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外。
一个蓝衫子的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守在殿外的傅青山见状,刚要斥责他,宫中不可疾行,那小太监就一个不慎摔在了他面前。
“发生了何事,急成这样?”傅青山搭了把手将人扶起,瞧小太监的面孔并不眼熟。
小太监来不及道谢,借他的力爬起来,一边往里赶,一边高声禀告。
“皇上,妙美人她,见血了!”
傅青山闻言,猛然回头,紧紧盯着小太监的背影。
搭在佩刀上的手,瞬间攥紧,用力的指节泛青白之色,青色的发带,随着他的动作晃动,缠绕在了一起。
殿内,魏恩看着一脸焦急,跪在地上的小尹子,板着脸略带责备道:“慌慌张张象什么样子,说清楚些。”
箫景鸿原本在写字,提笔停顿一瞬,又去沾墨。
气定神闲的象是对乔嫣然毫不在意一般。
小尹子只好言简意赅地重述一遍,“慎贵人生辰宴上,太后娘娘赠妙美人一尊白玉观音象,抬上来时,被上官才人撞倒。”
“观音象砸在了妙美人身上,立时就,见红了”
大滴的墨汁顺着笔尖落在了纸上,洇染成团,让原本锋利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
狼毫被随意扔在桌上,顺滑的笔尖戳成两半。
箫景鸿拂袖大步往外走去,魏恩立刻跟上,小尹子也手脚并用地爬了起来。
“皇上,可要末将带人伴驾一同前往?”
在外等侯多时,心跟油煎一般,面上强作镇定的傅青山,快语请示。
箫景鸿没看他,只颔首同意。
倒是魏恩多看了傅青山一眼,意味深长。
镜湖水榭附近的偏殿内。
乔嫣然躺在床上,面色惨白,身上盖了一层薄被,却遮挡不住浓浓的血腥味。
今日的情形,她早有预料,但没想到,会这么痛。
自从她因“有孕”不再服用姜御医的美容药膳后,小禄子便在安胎药里动了手脚。
起初和之前的用药没有差别,都是为了延缓她葵水的到来,以及让她有轻微的呕吐反应。
最近几日,药材有了变化。
姜御医说,和之前药效相反,有活血化瘀之用,是想让她推迟到葵水发作。
因为强行延后,所以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和小产类似的出血反应。
又逢慎贵人大办生辰宴。
乔嫣然便猜到,太后她们,定是想让她当着后宫众人的面,失去这个本就不存在的孩子。
原身的体质强健,乔嫣然附身后,也来了好几次葵水,连轻微的不适都没有。
这一次,虽说可能和用药有关,出血会多一些。
但痛到开始头晕心慌,绝非是正常情况。
崔院正诊完脉,绕过屏风去向太后回话。
趁着这个空档,乔嫣然一把抓住守在她身边的汪如眉的手。
“汪姐姐,去太医院,叫,叫姜御医”
她几乎是用尽全力才挤出一句话,汪如眉附耳听清后,顾不得任何,起身立刻往外冲了出去。
殿内,所有后妃都聚集于此,心思各异地等着御医的诊断。
但崔院正只一脸严肃地低声向太后禀告,她们抓心挠肝,却一个字都没听见。
太后沉着一张脸,也没有开口向众人讲述的意思,只道:“一切等皇上来做主。”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屏风后,汪如眉闷头往外,眼见要跨过门坎,却被上官妍心拽住了骼膊。
上官妍心脸上的红肿还未消,明显不怀好意的神情更显得她面目可憎。
“汪贵人这是要去哪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您还是和大家一起——”
“啪!”汪如眉抽出骼膊,反手又给了上官妍心一巴掌。
情急之下,威力十足,直接让上官妍心的嘴角溢出了一抹血色。
“我去哪儿,还轮不着你一个才人过问!”
两人的动静,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太后闻言,抬起眼皮,徐徐问道:“那哀家,可能过问?”
言罢根本不等汪如眉回答,抬了抬手,示意慈宁宫的人,将整个大殿都围住。
不顾汪如眉的恳求,专横道:“所有人,都留在殿内,没有哀家的命令,不可擅自行动。”
屏风内,吴御女当机立断,将手里给乔嫣然擦拭汗水的帕子,塞给了巧慧。
“你们守好乔姐姐,我去太医院。”
趁着慈宁宫的宫人还聚集在门口,直接推开窗户,踩着踢翻的架子翻了出去。
巧慧拿着手帕,不停给主子擦拭汗水,可根本擦不干净。
素练则不时掀开被子一角,观察乔嫣然的出血状况,脸色也不复平日的沉稳,越来越严峻。
主子根本没有怀孕,怎么会和小产一样,出血如此严重?
就算她们不通晓医理,也知道,人出血过多,是会死的。
正当众人满腹疑惑,六神无主之际。
忽闻殿外,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皇上驾——”
到字还未出口,箫景鸿已经大步跨过了门坎。
一进殿,他就嗅到了浓浓的血腥味,联想到小尹子的话,脸色沉如玄墨。
隔着屏风,箫景鸿先看了一眼,但很快收回目光,走到了太后面前。
“母后,发生了何事?乔氏肚里的孩子——”
“孩子?哪有什么孩子。”太后打断箫景鸿的话,冷笑连连,还带着被愚弄后的恼羞成怒。
看了一眼崔院正,轻抬下腭,“崔院正,你来说吧。”
“是。”崔院正转身躬身向箫景鸿回话。
“皇上,微臣已给妙美人诊脉确实,美人她,并无身孕”
此话一出,反应最大的,是被拦着,没能闯出去的汪如眉。
她几步上前,跪在了箫景鸿脚边,情急泛红的眼睛,瞪向了崔院正。
“乔妹妹流了那么多血,还痛得厉害!若非小产,怎会如此!”
崔院正并没有被反驳的慌张,依旧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并且也向箫景鸿下跪认错。
“妙美人出血,是因葵水迟至,并非小产。”
“还请皇上明鉴,此前是微臣无能,被妙美人刻意营造的脉象蒙蔽,错下诊断。微臣甘愿领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