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谷的惨败与耿炳文主力的全线崩溃,其消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大明王朝的内核传递。
最先感到震动的,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而是近在咫尺的北平。
燕王府,书房内。
朱棣和姚广孝对着一张巨大的地图,默然不语。
地上散落着几张信纸,是燕王府密探从耿炳文军中用最快速度送回的情报。
情报内容极为详尽。
从郭英抗命到蓝玉如何在石河谷设伏,从闻所未闻的火炮如何撕碎五万前锋,再到耿炳文主力如何在短短一夜间土崩瓦解。
许久,朱棣才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他赢了。”
“而且赢得太快,太彻底了。”
姚广孝依旧面无表情,但微微眯起的眼睛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俯身捡起一张信纸,上面详细描绘了石河谷之战的惨状。
姚广孝缓缓说道:“王爷,这已经不是寻常的兵法谋略了。”
“蓝玉用的,是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打法。他手里的火炮,还有那种分割包抄、全面打击的战术,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将领的认知。”
“耿炳文的二十万大军不是败给了蓝玉,而是败给了他所代表的一个全新的战争方式。”
“贫僧之前,还是小看他了。”
朱棣的拳头在袖子里悄悄握紧。
他第一次如此正视这个对手。
过去他虽将蓝玉视为劲敌,内心却仍有自信,相信自己麾下的燕山铁骑足以碾碎任何敌人。
但现在,这份自信第一次动摇了。
在那种威力惊人的炮火面前,他引以为傲的精锐骑兵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和尚,”朱棣转头看着姚广孝,“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等。”姚广孝只说了一个字。
“等?”朱棣皱起了眉。
“没错,等。”姚广孝拿起一支毛笔,走到书案前,“耿炳文兵败的消息应该还在送往南京的路上。我们要在南京收到这份战报之前,把我们的态度先送到父皇面前。”
他铺开一张崭新的奏章,饱蘸浓墨。
“贫僧现在就为王爷草拟奏折。”
“我们要用最诚恳、最急切的语气,痛陈辽东之危,痛斥蓝玉之叛逆。”
姚广孝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然后,王爷要主动请缨,请求父皇允许您率领燕山三卫南下,收拾残局,为国平叛!”
朱棣的眼睛亮了。
在父皇为耿炳文惨败而震怒,为朝中无人可用而焦头烂额时,自己这份主动请战的奏折就会恰到好处地递到他面前。
到那时,无论父皇对自己有多深的猜忌,那个平叛征虏大将军的帅印都只能交到自己手上。
“好!”朱棣重重一拍桌案,“就按你说的办!”
“立刻写!写完之后用王府最快的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不得有误!”
。。。。
十天后。
南京,皇宫,奉天殿。
枯燥的早朝正在进行。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年迈的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眼皮微微耷拉着,似乎对下面关于税收、河工的争论提不起半点兴趣。
皇太孙朱允炆则乖巧地站在他身侧,安静地听着。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名驿卒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手中的小黄旗表明了他的身份——八百里加急。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官员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跪倒在地的信使。
朱元璋耷拉着的眼皮猛地睁开,眼中闪过一道锐光。
一名太监尖着嗓子问道:“何事惊慌?”
那名信使从怀里哆嗦着掏出一份火漆密封的奏报,高高举过头顶,用嘶哑的嗓音喊道:“山东巡抚,八百里加急奏报!”
太监连忙走下御阶接过奏报,一路小跑呈送给朱元璋。
朱元璋撕开火漆,展开奏报。
他脸上的平静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
“岂有此理!”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那蓝玉好大的胆子!”
“他竟然敢派水师攻我大明州府!”
殿下百官顿时一片哗然。
山东莱州府被不明水师攻破,港口被焚,为平叛大军准备的无数粮草军械付之一炬。
蓝玉的手,竟然已经伸到了大明腹地!
朱允炆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
然而,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殿外又一次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报——!”
又一名信使以更加狼狈的姿态冲了进来,身上还带着斑斑血迹。
“北……北境平叛大营,监……监军太监,八百里加急泣血上奏!”
大殿之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那名太监用颤斗的双手接过奏报,朱元璋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一把夺了过去。
他展开奏报,目光凝固在了纸上。
整个奉天殿安静至极。
所有人都看着龙椅上那个沉默的帝王。
他们看到,这位开国之君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正在一点点地失去血色。
他的手开始微微颤斗。
“嗬……嗬……”
一种低沉的声音从朱元璋喉咙深处发出,他那双浑浊的老眼瞬间变得赤红。
下一秒!
“啊——!”
一声压抑到极点的怒吼猛然爆发!
他猛地站起身,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奏报狠狠摔在地上!
“废物!”
“一群废物!”
满朝文武被这帝王之怒吓得齐刷刷跪倒在地,将脑袋死死贴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整个奉天殿,只剩下朱元璋的怒吼。
“五万前锋全军复没!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耿炳文!咱让你去平叛,不是让你去给咱丢人现眼!”
“咱大明的脸,都被你们这群废物给丢尽了!”
怒吼过后,朱元璋的身体晃了晃,重重坐回龙椅之上。
他大口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
他看着跪伏了一地的文武百官,又看了一眼身旁吓得面无人色、身体抖如筛糠的皇太孙。
偌大的一个朝廷,竟无一个可战之将了吗?
就在这时,一名通传太监小心翼翼地从殿外走进来,跪在地上,声音细微。
“启……启禀陛下……”
“燕王殿下有八百里加急奏折呈上……”
朱元璋的眼神动了一下。
他缓缓抬起头。
“呈上来。”
那份来自北平的奏折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他展开奏折,看着上面那熟悉的笔迹和主动请战的文本,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对着殿外,用尽力气下达了命令。
“传旨!”
“命燕王朱棣为平叛征虏大将军!”
“总领北方一切军务!”
“即刻整军,征讨逆贼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