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095章 这就开始搞洋八旗了?

第1095章 这就开始搞洋八旗了?(1 / 1)

瓦西里到了恰克图以后,就在他的办公室开始办公了。

虽然是冬天,不过贸易这一块,也只是略受一些影响。

冬天从西伯利亚乘坐雪橇,在翻过乌拉尔山以后,反而冬季的道路行动还更方便一些。

因此这个时候也难免会有俄美公司,以及从俄国各地赶来的商人,就在这里聚集。

到了冬天,也不免有些热闹,甚至配套生意都很红火

这里面,也包括找乐子的地方。

不过瓦西里记着大哥说的,哪怕是找个长期稳定关系的村姑当情妇,也不要去这种地方。

当然了,他现在也没时间管这个,瓦西里就有些象大哥,在女人这方面有他自己的品味。

现在的重点,是从伊尔库茨克经恰克图过关的,也不止是商队。

索洛维约夫对嘉庆皇帝所说的约定,哪怕是嘉庆今年已经驾崩在承德避暑山庄,接班的皇帝道光还是给坚持下来的。

道光年号此时还没有启用,要到来年的正月,才正式改换。

对于道光来说,俄国以三口贸易输入的商品,由于北方陆地口岸的陋规之处,不象是十三行那边离谱,营商环境竟然也还不错,俄国商人在换约以后,来到恰克图-买卖城做生意的人很多,收入也就来了。

虽说不及十三行,但是比起来恰克图过去的时光,甚至都不输半分。

瓦西里能够看到对面的清军巡哨,在那里进行排查,就在他这间木屋所在山头都一览无遗。

在俄国这边,也有巡哨的伊尔库茨克轻骑兵和西伯利亚哥萨克,也是因为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双方都加强了安保力度。

毕竟上一次俄国一侧的林中百姓化身劫匪,在外蒙辖区内活动,结果逃回俄国一侧,抓到的都被俄国总督用大棒给打死了,也省得还要叫给清朝这边砍头。

现在双方的驻军,也是为了维持商队从伊尔库茨克到库伦这条在线的安全通过。

瓦西里的汉语水平,不如两个哥哥,但比嫂子还是强点的,他骑着马到口岸这边想看看,也引起了清朝巡哨军官的注意。

考虑到沙俄这边派到边境的官员,多少会那么几句,甚至还有会蒙古语的,他们交流还是比较容易的。

“来者何人?”

“我是恰克图关口负责布匹茶酒进口的登记官,瓦西里·索洛维约夫中尉。”

听这个姓,对于清朝官员,那是如雷灌耳。

“可是索军门的同族?”

“索军门正是家兄,因此才到这里来历练。”

虽说他这口语别扭,但还能让对面的清军听懂。

“原来如此,这个差事,在伊等那边,更加辛苦。”

要是看过漠北的地图,恰克图这个位置,是也速该的苦主和让老铁当苦主的蔑儿乞部的地盘,往北是林中百姓,那是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

清朝官员来到乌里雅苏台,也是比较遭罪的,不象是伊犁还很舒服,虽然冬天冷,夏天热,但是有土特产,在那里还能屯田。

漠北这地方除了辽国的时候,在可敦城附近有七百户汉民和渤海人,就没有会种地的。

甚至这些人,到可敦城这个位置,都是来戍边的,代表辽国在漠北的存在,粮食是不见得能种出来。

因此,乌里雅苏台这种地方,也没几个人愿意来,来了还容易生病,比如丰绅殷德在这里当了阵副都统,很快就剩了半条命给抬回去了。

不过俄国人,素来也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西伯利亚都已经有些难受了。

相比之下,还是彼得堡和莫斯科那样的大城市更好一些。

“确实辛苦,不过也乐在其中。我与兄长不同,并不会带兵打仗,倒是和家父学了钱粮。”

这几个清军军官听了,也就知道了。

大概那位索军门,和家里人都不太一样。

“既是军门的兄弟,我等也当敬你。”

虽说这几个军官,年纪也都不小了,不过索军门给先帝和当今皇上的印象都很好,人家也是爵爷,俄国老毛子的爵位,是兄弟几个共享头衔的。

按照规矩,也要尊敬一些。

两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聊的还不错,清朝这边的军官,说起来要比那些没事儿读死书的儒生好打交道。

甚至瓦西里还把酒拿出来交换,俄国的伏特加虽然度数也就那么回事,但是这种子弟用的,自然是比较纯的好货。

这些清朝军官,自然也很是感谢,而且知无不言。

甚至他们是秋天到这里来换防的,连豫亲王家里的破事,他们都知道一些。

瓦西里听了以后,觉得要是俄国的贵族还是太自由了,在清朝这种世袭的“特级亲王”都能够因为犯罪剥夺了爵位,在俄国的贵族,有些地方似乎太无法无天了一些。

要是换成西欧那些人,没准还得吹一波中国皇帝的法治精神。

其实情况是,豫亲王逼死了一个侍女,正好在国丧期间,道光手边没有飞行道具,要不然上来大概就得把这货给崩了。

毕竟,拔刀可是会被身边大臣和侍卫给挡住的。

以前康熙要砍儿子的时候,那是被自己另外儿子抱大腿才给拦住。

瓦西里听到以后,也和大哥给自己讲过的故事对照了一下,此外还有俄国人在北京城百年来的见闻。

没错,要是算起来,伊斯梅洛夫使团来清朝的时候,那会儿还很早。

这种事情,还是能够对上的。

康熙那会儿,多少还沾点草原和渔猎的性情中人,而且也是一时激愤。

道光这一回,可是真的被这种无耻的玩意儿给搞破防了。

他们聊着的时候,旁边又有人要准备过关。

这几个清朝这边的军官,带着骑兵过去看的时候,也看到了雪橇和马车,上面都挂着清朝一边的旗帜。

上面坐着的,却是从爱尔兰逃难来的难民。

彼得广场血案发生以前,俄国商船经过爱尔兰时,就没少接到这些逃难甚至计划偷渡的爱尔兰人。

英国人也不去管他们,跑掉了还能够空置出来不少土地,给老爷们去占上。

带英这个地方,一直以来就是如此,干的都是大缺大德的事情,羊一直都在吃人,这方面就没什么变化。

而逃难来的爱尔兰人,也会问他们要去往哪里。

毕竟俄国人这边,自己有殖民地,除此以外还有和清朝的密约。

这些爱尔兰人,想来想去,貌似去中国皇帝那边,家里的壮丁去服役,其馀人开荒种地,这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起来英国人把罪犯都送到澳大利亚去,还抓爱尔兰小姑娘去给这些罪犯当老婆,已经是两个皇上的恩情还不完。

俄国这边主要负责运输,路上还要借用荷兰和法国的殖民据点。

有些人到了当地,愿意留在那里的,俄国方面也不拦着。

但海上那条线,路途还是很远,从西伯利亚这边冬天,按时经过每个驿站,几个月的时间也能够到达恰克图。

当然了,要是天气恶劣,就停留在路上的那些城镇当中,过了这个冬天再继续赶路。

就西伯利亚这个天气,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

虽说是索洛维约夫主管这个事情,一路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就这样也会有人病死或者冻死在路上。

但是联想到,到了中国皇帝那里,还能够给他们荒地和工具,以后自己开荒种地,军户也没有人头税,只有象征性的田税,这对于欧洲的穷苦人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日子了。

毕竟欧洲的税种复杂,苛捐杂税之多,就是蒙元的包税人来了,都得觉得自己活久见。

这些人经过恰克图的口岸,也是要到买卖城去,边境守关的清朝官员确认身份无误以后,就会送往库伦,等到开春的时候,再从这个营地送到长城沿线。

从俄国境内过来的这些爱尔兰人,基本上就被扔在了农耕和游牧的分界在线。

走西口和闯关东的目的地,基本上就是这些地方。

清朝的官兵,看到这些人以后,也是觉得震惊。

“不想红夷一家,拖家带口,竟然如此之多。”

“啊,还是我们那边,穷人总是生孩子比较多,有钱人也是。我大哥和嫂子就有七八个孩子,这还不算外室和女管家”

真是好弟弟,他大哥在清朝的时候,早就自己提过了,到他这里还得再强调一遍。

当然了,对于欧洲人这种不限产量,都使劲的生的行为,清朝这边的军官听说了,也要震惊。

一辆马车上,一家夫妇两个,有时候还带个老太太过来,大大小小的孩子,四五个都是比较少的。

这些爱尔兰人,可真够能生的。

这些小孩要是长大了,至少兵源是不用担心了。

瓦西里这边今天看到口岸上过人,就已经过去了二十多户,这就是接近二百人。

爱尔兰人,过境以后除了开荒,就是当兵,也没有做别的。

换成了哥萨克过境,那就是换了个皇上效忠,都给编入到俄罗斯佐领里面。

原来的俄罗斯佐领,甚至还得扩充,从一个变成至少五个。

西伯利亚这边的哥萨克,对于苦寒的天气虽然适应,不过也架不住南面相对温暖地方的诱惑。

而且西伯利亚的哥萨克,还有叶尼塞哥萨克、贝加尔哥萨克

去了清朝的哥萨克,大概还可以算是老北京哥萨克。

这些人刚到了清朝,在检阅当中,就已经给新登基的皇帝露了一手。

那是要证明,他们都是精锐,是带着真本事来的。

尤其是这些哥萨克,还自带了不少好马来到清朝,应该也能够改善一下目前尴尬的清朝战马退化趋势。

至于正规俄军,反而没有多少人愿意去。

最后被钦定了的奥尔苏菲耶夫等人,也是从塔尔巴哈台过境的,他们此时供职的也比较尴尬,因为清朝也没有前例可以追朔。

就这样,人在京城待着,基本上就在大营里面,嘉庆那会儿也来不及安排,是道光这里安排他们明年在法国顾问到位以后,都在京城面见皇帝,陈述各自方略,然后再做安排。

说起来,这些俄国军官管好手头工作就行了,索洛维约夫都已经给安排好了。

至于清朝这边的法国顾问,还是拿破仑派来的德鲁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炮兵的组织建设,尤其是要让清朝的炮兵改了以前的那些坏毛病。

要是乾隆还活着,大概都要啧啧称奇,在大小金川拆碉楼的大炮也就罢了。

这法国人,还能够把跑给玩出花来。

索洛维约夫甚至还给这些他在法俄两军的老熟人,都写了介绍信,表明他们各自的特长都是什么。

不管怎么说,这个台子现在已经搭起来了。

只不过八旗以前分满蒙,还有汉军,这些洋人来了,该怎么算呢?

要知道这还只是来到清朝洋人的大头,象是什么波兰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顺道又给送去清朝,去广州经商的各路商人,还有因为清朝要建设海军,雇佣的一批欧洲海军军官

要是在洋人当中,也立起来八旗,倒也不奇怪。

只不过最后嘉庆和道光这对父子,把这些洋人都算在满蒙八旗当中罢了。

瓦西里看到的现场,甚至要比索洛维约夫自己掌握的数字还要多一些,这就是意料之外了。

索洛维约夫也是通过弟弟的来信,才收到了嘉庆皇帝驾崩的消息。

知道他今年死,但是不知道他的死法会是怎样。

说起来,这个大白胖子人还不错,就是死守规矩,最后给自己弄成了过劳死。

但是也走出来了第一步,也是索洛维约夫足够聪明,让完全跨服聊天的清朝和沙俄捏在了一块,再加之对中国更熟悉的法国人,这一趟两边算是接轨了。

至少清朝皇帝搞清楚了,欧洲各国都是个什么样子。

洋人添加八旗这里,成军和开荒,也是以后的事情。

但愿到时候,控制了新加坡的英国人,在兵临中国海岸的时候,不要被惊吓到。(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明心见道 福尔摩斯:旧日世界奇妙冒险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参天凡骨 乡村姑爷逆袭路 港综:字头要平衡?我爆兵横推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重生:这些人追着喂我吃软饭 青霜剑魂录 东汉末年小山匪