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渭水龙舟的灵脉之约
秦穆公五年的端午,渭水两岸的杨柳抽出新绿,却被一层薄薄的灵气薄雾笼罩。晋国的 "泛舟节" 正值此时,河面上百艘龙舟首尾相接,船头雕刻的 "玄龟" 图腾在阳光下泛着青光 —— 这是晋国与仙门 "青城派" 合作炼制的法器,能借水脉灵气增强龙舟的稳定性。
赵鞅的使团早已在岸边等候。三百石血灵谷种子装在特制的 "灵脉陶罐" 中,罐身上的血络符随着渭水的波动微微发亮。他身后的二十名秦修士穿着改良后的灵纹甲,甲片上的狼魂符与血窍诀纹路交织,既保留了西陲的坚韧,又融入了中原的灵秀 —— 这是百里奚特意叮嘱的 "示融之策"。
"秦使远道而来,晋侯已在 ' 望仙台 ' 等候。" 晋国大夫郤芮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轻视,他的目光扫过秦修士腰间的青铜剑,剑鞘上镶嵌的煞灵晶让他皱起眉头,"只是仙门贵客也在台上,秦使的法器 最好收敛些煞气。"
赵鞅微微一笑,示意修士们运转 "敛气诀"。煞灵晶的黑光迅速黯淡,血络符的赤色却愈发纯净:"我秦法器虽粗鄙,却能在浊水中护灵脉。今日特带血灵谷献于晋侯,此谷经血窍术改良,能在灵气稀薄处生长,或许对晋国的 ' 灵脉不均 ' 之症有所裨益。"
登上望仙台时,赵鞅感受到了明显的灵气压制。台基由整块 "聚灵玉" 打造,四周布着青城派的 "清心阵",这种阵法能净化血气,对秦修士的血窍术有天然克制。他不动声色地捏碎掌心的 "反清符",符纸化作的赤色气流在体内形成护罩,这是钟离权专为应对仙门阵法炼制的法器。
晋惠公(此时尚未继位,仍是公子夷吾)坐在主位,身边的青城派长老玄真子闭目养神,拂尘上的银丝无风自动,显然在暗中探查秦人的修为。当赵鞅呈上血灵谷种子时,玄真子突然睁眼:"此谷蕴含血气,恐污染我晋灵田。"
"长老此言差矣。" 赵鞅早有准备,将一粒种子抛入渭水。种子遇水即发,根须在水中舒展成血络符的形状,竟吸收了水中的浊气,开出一朵赤色的灵花,"此谷能在浊水中生长,正是净化灵脉的利器。晋国的 ' 玄龟灵脉 ' 近年不是受饕餮浊气侵扰吗?血灵谷或可解忧。"
晋惠公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玄龟灵脉是晋国的命脉,却因靠近黑风渊,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仙门符箓净化浊气。他示意郤芮接过种子:"秦使既有心,可随孤登龙舟观礼。若血灵谷真如所言神奇,孤愿与秦共探灵脉之术。"
龙舟行至渭水中央时,青城派的弟子突然发难。玄真子的拂尘化作青虹,斩向水中的血灵花:"蛮夷之术,也敢在仙门前献丑!"
赵鞅早有防备,指尖血窍渗出精血,在空中画出 "血龙符"。赤色龙影与青虹碰撞,激起的灵气波纹让龙舟微微震颤。血灵花不仅未被斩断,反而吸收了碰撞的灵气,瞬间绽放成丈许大的花海,花瓣上的纹路组成了完整的 "血络阵"。
"这是 能在水中运转的血窍术?" 晋惠公失声惊呼。晋国的修士尝试过无数次在水中布阵,却因灵气分散而失败,秦人的术法竟能借浊水之力凝聚血气。
玄真子脸色铁青,却不好再发作。赵鞅趁机说道:"我秦修士在煞气中摸索出的微末之技,虽不及仙门精妙,却有几分实用。若晋侯不弃,可派修士随我回雍城,观摩 ' 灵田共生术 ';我秦也愿学习晋国的 ' 聚灵塔 ' 之法,互补长短。"
渭水的灵脉在花海中泛起金色涟漪,仿佛在呼应这突如其来的术法交流。晋惠公望着水中绽放的血灵花,又看了看玄真子紧绷的侧脸,缓缓点头:"可先在边境设 ' 灵脉互市 ',秦以血灵谷、煞元丹交换晋的聚灵符、清灵丹。待端午过后,孤再派使者回访。"
二、灵脉互市的初显成效
"灵脉互市" 设在秦晋边境的 "龙门渡",这里是渭水与泾水的交汇处,地脉呈 "阴阳鱼" 形状,既适合秦人的血窍术,又兼容晋国的聚灵法。赵鞅亲自设计了互市的布局,按奇门遁甲 "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八门划分区域:
休门:秦方展示区,陈列血灵谷、煞元丹、狼魂符等特产,由赤班的义子赤离主持,他的 "狼煞变" 能直观展示西陲术法的威力。
生门:晋方展示区,摆放聚灵塔模型、清灵丹、仙门符箓,由晋国大夫丕郑负责,他曾随青城派修士修炼,熟悉仙门术法。
景门:交易区,用越国水行术打造的 "转灵池" 居中,池水能同时容纳血气与灵气,便于双方验货时展示效果。
惊门:仲裁区,秦晋各出三名修士组成评议会,解决交易纠纷,赵鞅与郤芮轮流主持。
互市开张的首日,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秦国的煞元丹与晋国的清灵丹在转灵池中相遇,本该相互克制的煞气与灵气,竟在池水中央形成太极状的漩涡 —— 这种奇观引来了两岸百姓的欢呼,连一直敌视秦人的青城派弟子都忍不住驻足观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不可能!" 丕郑的弟子惊呼。按仙门典籍,煞气与灵气相遇必生冲突,秦人的丹药却能与清灵丹形成平衡,这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赤离趁机展示 "狼煞变",变身时半人半狼的形态虽可怖,却能在漩涡中自由穿梭:"我秦修士的血窍既能储煞气,也能纳灵气,就像这龙门渡的地脉,阴阳相济方能长久。"
首月的交易超出预期。秦国用五百石血灵谷换得三十张 "聚灵符",这些符箓虽不及聚灵塔精妙,却让雍城的灵田产量提升了一成;晋国则用百瓶清灵丹换走了二十枚煞元丹,玄真子的弟子发现,这种蕴含煞气的丹药竟能中和修炼清心诀时产生的 "灵气淤塞"。
更重要的是术法交流的突破。赵鞅从晋方的 "聚灵符" 中领悟到 "灵气压缩术",将其融入血龙阵,使阵法的启动时间缩短一半;丕郑则偷偷学习秦人的 "血络符绘制法",发现用修士精血绘制的符箓,在煞气环境中保质期延长三倍。
"最惊人的是 ' 灵脉共鸣 '。" 赵鞅在给秦穆公的密信中写道,"晋方的聚灵塔模型与我秦的血龙阵残图放在一起,龙门渡的地脉竟自动生成了新的符文。钟离权先生说,这是两种术法体系融合的征兆。"
秦穆公接信后,立刻派百里奚前往龙门渡。老贤者在互市停留了十日,与丕郑共同完成了《灵脉互济录》的初稿,书中记载:
血灵谷与晋地的 "灵麦" 杂交,可培育出 "双生谷",既耐煞气又富灵气。
聚灵符与血络符叠合使用,能在黑风渊形成 "安全通道",便于勘探新灵脉。
秦的 "地耳术" 与晋的 "望气术" 结合,可精准定位灵脉支流,误差不超过三里。
这些成果让晋惠公(此时已继位)颇为振奋。他不顾玄真子的反对,批准向秦国出售 "聚灵塔基础图谱",条件是秦方分享 "煞灵晶提纯术"。当第一批图谱送到雍城时,破辱堂的修士们彻夜不眠,李默激动地说:"有此图谱,我秦的血龙阵可升级为 ' 血灵塔 ',灵气利用率至少提升五成!"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玄真子多次在晋侯面前进言:"秦人的血窍术实为邪法,长期接触恐污染我晋灵脉。聚灵塔是仙门赐下的秘术,岂能与蛮夷共享?" 郤芮等大夫也暗中阻挠,将最基础的聚灵符充作 "高阶法器" 卖给秦国,拖延真正的技术交流。
赵鞅将这些情况如实禀报:"晋侯虽有合作之意,却受制于仙门与保守派。臣以为,可借秋收之机,邀请晋侯亲临雍城,亲眼见证灵田共生术的成效,或许能打消其顾虑。"
秦穆公与百里奚商议后,决定加码 —— 以 "双生谷" 的丰收为契机,在雍城举办 "灵脉会盟",邀请晋国修士参与 "共祭盘龙灵脉" 的仪式。"要用最震撼的方式让晋人明白," 百里奚在准备仪式时强调,"灵脉的滋养,从来不止一种方式。"
三、雍城会盟的灵脉奇观
晋惠公的使团抵达雍城时,正值双生谷丰收。秦穆公亲自在城门迎接,双方修士并肩而行,穿过由血灵花与灵麦组成的长廊,花瓣与麦穗上的灵气交织成彩虹,引得晋国使者啧啧称奇。
"此乃 ' 双生谷 ' 的首次收获。" 百里奚指着田垄间的修士,他们中既有秦农,也有晋士,正按《灵脉互济录》的方法共同收割,"用秦法育种,晋法灌溉,三个月便成熟,产量是普通作物的两倍。"
晋惠公俯身拾起一粒谷穗,谷粒在掌心转动,一半泛着赤色血光,一半流转青色灵气:"孤在龙门渡见过杂交之法,却没想到成效如此之快。"
"关键在 ' 人脉合一 '。" 秦穆公微笑着补充,"就像这谷粒,两种特质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孤听说晋地的玄龟灵脉近期浊气加重,或许可用我秦的 ' 净煞花 ' 与晋的 ' 灵蜂 ' 结合,一试净化之效?"
晋惠公眼中闪过一丝动摇。玄龟灵脉的问题确实棘手,青城派的净化术效果日渐微弱,他此次来访,实则也有求助之意。
会盟的高潮是 "共祭盘龙灵脉" 仪式。玄石高台上,秦晋修士按八卦方位排列,秦穆公与晋惠公并肩站在阵眼。当双方同时注入灵力,盘龙灵脉突然爆发强烈的共鸣,一道赤青交织的光柱冲天而起,《山海经》记载的 "毕方鸟" 虚影在光柱中盘旋 —— 这种神鸟象征着灵脉的和谐,上次出现还是秦成公时期。
"毕方显形,是大吉之兆!" 百里奚高声道,"此乃天示,秦晋灵脉本是同源,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晋惠公望着毕方鸟虚影,又看了看身边秦穆公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孤愿与秦签订 ' 灵脉盟约 ':秦助晋净化玄龟灵脉,晋向秦开放聚灵塔进阶图谱;双方修士可自由往来,共享灵脉研究成果;若遇仙门或犬戎侵扰,相互支援。"
盟约用 "双生谷" 的汁液书写在灵脉帛上,秦穆公与晋惠公各执一半,帛上的字迹遇灵气则显青色,遇血气则显赤色,象征着两种术法体系的融合。仪式结束后,晋惠公主动提出:"孤愿以玄龟灵脉的 ' 龟甲阵 ' 相赠,此阵能稳固灵脉核心,或许对盘龙灵脉的治理有帮助。"
秦穆公大喜,当即回赠 "煞灵晶防御阵" 图谱:"此阵能抵挡饕餮浊气,晋地若遇黑风渊煞气侵袭,可依图布设。"
此时的龙门渡灵脉互市,交易额已较初设时增长十倍。秦国的 "血灵塔" 开始动工,晋国的玄龟灵脉旁种满了净煞花,双方的修士在《灵脉互济录》上不断添加新的发现,连玄真子的弟子都有偷偷与秦修士交流的 —— 泛舟之役带来的和平与融合,似乎正走向光明的未来。
四、潜藏的裂痕与背叛伏笔
晋惠公返回晋国后,盟约的执行却变得迟缓。玄龟灵脉的净化合作虽启动,晋方却只派来三名低阶修士,既不懂龟甲阵的精髓,也不愿学习净煞花的培育法。聚灵塔进阶图谱迟迟未送达,郤芮的解释是 "仙门正在审核"。
赵鞅敏锐地察觉到变化。他在龙门渡发现,晋方出售的聚灵符中,混入了 "滞气粉"—— 这种仙门秘药能暂时提升符箓威力,长期使用却会堵塞修士的灵脉。更可疑的是,丕郑私下告知:"晋侯近来与虢国、梁国的使者往来频繁,似在商议 ' 灵脉联盟 ',排斥秦国。"
"晋侯为何突然转变?" 秦穆公在破辱堂召开紧急会议。百里奚展开龟甲占卜,裂纹却呈现混乱的 "噬主" 之象:"老臣担心,晋国内部有变故。或许是仙门施压,或许是 晋侯有了新的依仗。"
果然,三个月后传来消息:晋惠公从青城派获得了 "浊气转化术",宣称无需秦人的帮助,也能净化玄龟灵脉;同时,虢国献来 "灵脉增幅器",据说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聚灵塔的效率,晋方对秦国血灵谷的需求大幅下降。
"这是借口。" 赵鞅在密信中分析,"玄龟灵脉的浊气非但未减,反而加重,浊气转化术根本无效。晋侯此举,怕是另有图谋。"
更令人不安的是边境的异动。晋军开始在龙门渡附近增兵,借口 "防范犬戎",实则封锁了灵脉互市的西向通道。秦修士发现,晋方在玄龟灵脉旁布设的 "防御阵",其射程竟覆盖了秦国的灵田区。
"必须提醒晋侯履约。" 秦穆公派使者携带盟约帛前往晋国,"若玄龟灵脉的净化无需我秦相助,至少应按约开放聚灵塔进阶图谱。"
晋惠公的回应却充满敷衍:"聚灵塔事关仙门机密,需从长计议。秦使可先回,待孤与仙门商议妥当,再行回复。"
此时的龙门渡,气氛已降至冰点。晋方修士不再展示新的术法,秦方的血灵谷也常被故意刁难。一次,赤离在演示狼煞变时,郤芮的亲信突然放箭,谎称 "误认妖兽",虽未造成伤亡,却彻底激化了矛盾。
百里奚忧心忡忡地对秦穆公说:"君上,晋侯的背信弃义恐在所难免。老臣观天象,晋地的 ' 妖星 ' 与' 灾星 ' 相连,这是背盟之兆。我们需提前准备,加固边境防御,尤其是血灵塔和灵田区的防护。"
秦穆公虽不愿相信,却还是下令:
钟离权加快破解聚灵塔基础图谱,尽可能完善血灵塔的防御功能。
仲壬率锐士营进驻龙门渡西侧,加固 "血龙阵" 的外层防御,增设 "反气刃弩"。
赵鞅在灵脉互市保留少量人员,密切监视晋方动向,其余撤回雍城。
破辱堂紧急研究 "龟甲阵" 的弱点,防备晋方可能的突袭。
最后的希望在秋收时节破灭。晋惠公派来的 "回访使者" 竟是郤芮,他带来的不是聚灵塔进阶图谱,而是一封措辞傲慢的信:
"晋地灵脉充裕,无需秦之助。此前盟约,乃公子时期年幼无知所签,不足为凭。秦若识趣,当献上血灵谷培育法与煞灵晶提纯术,孤或可允秦继续参与灵脉互市。"
信末还附着玄真子的评语:"蛮夷之术,本就不配与仙门正统并列。晋侯仁慈,方留一线生机,秦当感恩。"
赵鞅将信掷在地上,血色的符文在帛上扭曲,仿佛在哭泣:"晋侯背信弃义之心,昭然若揭!"
消息传回雍城,秦穆公望着窗外的盘龙灵脉,赤青交织的光柱已变得黯淡 —— 晋方显然在玄龟灵脉旁动了手脚,影响到了两界山的灵脉共鸣。他握紧了盟约的半块帛,帛上的字迹因愤怒而闪烁不定。
"老臣早该想到。" 百里奚叹息,"晋侯从未真正信任我秦,他需要的只是暂时的助力。如今见我秦术法渐强,又有仙门撑腰,自然要过河拆桥。"
此时的龙门渡,晋军已彻底封锁通道,灵脉互市的秦方人员被强行驱逐。赤离在冲突中斩杀三名晋兵,自己也被聚灵符所伤,带回的消息令人心惊:"晋军在玄龟灵脉旁集结了万余修士,阵中隐约有仙门法器的光芒。"
秦穆公知道,和平的假象已被彻底撕碎。他下令:"加固边境防御,血灵塔加快施工,破辱堂研究晋方的龟甲阵与聚灵塔弱点。告诉晋惠公,秦虽愿结盟,却也不惧背盟 —— 他若敢动我灵脉,孤必亲率锐士,踏平玄龟灵脉!"
渭水的秋波泛起寒意,曾经象征合作的血灵花在岸边枯萎。泛舟之役种下的友谊种子,在晋惠公的背信弃义中,即将结出仇恨的果实。秦穆公站在玄石高台,望着东方的晋地,手中的盟约帛发出刺耳的撕裂声 —— 这声音,既是对背叛的愤怒,也是战争的序曲。
五、风雨欲来的边境阴云
晋惠公的挑衅日益加剧。他不仅拒绝履行盟约,反而派郤芮率军骚扰秦国边境,烧毁了三座靠近龙门渡的灵田,抢走了正在培育的双生谷种子。更恶劣的是,晋军使用的箭矢上涂抹了 "化血散"—— 这种仙门毒药能溶解秦修士的血窍之力,赤班的三名族人中箭后,血窍迅速枯萎,形同废人。
"这是仙门的 ' 蚀血术 '!" 钟离权检查箭矢后震怒,"玄真子定然参与其中,否则晋军不可能掌握这种禁术。"
秦穆公在破辱堂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传功阁的《晋地灵脉图》上,玄龟灵脉周围已标注出密密麻麻的红点 —— 这些是晋军布设的聚灵阵节点,按奇门遁甲排列,显然是在准备大规模进攻。
"晋军的主力在玄龟灵脉东侧,那里的聚灵塔能量最强。" 赵鞅指着图中最密集的区域,"他们的弱点在西侧,那里与黑风渊接壤,煞气较重,晋军的聚灵符威力会下降。"
百里奚补充道:"老臣研究过晋方的龟甲阵,此阵虽稳固,却怕我秦的 ' 煞灵晶爆破术 '。可派赤砂部的地行修士潜入,炸毁其阵眼。"
秦穆公的指尖在图上划过,最终落在 "龙门渡":" 这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也是我秦的主场。传我命令:
仲壬率锐士营进驻龙门渡西侧,布设 ' 血龙阵 ' 与' 煞灵晶防御阵 ',备好反气刃弩与破清丹。
钟离权与赵鞅负责破解晋军的聚灵阵,重点打击玄真子的仙门弟子。
赤班的狼骑兵潜伏在黑风渊边缘,待晋军进攻时,从西侧突袭其侧翼。
破辱堂赶制 ' 血爆符 ' 与' 反聚灵散 ',前者能引爆血窍之力,后者可暂时瘫痪聚灵塔。"
命令下达时,雍城的修士们群情激愤。曾经在灵脉互市与晋修士交流的秦修士,此刻磨利了青铜剑;培育双生谷的农夫,将谷种深埋地下,拿起了符兵营的转灵符;连启蒙堂的孩童,都在传功阁抄写晋方术法的弱点 —— 整个秦国,在背叛的愤怒中凝聚成一团赤色的火焰。
晋惠公得知秦国备战后,竟派来使者,语气傲慢地要求:"秦若愿献上百里奚与钟离权,再割让黑风渊以东的灵脉,孤可既往不咎,重启灵脉互市。"
秦穆公将使者乱棍打出,在城墙上竖起晋方的背盟书:"让所有秦人看看,这就是我们以诚相待的盟友!"
此时的玄龟灵脉,晋军的聚灵塔已调试完毕。玄真子站在塔顶,看着下方排列整齐的修士,冷笑道:"蛮夷终究是蛮夷,也配与仙门正统共享灵脉?待我破了盘龙灵脉,定要将秦人的血窍术彻底净化!"
晋惠公的御驾亲临前线,他望着秦国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却被玄真子的保证打消:"晋侯放心,我青城派的 ' 万灵阵 ' 已准备就绪,秦人的血龙阵不堪一击。拿下盘龙灵脉,晋地的灵气将大增,仙门定会许您 ' 灵脉主宰 ' 之位。"
渭水两岸的灵脉同时发出不安的震颤。秦国的血龙阵与晋国的万灵阵遥遥相对,空气中的灵气与血气激烈碰撞,形成肉眼可见的漩涡。曾经因泛舟之役而交融的术法体系,此刻化作最尖锐的武器,指向彼此的灵脉核心。
秦穆公最后一次望向东方,他手中的半块盟约帛已彻底碎裂。百里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君上,晋军的先锋已过龙门渡,距离我灵田区不足百里。"
年轻的君主转身,青铜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告诉将士们,为了盘龙灵脉,为了不被仙门奴役,今日就算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让晋惠公记住 —— 背叛秦国的代价,他付不起!"
战鼓在雍城与玄龟灵脉同时擂响,曾经象征和平的龙舟,此刻化作载满修士的战船,在渭水的波涛中冲向彼此。泛舟之役种下的友谊之花,最终在晋惠公的背信弃义中,催生出一场席卷西陲的灵脉大战 —— 而这场战争的起因,正是那看似完美的 "灵脉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