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狼烟滚滚,营垒遍地。
城外,唐军围着洛阳挖沟筑垒,阻断内外交通。
城内已然粮尽,饿殍遍地,人相食。
暮春三月,杨柳飞絮。
漫天飞舞的杨柳絮,随着风势起伏,渐渐在尸骸上复盖了一层白茫茫的薄纱。
城外,跟随李世民巡视壕沟堡垒的尉迟恭连声吐槽:
“呸,这柳毛忒烦人。”
李世民笑呵呵的道:“敬德此言可莫要让那些文人骚客听到,否则定会指责你煞风景。”
尉迟恭用手捂住口鼻,闷声道:
“什么风景,我老黑看不到,只觉得烦。”
“哈哈……”李世民大笑不已:“敬德果实诚人也。”
他笑的开心,不防几朵柳絮趁机钻进了口中。
正准备吐出来,喉咙处却猛然传来一阵奇痒,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爬一样。
他下意识的伸手捏住喉咙,连声干咳。
尉迟恭连忙问道:“大王,您怎么了?”
跟在后面的亲卫队长段志玄,也都露出关切的目光。
奇痒来的快去的也快,咳嗽几声就消失了,李世民摆摆手道:
“无事,柳絮飞入口中刺挠的了。”
尉迟恭这才放下心来,说道:
“您看,我就说这柳毛烦人的很。”
“早知道当初就该把柳树全砍了。”
大军围攻洛阳,砍伐了大量树木打造各种器械,否则柳絮只会更多。
李世民只是笑笑,也没再说什么,继续视察军阵。
此举也有鼓舞士气的作用。
刚转了半圈,就有信使来报,窦建德有异动。
李世民心头一沉,立即返回帅帐,召集诸将议事。
得知窦建德率十馀万大军来袭,诸将皆大惊,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以萧瑀、屈突通等人为首认为:
“若王贼和窦贼里应外合,我军危矣。”
“不若暂且退兵,避其锋芒。”
但更多的是主战派。
郭孝恪就认为:“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窦建德此时来袭,正是天意让我们一战解决二贼。”
薛收更是直接拿出了具体的策略:
“王世充已是瓮中之鳖,只需留下一支军队固守壕沟壁垒,就可以将其困死。”
“大王可率精兵前往虎牢关,亲征窦建德,必能战而胜之。”
李世民大喜,表彰了郭薛二人,并全盘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之后就下令调动各军,准备迎战窦建德。
军令既下,诸将不敢复言,皆依令而行。
等诸将都退去,李世民脸上笑容退去,愁容满面的看着眼前的地图。
别看他在外人面前表现的胸有成竹,实则内心压力巨大。
洛阳城池坚固,不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
窦建德也是雄才大略之人,此次率精锐十馀万来袭,势不可挡。
而他能动用的军队有多少呢。
不足两万。
七八倍的人数差,就算李世民再自信,也不敢轻言获胜。
他所能依仗的,就是虎牢关天险。
而且比起直面这十几万大军,他更怕窦建德采用围魏救赵之法。
此次攻打王世充,大唐动用了八万精锐。
李孝恭和李靖南征萧铣,也带走了十馀万大军。
再加之镇守各地的军队,长安已是空虚。
如果窦建德不来虎牢关,而是攻打长安,他只能回师救援。
如此一来,消灭王世充的计划将前功尽弃,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由此可见,他面临的压力是多么的巨大。
忌惮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更怕他不来虎牢关。
巨大的压力,加之矛盾的心理,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
“咳咳……”
喉咙部位再次出现奇痒,他连连咳嗽,才勉强将这股痒意压下。
咳嗽声惊动了外面的亲卫,段志玄连忙进来询问。
李世民并未在意,只道无事就让他离开了。
这一晚,帅帐里的灯光到半夜都未熄灭,李世民的咳嗽声时不时就会响起。
尉迟恭等将领都知道他身上的压力,却没有丝毫办法。
只能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奋勇杀敌,诛灭窦建德。
李世民也是到了后半夜,才昏昏沉沉的睡下。
然而天还未亮,就被喉咙部的奇痒吵醒,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明显能听出,咳声里夹杂着轻鸣。
段志玄连忙掀开帘子进来,就见到李世民正捏着自己的喉咙,满脸痛苦之意。
仔细观察,他发现李世民脸庞竟然有些轻微浮肿。
这可把他吓的脸色发白,立即派人去找随军医师过来。
李世民也察觉到身体异常,没有再阻止。
他作为亲王,出征自然带的有太医跟随。
只不过因为伤兵营缺少医师,平日里他就让太医去那边帮忙。
这会儿还得派人去喊过来。
很快太医郑良祺到来,一番诊断过后给出结论:
肝气郁结引发的气疾。
肝气郁结?段志玄哪还会不知道咋回事儿。
这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他并没有因此就觉得李世民胆小,二十三岁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这一步的?
而且压力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怎么可能不担心?
区别是,有的人会被压垮,有的人会奋起反击。
李世民就是后者。
这种有血有肉的英雄,反而让他更加敬佩。
可现在的问题是,别人不一定会如他这般想。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绝对会影响军心。
尤其是,部分大将本就有退缩之意,被李世民强压了下去。
如果给他们知道,李世民自己都担心的生了病,肯定又会起波折。
所以,此事必须要隐瞒下去。
李世民迅速做出决定,向段志玄使了个眼色。
段志玄立即呵斥道:“大王分明是感染了风寒,再敢胡说八道动摇军心,本将砍了你的脑袋。”
郑良祺也不是笨人,动摇军心的话一出来,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噗通跪在地上叩头:
“是下官医术不精误诊了,请大王恕罪。”
李世民和声安慰道:“数月大战军中伤患众多,你尽心医治过于劳累难免出错,无需自责。”
“这几日就不用去伤兵营了,专心为本王医治,权当是歇息了。”
郑良祺满头大汗,徨恐的道:
“谢大王不罪之恩。”
然后他开了药方,自然是舒肝解气、止咳的,亲自抓药煎煮。
这边药还没有煎好,那边诸将差不多都知道李世民生病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
得知他感染风寒,倒也没有多想。
不过这么大的动静,也是瞒不住人的,很快军中就各种小道消息乱飞。
至于什么病,为什么得病,并不重要。
主帅在关键时刻生病,本身就是一件大事,一个不好也是能动摇军心的。
所以,在处理过日常事务之后,李世民如常巡视全军。
将士们亲眼见到他出现,谣言不攻自破,军心稳固如初。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李世民的气疾并没有好转,反而日渐严重。
几日后已经到了张口就咳的地步。
这一下,大家终于意识到问题大。
-----------------
武德四年三月丙申,于青城宫顿营,太宗遘气疾……顿兵于谷水以养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