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房间,陈玄玉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是个穿越者,前世的事情就不提了。
原身是松峰道人捡回来的孤儿,并收为弟子悉心照料。
陈这个姓氏,是松峰道人的俗家姓氏。
由此可见,松峰道人也是将他当亲儿子抚养的。
只是可惜,这个年代婴幼儿的夭折率实在太高。
原身在两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
然后被穿越者灵魂附体。
陈玄玉用了两年时间了解这个时代,学习这个时代的语言、文本等等。
当他得知现在是隋末唐初,天下还未一统的时候,别提多开心了。
前世他就是历史爱好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热门人物,更是进行过一定研究。
要问他最喜欢的帝王是谁,那肯定是没有的。
但要是加个之一,肯定是有李世民的。
没想到竟然穿越到了初唐时期。
这要是不去会一会他,那不是白穿越了吗。
如果能和他携手平定乱世……
奈何,这具身体才只有几岁,有心无力啊。
但等自己长大了再去找李世民,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而且还会错过很多历史大事件。
于是他就把目光放在了师父师兄身上。
望师(兄)成龙。
他也没教别的,就从医术入手。
一来金仙观祖传医术,有基础在。
二来,作为穿越者他深悉李家祖传高血压,长孙皇后有严重气疾。
医术是接近李世民的捷径。
于是就找了个机会,把生物学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告诉了他们。
至于他为什么会懂这么多……
大家都添加宗教,成为封建迷信的一分子了,这个事情还需要解释吗?
梦中白胡子老爷爷教的完事儿。
至于他们信不信……
反正他们再也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了。
松峰道人师徒几个,在医术方面确实有一手。
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将陈玄玉传授的知识消化吸收,并重新编写了祖传医书。
时间不知不觉也来到了武德四年三月份。
熟知这一段历史的陈玄玉知道,李二最高光的一战即将拉开帷幕。
二十三岁,一战擒双王。
作为穿越者,他自然不愿意错过。
他也没指望立多大的功劳,更没想过献计献策。
一战擒双王本就是走钢丝,李世民能行,换个人大概率是走不成的。
自己胡乱建言,坏事的概率比立功的概率还要大。
这次去主要是打卡,顺便展露一下医术,为后续给李世民、长孙皇后治病做个铺垫。
如果他没记错,李世民的风疾在贞观初年就发作过一次。
不过当时他身强体壮,很容易就治好了,所以也没有引起重视。
反倒是长孙皇后的气疾一直很严重。
李世民一直在查找名医诊治,史书记载他曾盛情邀请孙思邈留京。
只可惜,对这两种病,孙思邈也没太好的办法。
且他也受不了官场这个粪坑,就婉拒了李世民的挽留。
陈玄玉却知道,风疾就是高血压,气疾是哮喘类疾病。
这两种病,前世急救培训中都学过。
虽然他没能力治好,但控制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他将这两种病的原理告诉当代名医,比如孙思邈等人,也不难做到有效控制。
这就是陈玄玉给自己预留的出山契机。
那会儿他正好十来岁,正是干大事的年龄。
本来他以为,说服师父出山助唐会很难。
但他还是低估了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准备的话术才用了十分之一,他们就同意了。
接下来。
大唐,我来了。
-----------------
静室,松峰道人看着四个弟子,说道:
“玄玉的建议,你们如何看?”
老四李玄明愣了一下,道:“刚才不是已经决定下山了吗?”
老二刘玄清无语的道:“那是为了将老五给稳住。”
老大宋玄虚颔首道:“师弟虽然有奇遇在身,但毕竟年幼,这么大的事情我们需要仔细斟酌。”
李玄明这才明白是咋回事儿,当下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参与天下争霸,太危险了。
即便李唐得天下的概率最大,可就凭他们这几只小虾米,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是两说呢。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不是谁都能吃的,没那个能力,被砸死的概率更大。
很显然,老大老二都是这个想法,所以才会将老五支走。
老三成玄真却慢悠悠的道:“稳住老五?要是不下山他闹起来,你们谁来哄?”
几人顿时都不说话了。
陈玄玉和他们年龄相差太大,几人都是把他当儿子养的,那是发自内心的疼爱。
他真要闹起来,几人还真没办法。
这时,松峰道人开口道:“看来玄真是支持下山了。”
成玄真也没有隐瞒,直言道:“我不想再忍受少林寺的羞辱。”
闻言众人脸上也都露出憋屈之色。
少林寺在少室山,离会仙峰金仙观也就二三十里的距离。
一佛一道,发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
主要是少林寺家大业大,趁着乱世极速扩张。
触手已经伸到了会仙峰脚下。
为了争夺信仰和利益,少林寺的僧人竟然鼓动信徒,排挤欺压金仙观的信徒。
金仙观的信徒就来山上求助。
成玄真是道观知客,负责接待访客以及观外事务,就由他出面去处理此事。
结果,少林寺的僧人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倒打一耙。
说金仙观污蔑他们,要求道歉。
金仙观可没资格和少林寺掰腕子,闹到最后还是只能低头。
一想到此事,即便是早就看破红尘的松峰道人,内心的怒火都无法遏制。
更遑论是玄虚几人了,一个个脸色都非常难看。
松峰道人深吸口气,斩钉截铁的道:
“下山,助唐。”
成玄真脸上露出难以遏制的笑容,李玄明也是跃跃欲试。
宋玄虚、刘玄清也没有再说什么。
事到如今,没什么可尤豫的了。
接下来的会议就变成了,如何下山。
总不能就这么跑到李世民面前,说我们是来帮你的。
那不成天大笑话了。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人虽然没什么大本领大见识。
但在这年代,能读书识字又懂医术,本身就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
基本的东西还是懂一些的。
商量了一番之后,决定先去找当地唐军将领,或者找衙门的官吏。
得到他们的推荐,再去洛阳找李世民。
主意既定,松峰道人立即安排道:
“玄真,下山连络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成玄真说道:“师父放心,我马上就下山。”
松峰道人点点头,又对其他三人说道:
“我们好好准备一番,到了军营之后该如何做。”
“虽然不求有功,但这般机会若不抓住,天尊也不会原谅我们的。”
-----------------
武德三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
只用了两个月就拿下十七个县,只馀洛阳一座孤城。
金仙观所在的嵩阳县,就是在此期间被唐军攻克。
唐朝确实具有一统天下的气象,并未劫掠百姓,反而第一时间清剿匪患,任命官吏。
嵩阳县令薛世显到任第一时间,就邀请县里的大户、名流赴宴,要求他们出面协助朝廷安抚百姓。
金仙观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当时就是松峰道人和成玄真一起赴宴的。
之后也是成玄真和衙门沟通,双方也算是熟识。
所以成玄真下山后,直接就去衙门找到薛世显表明来意。
薛世显非常惊讶,他对金仙观做过了解,就是一群老实本分的道士。
除了不错的医术,就没有别的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可这群老实人,却突然表示要去支持秦王,让他如何敢相信。
对他的疑惑,成玄真早有准备,道:
“我们只是一群庸人,没有别的奢求,只希望天下太平。”
“大唐天子仁慈,爱民如子,实乃天命所归。”
“我等虽是方外之人,也愿为大唐效绵薄之力。”
薛世显为难的道:“非是我不信道长之言,实在是……”
实在是你这冠冕堂皇的话,没有说服力啊。
成玄真咬了咬牙,内心似乎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沉声道:
“明府可知我金仙观与少林寺的事情?”
薛世显恍然大悟,他自然知道双方的恩怨,对少林寺的做法也很是不满。
毕竟少林寺无序扩张,损害的是衙门的权威。
然而少林乃禅宗祖庭,不是他一个县令能得罪的起的,也只能和稀泥。
金仙观这次下山去帮助秦王,估计是被欺负的狠了,想要搏一搏。
如果真能和秦王搭上线,少林寺肯定会有所顾虑,不敢再如之前那般欺辱他们。
想通这一切,薛世显登时就觉得,一切都合理了。
这就是典型的,老实人被逼急了。
至于要不要帮忙搭桥牵线……
那还用问吗,肯定是支持的。
有些事情其实是心照不宣的,那位秦王殿下对皇位可是虎视眈眈。
在他的计划里,是要将洛阳打造成自己的基本盘,以便于和太子李建成竞争。
所以,来接管河南郡的官吏,大多都出身于秦王府,或者与秦王府有旧。
薛世显本身就是秦王府旧吏,否则也不可能担任嵩阳县令。
他在这里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替李世民拉拢地方名流、豪强。
金仙观虽然才只有十来个人,但能传承百年以上,也不能小觑。
他们的依仗前面已经说过,就是那一手医术。
靠着布医施药,在本地积累了很高的名望。
而且他们从不敝帚自珍,但凡有人来交流医术,都会倾囊相授。
本地的医师或多或少都承过他们的人情。
也正是因此,少林寺才不敢直接动他们,只能出一些阴招。
所以,金仙观也是薛世显拉拢的目标之一。
之前他一直在发愁,具体该怎么做。
毕竟金仙观一直表现的无欲无求,他实在不知道从何下手。
现在对方主动送上门,他哪会放过。
当即就给李世民写了一封信,道明金仙观助唐之事。
拿到通行证,松峰道人也没有尤豫。
只留下三个年老的道人看家,带领剩下十三人踏上了前往洛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