做注释。

这是他思想的体现,也是他发展信徒的教材。

只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后来这些注释版书籍被销毁了。

藏书阁这本南华经注,应该是漏网之鱼,被隋炀帝给收藏了。

当然,以上都只是猜测,真相早就被历史掩埋。

陈玄玉很想问管理员,把这部书找出来,好好拜读一番。

探究一下大贤良师的内心世界。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如果他不是道士,如果他不准备改良道教开山立派,那看也就看了。

至少李世民不会因为他看了一本书,就怀疑他要造反。

但可惜,他两条全占了。

如果他看了张角注释的经书,恐怕李世民真的会睡不着的。

所以,必须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要在雷区蹦迪。

强压下内心的冲动,他继续翻动书目。

在兵书一栏里,他看到了《孙子兵法》——刘向。

刘向他自然知道,西汉末年的大学问家。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位竟然也为孙子兵法写过注释?

这确实触及到了他的盲点。

继续往下翻,很快就到了医学分类。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让他挪不开眼睛的名字。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是的,不是伤寒论,而是伤寒杂病论。

虽然陈玄玉不是医生,但伤寒杂病论的大名,他照样如雷贯耳。

在前世这可是写在历史教科书上的着作。

出于好奇,陈玄玉也大致做过了解。

其经历堪称坎坷,几度濒临在失传边缘。

张仲景成书后不久就去世了,这部书也跟着消失。

甚至就连带张仲景这个人也被世人遗忘。

至少在市面上是失传了。

私底下有没有人秘而不宣,谁都不知道。

它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已经是西晋时期。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在整理皇家藏书的时候,发现了一堆残破简牍。

整理后发现,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只是可惜,杂病部分缺失严重,他重新整理于是就有了《伤寒论》。

世人这才知道,东汉有一位叫张仲景的大医学家,编着了一部旷世医典《伤寒杂病论》。

但古代学问传播确实太慢了。

穿越后陈玄玉多方打听,别说《伤寒论》这本书的去向,听过这个名字的人都不多。

至少金仙观没人知道这本书。

这就意味着,王叔和整理出来的《伤寒论》,很可能被某些人藏起来了。

亦或者在战乱年代,被人藏在了某处,到现在还没被发现。

至于它下一次出现是什么时候,陈玄玉也不清楚。

毕竟他只是历史爱好者,不是这方面专家,也不是什么都研究的。

到了北宋时期,有人在整理皇家藏书的时候,再次发现了一堆残破竹简。

经过考证,确定为《伤寒杂病论》。

巧的是,这部残篇伤寒论部分缺失严重,杂病部分比较齐全。

经过整理后,就有了《金匮要略》。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大概囊括了伤寒杂病论七八成的内容。

然而问题就在于,缺失的那部分,其中有六卷名叫《论病》。

从名字可以猜测,应该是探讨医理的部分。

而中医体系最大的短板,恰恰是医理过于混乱和薄弱。

论病或许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它能为后人指明方向。

通过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完成医理的构建。

但没有如果……

可以说,伤寒杂病论《论病》部分的失传,是中医史上最大的遗撼,没有之一。

没想到,竟然在隋炀帝的藏书室,看到了这部失传的巨着。

这甚至比看到张角注释的南华经,还让陈玄玉激动。

说白了,南华经最重要的是它本身。

自古以来名家注释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缺张角那一版。

可《伤寒杂病论》不一样,这东西是真的能影响医学进程,能影响人类社会演变的。

现在,竟然在隋炀帝藏书室看到了这部失传的医书。

让陈玄玉如何能不激动。

他心中忍不住祈祷,千万要是完整本啊。

也顾不上情绪了,他一把拉住管理员,追问道:

“这部书,对就是这部,在哪里,快带我去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凡人吴普同 战锤:恐虐是我的神选 影综:我在韩剧做有钱人 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 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门外的坏家伙们和体内的坏家伙们 亮剑:背靠未来,打造最强中械师 糟糕!废物皇子他觉醒了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