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眉话音才落,乔嫣然便领着宫人款款入内。
“臣妾向德妃娘娘、纯妃娘娘、汪婕妤请安。”
在慧德妃面前,乔嫣然从无失礼,哪怕两人不复最初那般融洽,言行也绝不让对方挑出错来。
慧德妃刚还因汪如眉的话有些失神,骤然见乔嫣然出现在眼前,总觉得她今日看着有些不同。
没等她反应过来,纯妃便一语道破。
“这换了夏衣才瞧见,妹妹这身段可是有好事?”
有了纯妃这句话,慧德妃便不好让乔嫣然久蹲于前,抬手示意她免礼起身。
目光亦落于其腹,“纯妃好眼力,本宫这日日见妙贵人,未曾察觉,倒是疏忽了。”
乔嫣然坐稳后,转身回以一笑,垂首带三分腼典。
“娘娘见谅,并非臣妾有意隐瞒。只是头三个月不稳,经御医嘱咐,臣妾才想着今日向娘娘禀明喜讯。”
慧德妃向来沉稳,不辨喜怒,只说了句,“遵医嘱自是无错。”
其馀妃嫔陆续入内,待所有人坐定后,慧德妃才做主向众人宣告此事。
“妙贵人已有三个月的身孕,此乃皇家天大的喜事。尔等自当向妙贵人看齐,尽心伺奉皇上,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顿了顿,慧德妃的目光着重在几人身上扫过。
“也需记得,安分守己,恪守宫规,莫生妒忌,行差踏错。否则,本宫同皇上,定不轻饶。”
同样的话,早在乔嫣然假孕之时,慧妃便说过类似之言。
只是这一次,乔嫣然孕象明显,已足三月,众人明眼所见,皆知再无虚假的可能。
“也是你沉得住气,真等到了三个月才说。”
最先给出回应的是瑛贤妃,只是她的口吻倒似早知道一般。
睨了一眼乔嫣然,勾起嘴角,语气是一贯的不中听,话里的维护之意,却再明显不过。
“这宫里也该添些喜事了,本宫可是已备好了给孩子的贺礼。”
后妃之中,唯瑛贤妃和慧德妃同居四妃之位。
她如此言论,摆明了是替乔嫣然撑腰。
欧阳家风波已过,她的贤妃之位坐得稳稳当当,这声护佑的含量,远比慧德妃场面话更强。
纯妃也笑着道:“两位娘娘放心,储秀宫上下,臣妾已吩咐过了,万事以乔妹妹养胎为上。”
汪如眉和吴晗静更不必多说,她们和乔嫣然关系好,后宫皆知,也无需在这样的场合表态。
慧德妃将一声声道贺纳入心底,似才恍然发现,不知不觉,乔嫣然在后宫中的护拥,已近半数之多。
放眼望去,唯有两人没有开口附和或奉承。
一个是姜贵人,她的眼睛盯着乔嫣然肚子,不甘之心让她原本清丽的面容变得有些扭曲。
另一个是上官妍心,她倒是没有明目张胆地盯着乔嫣然看。
只是在听人提起皇上对乔嫣然有多宠爱在意时,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坐够了时辰,众人起身向慧德妃拜别。
瑛贤妃直言要去枕霞堂坐坐,和纯妃等人,将乔嫣然护在中间,离开了承乾宫。
冯宝林见姜贵人才出承乾宫,就要去找上官妍心说话,伸手拉住了她。
“表姐,欣贵人今非昔比,你何必再同她来往?”
姜贵人抽出自己的手,反问冯宝林道:“除了她,还有谁敢和乔氏为敌?还有谁站在我这边?”
看着越发执拗的姜贵人,冯宝林头一回生出了无言以对的感觉。
从头论起,冯宝林早看出了乔嫣然非池中之物,早早便拉着表姐姜贵人前去示好。
那时,乔嫣然分明也接受了她们提醒的好意。
如果不是姜贵人为了一个奴才,大闹承乾宫,现在围在乔嫣然身边的,就有她们姐妹的一席之地。
“表姐,你为何偏要和妙贵人作对?”冯宝林长叹一口气。
“她现在不仅圣眷正浓,怀有龙嗣,就连瑛贤妃都站在她那边。”
“就算咱们再无讨好之机,也该明哲保身,莫要再触她霉头才是”
姜贵人后退一步,看着冯宝林冷笑一声。
“你打小就这样,见风使舵,像条没骨头的狗,谁给你骨头你就冲谁摇尾乞怜。”
“你不用劝我,我也不需要你假惺惺的关心。”
刺耳的话语,象一支利箭,穿透冯宝林的心。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姜贵人,气得红了眼框,连嘴唇都在颤斗。
最后到底一字不发,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只剩姜贵人和她的宫女,她愣了半晌,再想去寻上官妍心,却已不见踪影。
“欣贵人请。”文鸢领着上官妍心重回承乾宫。
离慧德妃最近的位置,已经重新换了茶水点心,正待她落座。
上官妍心想起慧德妃适才所言,心有惴惴,以为慧德妃是为了乔嫣然来敲打自己。
才坐下便开口:“德妃娘娘,臣妾自知从前莽撞行事,有负娘娘教悔——”
“本宫留你说话,并非问罪,你不必紧张。”
慧德妃淡淡一笑,先安抚住上官妍心的情绪。
“自从你去岁小产,宫中大事小事不断,本宫一直没得空过问,你如今身子可大好了?”
如此温馨的开头,完全不在上官妍心的意料之中。
上官妍心历经失意、盛宠又到现在无人过问的落寞,已不再会单纯被人一两句话打动。
她更加谨慎,思忖着回答:“谢娘娘关心,臣妾的身子不打紧。”
慧德妃见她如此,反而轻叹一声,“小产亏身,现在不好好将养,日后遭罪的是你自己。文鸢。”
文鸢会意,拿出早准备好的珍贵药材,奉于欣贵人面前。
“这些你拿去,补养身子。皇上之前对你也是在乎的,你也该重振旗鼓,想着如何再得皇上喜爱才是。”
自“小产”后,上官妍心吃了不少药,自然也看出了这些药材都不是凡物。
她让宫女手下后,反复琢磨慧德妃的话。
试探问道:“眼下皇上想必心思皆系于妙贵人一人,臣妾何必给人添堵呢。”
“你这话,倒不大对。”慧德妃下颌微抬,端的是平日训诫嫔妃的模样。
“雨露均沾,方为皇家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