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彩唐 > 第13章 年轻的天可汗

第13章 年轻的天可汗(1 / 1)

第二天,李世民就率众出发。

此行并未带多少人马,只有三千五百骁勇随行。

至于洛阳这边,则交给了李元吉。

李元吉虽然能力不行,但围个城还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还有屈突通等大将协助。

这一点倒是和原本历史上记载差不多。

事实上,陈玄玉对历史的改变微乎其微,不是他不想,而是能力不够。

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一直在努力靠近权力中心。

这几天,李世民与他谈了很多,可以说是纵论古今。

既是好奇,也有考校之意。

这反而正如了陈玄玉的意。

如果谈学问,他还真不行。

毕竟他连论语有多少个字都不知道,谈学问那就是开玩笑。

至于诗词歌赋,他能完整记得的,也就床前明月光和锄儿日当午了。

连当个文抄公的机会都没有。

但要说谈史,十个李世民绑一块儿都不如他。

不是他自大,而是获取知识的难易程度不一样。

而且李世民要做的事情太多,也没那么多时间用在研究历史上。

陈玄玉不同,前世信息大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可太多了。

那会儿他就是个普通人,人生前二十五年基本都用来读书了。

工作后,有闲遐也会翻翻史书,还有无数专家的各种解读。

单单在解读历史这一块,他说吊打李世民,并不是妄言。

不过他也没有什么都说,大多问题都是浅尝辄止。

只有在谈到当前局势的时候,才会稍稍讲的深入一些。

即便如此,也让李世民激动的几次拍案叫好。

现在李世民已经完全不怀疑他的学识。

对他也更加的重视,甚至允许他旁听军事会议。

这个信号可就太明显了,秦王一系的将领,纷纷向他释放了善意。

尤其是之前就和他有过交集的尉迟恭、秦琼等人,经常找他聊江湖传闻。

双方的关系增进非常快。

不过在和李世民交流的过程中,陈玄玉也察觉到,其性情与历史中记载有不小的差别。

比如,李世民过于依赖自己的军事能力。

他嘴上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有意无意间总是流露出一副,只要有军队就有一切的想法。

再比如,他的心胸没有史书记载的那么宽广,还很记仇。

最典型的就是单雄信。

李世民提起他,可谓是咬牙切齿,数次表示要手刃此人。

至于原因……李世民打仗喜欢冒险,经常带着几百人去挑衅敌人。

有一次单雄信带兵来追,矛头都要扎到他的后背了,幸亏尉迟恭及时赶到将他救下。

可以说,这是李世民出道以来,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这个记忆太深刻了,以至于他始终无法释怀。

完全没有后来,接纳魏征等人时,所展现出来的气度。

一开始陈玄玉还以为,是史书美化了他。

后来想到李世民今年才二十三岁,就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太年轻,人生太顺利,远没有后来那么成熟。

只能说,要感谢李渊的打压,以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迫害。

这些挫折,才让他真正成长起来。

想通这一切,陈玄玉就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不要帮助李世民规避那些挫折。

否则,缺少了那些磨砺,对他和天下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就这样决定了。

虎牢关之战结束后,先不去长安了,回道观继续充实自己。

等李世民真正成熟了再出山。

而且,去了长安看似舞台更大,自己发挥的馀地实则更小了。

到时候做什么都得看人脸色,反而眈误自己行事。

关键还危险,不能排除李建成把他当鸡杀了给猴看。

到时候他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不去长安,对自己来说才是海阔天空。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陈玄玉内心陡然一松。

事实上,从下山以来,他的内心远没有表现的那么轻松。

首先,八岁就长安介入朝堂纷争,实在太早了点。

木秀于林啊。

其次,改变时代岂是说说就行了的,万一因为自己的介入,时代变得更坏了呢?

最后,自己的骼膊太细,一切全都系于李世民的信任和重视。

出了事儿也没人保自己,安全太没有保障了。

运气不好,可能就被夺嫡的馀波给弄死了。

这一切压在心头,让他始终无法安心。

现在决定不去长安,真就是顿感海阔天空。

没了压力,他的行为更加恣意。

每天除了陪李世民纵论古今,就是去找秦琼等人侃大山。

要么就是到处乱跑浏览古代美景。

只可惜,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太严重,这一路看到的都是荒山野岭,草木都非常稀疏。

实在没什么美可言。

几日后到达虎牢关,李世民开始忙于军务,没那么多时间闲聊。

陈玄玉就更加自由了。

每天到处乱跑,看什么都好奇。

这轻松惬意的模样,不象是来打仗的,倒更象是来踏青的。

不少人对此提出抗议,认为他破坏了大战氛围,影响军心士气。

李世民还没说什么,杜如晦先反驳道: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现在将士们尤如拉满的弓,若不能释放必伤己身。”

“玄玉不为形势所迫清静自娱,反能帮助将士们放松心弦。”

尉迟恭附和道:“是啊,连八岁孩子都不怕,我们有什么好惧怕的。”

程咬金、秦琼等人也纷纷出声表:

“区区窦建德而已,何惧有之。”

看到这么多人出面为其说话,众人终于意识到,陈玄玉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小道童了。

他已经获得了很多人的友谊,不能再简单将其视作八岁的小孩子。

之后再没有人挑他的刺。

不过陈玄玉也知道,自己到处乱跑确实有些不合时宜,还容易得罪人。

经过此事后,也变得老实起来。

每天除了找熟悉的人侃大山,就是去伤兵营协助松峰道人,编写急救方略。

至于外面的战事,他也只是保持适当的关注,并没有尝试建言。

这次不是谦虚,而是真不敢。

还是那句话,虎牢关之战就是走钢丝,能打赢全靠李世民的观察力和决断力。

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战机。

换个人开天眼都不一定能复制。

陈玄玉是真的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生怕一句话说不好,改写了战局。

他可不想成为窦建德方的vp。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和原本历史上没有太大区别。

双方拉扯了一个多月,窦建德终于露出破绽,被李世民以四千骁勇击败。

窦建德自己也成为阶下囚,并说出了那句:

今不自来,恐烦远取。

之后李世民押着窦建德来到洛阳城下,迫降王世充,达成了一战擒双王成就。

再然后就是大清算,他下令将单雄信、段达等十馀人处死。

李世绩和单雄信是至交好友,找李世民求情,愿用自己的一切来换单雄信活命。

然而李世民根本就听不进去劝谏,执意要报仇雪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非池中物 从生孩子开始,苟成仙古第一帝族 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华夏国学智慧 被逼换亲后,我被五个道侣宠疯了 王腾莫湘 我都仙帝了,你还让我上大学 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 唯我独法:东京奇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