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帐本里的战争(1 / 1)

与永平府日渐浓烈的肃杀气氛不同,数百里外的辽西走廊是另一番景象。

时间已过去一月有馀。

蓝玉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辽西屯工所”,此刻已变成一部高速运转的巨大机器。

每日清晨,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尖锐的哨声便会准时响彻整个营地。

数万名身穿统一灰色号服的屯工,会从各自的营房里鱼贯而出。

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序,早已没了最初的麻木与懒散。

各小队长在队列前清点着人数,呵出的白气在微寒的晨风中消散。

他们排着队,从大木桶里领取当天的早饭:两个能硌牙的黑面馒头,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稀粥。

但没人抱怨。

所有人都知道,想吃好的,得靠自己去挣。

饭后,各个劳动队在工头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赴各自的工地。

有的去矿山采掘铁石,只能听见铁镐砸在矿石上“叮叮当当”的脆响。

有的去林场砍伐原木,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和树木倒地的轰鸣声响成一片。

有的则在巨大的工地上,挖掘新的水渠,修建通往关外的道路。

整个屯工所,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日落西山,当疲惫的屯工们扛着工具返回营地时,所有人最关心的,是营地中央广场上那面巨大的黑漆木牌。

木牌上用白色石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个小队和个人的名字。

名字后面,跟着一串串不断跳动的数字。

那就是工分。

是他们在这里活下去的指望,也是他们重获自由的唯一途径。

每天傍晚的这个时刻,是整个屯工所最热闹的时候。

木牌前总是围得水泄不通。

“快看!张三队今天又超了!每人奖三分!”

“那算个屁!你瞧李四,昨天他改了独轮车的轴,一个人就奖了两百个工分!”

“我的天!两百个!能换多少顿红烧肉了!”

羡慕、嫉妒、懊恼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公开透明的竞争,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为了那不断变化的数字,为了能去兑换处换一碗解馋的肉汤,或者给家人寄出一封报平安的信,每个人都在拼命。

赵四,就是这数万屯工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他身材瘦弱,面色蜡黄。

前些日子还生了场大病,差点没挺过来。

他原是耿炳文军中的一名笔吏,说白了,就是个管帐的文书。

让他提笔拨算盘还行,可让他扛着铁镐下矿,真是要了他的老命。

这一个多月来,他每天都只能勉强完成最基础的定额,工分在所有人里垫底。

别说换肉,有好几次他都因没完成任务被扣了分,连黑面馒头都差点吃不饱。

同屋的屯工都嘲笑他是个没用的书呆子,迟早要饿死在这儿。

赵四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一口气。

他知道,在这里光靠蛮力没用,自己得另想办法。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

用那双对数字和帐目极为敏感的眼睛,观察着整个屯工所的运作。

在他看来,屯工所就是一本巨大的、流动的帐本。

每日出工多少人,消耗多少粮食,产出多少物资,损耗又是多少……这里面,一定有可以优化的环节。

他所在的铁矿区,就是他观察的重点。

矿井开采需要大量木材支撑巷道,以防塌方。

赵四发现,每日从林场运来的木料尺寸参差不齐,工头们为了图省事,往往是随便砍几斧子,只要能撑住就行。

这就导致大量的木料被白白浪费。

而且,因支撑结构不合理,巷道里时常发生小规模的塌方,虽没死人,却眈误了不少工夫。

这在赵四这个老帐房看来,简直是无法容忍的浪费。

他找到了机会。

白天,他在矿道里干活时,就有意留意着那些木料尺寸和支撑结构。

晚上,等旁人都睡熟了,他就偷偷点起一盏昏暗的油灯,蜷缩在角落里。

他没有纸,就用烧过的木炭,在平整的石板上反复计算、画图。

他利用自己粗浅却扎实的算学知识,花了整整七个晚上,终于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木料切割和支撑方案。

按照他的方案,每一根进入巷道的木料都须按固定尺寸切割。

然后,再用一种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进行支撑。

这样做,不仅能极大提高支撑的稳固性,减少事故,最关键的是能节省下将近三成的木料。

看着石板上那简陋却清淅的图纸,赵四的呼吸都变得短促起来。

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但一个新难题摆在了他面前。

该把这份方案交给谁?

直接交给工头?

赵四摇了摇头。

他太了解那些大字不识、只知挥鞭子的工头了。

他们不把自己的方案当废纸扔了就不错了,更大的可能是把这份功劳据为己有,自己什么也得不到,甚至还可能因“哗众取宠”而挨一顿毒打。

那该怎么办?

石板上的图纸,就象一块烫手的山芋。

放弃,他不甘心。

交出去,他又怕风险。

一连两天,他都为此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直到第三天,他在营地的告示栏上,看到了一份由周兴大人签署的新公告。

公告内容是关于新一批农具的生产计划,上面详细列出了所需铁料、木材的数量,预算工时,乃至于每个工时预期能产出几个犁头。

那份公告条理清淅,数字精确,带着一种冰冷的效率。

赵四一看便知,这位周兴大人,绝对是个精通庶务的内行,而且是个极度注重成本的人。

一个大胆的念头从赵四脑海里冒了出来。

直接找这位周兴大人!

不,自己一个小小的屯工,肯定见不到他本尊。

但是,可以找周兴大人派驻在矿区的管事。

他记得其中一个姓吴的管事,看起来斯斯文文,不象那些工头一样粗鲁。

就找他。

打定主意,赵四不再尤豫。

当天下午,当那位吴管事再次来矿区巡查时,赵四扔掉手里的铁镐,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冲了过去。

“吴大人!吴大人请留步!”

吴管事被这个突然冲出来、瘦得象猴一样的屯工吓了一跳。

他身边的两个护卫立刻拔出腰刀,将赵四拦住。

“干什么的?!”护卫厉声喝道。

“大……大人!小人有要事禀报!是……是关于节省木料的良策!”赵四紧张得说话都有些结巴。

吴管事皱了皱眉,本想挥手让人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赶走。

节省木料的良策?就凭一个挖矿的屯工?

别是想偷懒想疯了。

但“节省”二字,却让他心中微微一动。

周兴大人最近一直在为物资巨大消耗而头疼,大帅起兵,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料,能省一点是一点。

他尤豫了一下,对着护卫挥了挥手。

“让他过来说话。”

赵四赶紧跑了过去,将那份画在石板上的宝贝图纸双手呈上。

“大人请看!这是小人想出来的矿道支撑新法子!照此法,咱们矿区每日的木料消耗,至少能省下三成!”

吴管事将信将疑地接过那块沉甸甸的石板,眼神里带着一丝不耐烦。

但当他看清石板上那些粗糙却有模有样的结构图,以及旁边标注的精确数字时,他的目光停住了。

他将石板凑近了些,那双总是带着一丝挑剔的眼睛,慢慢睁大了。

他虽然不是工匠,但身为管事,每天都在跟这些东西打交道。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份方案是可行的。

而且,一旦推行下去,所能带来的效益……

这……这哪是一个普通屯工能想出来的东西?

吴管事拿着石板的手,开始微微颤斗。

他猛地抬起头,用一种全新的、审视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面黄肌瘦,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的屯工。

他感觉自己可能挖到宝了。

“你叫什么名字?”吴管事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郑重。

“回……回大人,小人……小人叫赵四。”

“赵四……”吴管事点了点头,沉声道,“你在这里等着!哪儿也不许去!我立刻去禀报周大人!”

说完,他抱着那块石板,头也不回地朝着营地中枢飞奔而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谁教他这么复国的 三国,我真不是二五仔! 重启的假期,重启的爱 火影圆梦大师!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错把师祖当炉鼎,她竟然沉沦了! 随跛子爸进城吃软饭,我真香了 黄河诡渡 火影:人在木叶,我叫旋涡面麻 谍海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