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间里,鸦雀无声。
只有刘院士粗重的呼吸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响。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姜芷,象是要从她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我”他张了张嘴,声音沙哑,“我不认识什么小莲。”
他的否认,苍白而无力。
但是剧烈颤斗的身体,和眼中无法掩饰的痛苦,早已将他出卖。
姜芷没有逼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然后从帆布包里,拿出了那张在白莲巷暗格里找到的,小莲的照片,轻轻地放在了他面前的桌子上。
照片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卷曲,但照片上那个梳着双丫髻,笑得一脸璨烂的女孩,依旧清淅可见。
看到照片的瞬间,刘院士的身体,剧烈地颤斗了一下。
他伸出手,想要去触摸那张照片,可手指刚一碰到照片的边缘,就又闪电般地缩了回来。
“小莲”
两行浑浊的老泪,顺着他满是皱纹的脸颊,滚滚而下。
这个在国内植物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这个在无数学生和后辈面前不苟言笑的权威,此刻,却象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趴在桌子上,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压抑了几十年的痛苦和愧疚,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陆向东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地站到姜芷身边,将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给予她无声的支持。
姜芷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着。
她知道,有些伤疤,必须要揭开,让里面的脓血流出来,才能真正地愈合。
哭了许久,刘院士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他颤斗着手,拿起那张照片,用粗糙的手指,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照片上女孩的笑脸。
“对不起对不起”他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这三个字,声音嘶哑,充满了绝望。
“刘院士。”姜芷终于开口,声音清冷,“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当下。”
刘院士缓缓抬起头,通红的眼睛看着姜芷:“姜神医,你你是怎么找到这张照片的?你和她你和师父,是什么关系?”
他终于,还是说出了那个埋藏在心底几十年,不敢触碰的名字。
师父。
“姜流,是我叔公。”姜芷平静地回答。
“叔公”刘院士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随即又变成了狂喜,“他他还活着?他在哪里?”
“我不知道。”姜芷摇了摇头,“我这次来京城,就是为了查找他的下落。”
她将自己在琉璃厂和白莲巷的发现,简单地说了一遍。
当然,关于“守陵人”和红姨的事情,她隐去了。
听完姜芷的叙述,刘院士脸上的狂喜,渐渐被失望和更深的痛苦取代。
“故纸堆钥匙在故纸堆里”他喃喃地重复着姜流信上的那句话,眼神变得迷离起来。
“刘院士,”姜芷看着他,“我叔公留下的‘钥匙’,是不是在你这里?”
刘院士的身体,再次僵住了。
他看着姜芷,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
他站起身,走到里屋墙边一个上了锁的红木书柜前,从脖子上取下一把小小的,已经磨得发亮的铜钥匙,打开了柜门。
柜子里,没有想象中的珍贵古籍,只有一排排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用牛皮纸包裹着的植物标本。
刘院士小心翼翼地从最下面,取出了一个同样用牛皮纸包裹着的,长方形的扁平盒子。
盒子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
他用袖子,仔仔细细地将上面的灰尘擦去,然后才双手捧着,走回到桌边,将盒子放在了姜芷面前。
“东西,就在这里。”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二十多年了,我每天晚上都梦到它,梦到小莲,梦到师父。我守着这个秘密,守得太累了。”
姜芷和陆向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姜芷伸出手,缓缓地打开了那个盒子。
盒子里面,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秘籍。
只有一本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线装的旧书。
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用毛笔,写着三个古朴的篆字。
《舆地纪》。
“这是”姜芷拿起那本书,翻了翻。
里面,全都是一些关于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记载,看起来,就象是一本古代的地理志。
“这就是‘钥匙’?”陆向东也凑过来看,一脸不解。
“我也不知道。”刘院士摇了摇头,“当年师父离开的时候,就是把这个盒子交给了我。他说,这是姜家最重要的东西之一,里面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他让我无论如何,都要保管好它,直到有一天,一个姓姜的,能看懂他暗号的人出现,再把这个东西,交给她。”
“他还说”刘院士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他说,这本书,千万不能落到‘药神宫’的人手里。否则,天下将大乱。”
又是药神宫!
姜芷的心,猛地一沉。
看来,这个组织和姜流,和姜家的秘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她重新拿起那本《舆地纪》,仔仔细细地检查起来。
书的纸张,是一种很特殊的桑皮纸,坚韧而轻薄。
里面的字,都是用蝇头小楷手抄的,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她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试图从里面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可是,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发现任何夹层,也没有发现任何像密码或者暗号一样的东西。
这,就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古书。
“不对。”姜芷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姜流做事,向来滴水不漏。
他既然说这是“钥匙”,就绝不可能这么简单。
秘密,到底藏在哪里?
她的目光,重新落在了书的封面上。
那三个古朴的篆字——《舆地纪》。
她伸出手指,在“舆”字上轻轻地抚摸着。
忽然,她的指尖,传来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凹凸不平的触感。
她的心,猛地一跳。
她将书凑到眼前,对着光,仔细地看了起来。
只见在“舆”字的最后一笔,那个“车”字的下面,竟然用一种比头发丝还要细的针,刻着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与纸张的纹路融为一体的符号。
如果不是她对姜家的各种秘术了如指掌,如果不是她的触觉异于常人,根本就不可能发现这个秘密!
那个符号,她认得。
那是姜家用来标记“药引”的特殊符号!
“舆”字,在古代,也通“车”字。
而这个符号,恰好刻在“车”字的下面。
车下
姜芷的脑海中,灵光一闪。
她想起了在白莲巷那个老太太说的话。
“广安药行,解放前就关门大吉了。老板是个黑心肠的,卷着钱跑了”
等等!
老太太说,老板跑了!
可红姨却说,广安药行是姜流的据点,小莲是为了保护姜流的东西,才死在了那里。
这两个说法,是矛盾的!
除非
姜芷的心跳,开始加速。
除非,当年广安药行,不止一个老板!
或者说,那个卷钱跑了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老板!
车下
姜芷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舆地纪》上。
她忽然明白了!
“故纸堆”,指的是琉璃厂。
“钥匙”,指的不是这本书本身,而是这本书里隐藏的线索!
“车下”,指的不是字,而是人!
一个姓“车”的人!
当年,广安药行,一定还有一个姓“车”的伙计,或者掌柜!
而这个人,在药行出事之后,带着真正的秘密,消失了!
“刘院士!”姜芷猛地抬起头,看着刘仲甫,“当年广安药行,除了老板,是不是还有一个姓‘车’的人?!”
刘仲甫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问得愣住了。
他努力地在记忆里搜索着。
“姓车”他喃喃自语,“好象好象是有一个。是个帐房先生,叫叫车三。平时不怎么说话,很不起眼的一个人。”
“药行出事之后,他就再也没出现过。我们都以为,他也被脚盆鸡给”
“他没死!”姜芷打断了他的话,语气无比肯定,“他带着姜流留下的真正的东西,跑了!”
“什么?!”刘院士和陆向东都惊呆了。
“那我们现在去哪儿找这个车三?”陆向东立刻问道。
“我不知道。”姜芷摇了摇头,“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一定知道。”
她站起身,将那本《舆地纪》重新收好,对刘院士郑重地说道:“刘院士,多谢您替我叔公保管了这么多年的秘密。您好好养病,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说完,她拉着陆向东,转身就走。
“姜神医!你们要去哪儿?”刘院士在身后急切地问道。
“去琉璃厂。”
姜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去找那个,卖给我书的老头!”
那个老头,在琉璃厂摆了二十多年的摊,对那里的三教九流,一定了如指掌。
他就是找到车三的,最后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